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解放战争期间,武安县阳邑村寨上有一所由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领导,由晋冀鲁豫边区代行管理的小学--"延安保小".所谓"保小",是指儿童保育院小学.当地人现在提起此校还津津乐道.但要细问情况,却又没人能说明白.该村年逾80岁的老人们算是知情者,但也只是知道学校当时设在哪些院里,"上学的都是大官的孩子们"等,对学校内情却一概不知.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红色图书"出版既为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做出积极贡献,又为与国民党文化战线斗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思想文化基础。系统梳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红色图书"的印刷与发行问题,对推动当今图书发行事业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1962年10月1日至12月6日,东南沿海地区公安机关、边防部队、公安部队、广大民兵和人民群众密切配合,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了从海上登陆和空投到海丰、惠阳、电白、台山、阳江的九股国民党蒋介石武装特务,总计歼灭国民党蒋介石特务172人,击沉运送特务的机帆船3艘,缴获一批美制电台、无声手枪、冲锋枪、卡宾枪、各种子弹、炸药等物资。"台山赤溪反偷登战就是其中光辉的战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到抗战胜利,国共对陕甘宁边区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了若干轮的谈判论争。抗战爆发前夕和初期,出于合作抗日的需要,两党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妥协,陕甘宁边区得以成立;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谈判中提出苛刻的条件,意图限制甚至撤销边区,进而削弱共产党,中共随之对国民党采取强硬态度,提高了谈判条件;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给发动内战做充分准备,邀请中共谈判,中共为了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答应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这就注定了两党不可能就边区(亦即解放区)的任何问题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5.
经过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初的解放战争,我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共歼敌70万余人。国民党军陷入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困境,于是被迫放弃了"全面进攻",改成所谓"重点进攻",并把进攻重点放在我革命圣地延安和山东两解放区,妄图以此维持其战略上的进攻态势。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方针是针锋相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诱敌深入,关门打狗"。于是陕甘宁边区在"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口号下,紧急动员起来,决心让敌人有来无回,誓死保卫革命圣地延安。  相似文献   

6.
朱常 《党史文苑》2005,(12):21-24
艰难谈判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全国人民抗日呼声高涨的情况下,国民党基本停止了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国共合作有望实现.但是在南方,国民党当局却加紧了对红军游击队的"清剿",企图采用"北和南剿"的方法,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之前消灭南方的红军游击队.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过艰苦战斗,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南剿"阴谋,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也开始了与国民党当局的谈判,先后达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下山集中改编为新四军,挺进华中抗日前线.其中,赣粤湘边的红军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的直接指挥下,集中在大余县池江改编,开创了"北有延安,南有池江"的斗争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刘海飞 《湘潮》2010,(10):27-29
<正>1947年1月,国民党纠集34个旅25万人对陕甘宁边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围剿"行动。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党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开始了转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托派"是怎么形成的从历史渊源上看,"中国托派"的形成来自遥远的莫斯科。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上发生了分歧。斯大林主张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并在遭受国民党右派进攻时,要求中共妥协退让;而托洛茨基则"坚决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中  相似文献   

9.
1949年前中国共产党秉持民主宪政理念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成为开启中国现代民主完政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对国民党所谓的"民主宪政"进行了批判,同时另一方面也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卓有成效的民主宪政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一)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停止发给八路军、新四军粮饷、被服、弹药,封锁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的经济,企图将我军困死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封锁、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不少外国人想方设法来到延安,目睹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党政军民关系的状况,用镜头和文字真实客观地记录了解放区和根据地党群关系、军民关系的和谐局面。他们认为共产党的群众路线"臻于成熟","民众官吏打成一片",其主要理由在于:一是共产党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二是"中共所获得的广泛支持,实际上意味着中共的政策和方法具有民主的特色";三是"中共自始至终将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视为安身立命的重心所在";四是"共产党领导地区的简朴和国民党官员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从不同视角总结党在延安时期处理党群关系的历史经验,对今天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仍有助益。  相似文献   

12.
陕甘宁边区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设立在延安的"中央银行",其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积极开展货币斗争,先后发行了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维护了边区金融市场的稳定统一。遵循"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边区银行在促进工农业生产、繁荣商业贸易、解决财政困难、支援抗日战争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当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些许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1908年4月,王震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苦佃农家庭。1922年,王震到长沙从军,后当铁路工人,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5月,王震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1937年10月,王震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1939年至1941年年初,王震带领的三五九旅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粉碎了日军强渡黄河的阴谋,反击了国民党的多次"摩擦",保证了边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关中分区位于陕甘宁边区的南端,较早地开始了与国民党顽固派之间的摩擦与反摩擦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关中分区军民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的同时,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取得了反摩擦斗争的最终胜利。关中分区军民通过顽强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气焰,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果,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和平稳定,为全国的反摩擦斗争积累了经验,也使关中分区的一大批领导干部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和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5.
汪文忠 《世纪风采》2014,(11):25-26
1939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发动抗战以后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对陕甘宁边区不断挑起军事摩擦,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此时的关中分区地理位置特殊,北与陕甘宁边区相连,东、西、南三面同国民党统治区接壤,使得这里成为守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南大门。为了指导关中分区军民建设边区和进行反封锁、反摩擦斗争,时任分委书记的习仲勋决定创办关中分委机关报。  相似文献   

16.
正"悔死了、悔死了、悔死了……"在云南省纪委监委留置点里,被临沧当地人称为"水爷""水叔"的李华松反复念叨着。直到此刻,他才明白"人生都是单程票,不能重来"的道理。李华松,云南省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2019年4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调查。同年9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020年1月初,  相似文献   

17.
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人民军队由此诞生。南昌起义中党的领导机构是中共前敌委员会,这一点已是确定无疑,但在大革命失败的情境下,共产党人一方面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另一方面希望"与国民党左派合作",并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个过程错综复杂。近年来研究南昌起义的成果颇多,  相似文献   

18.
郑淑芬  王玉坤 《奋斗》2013,(2):42-43
正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国革命的总后方,"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私营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在陕甘宁边区是"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与"利用抗战发国难财,官吏即商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的国统  相似文献   

19.
提起这喝酒应酬,可以说一言难尽哪. 我曾在县政府办公室当副主任六年,当主任五年.在我们当地人的眼中,我是"身居要职",是县长的"得力助手",简直都能"呼风唤雨"了.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宣传斗争。国共两党的宣传斗争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1937~1938年,国民党利用统战工作中的优势地位,对边区进行宣传进攻,而中共受"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影响,导致应对缺失;1939~1940年,国民党继续内外夹击,但中共随着六届六中全会后对统战政策的修正,着重从教育领域内进行反击;1941~1943年,由于双重政权的结束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国民党在边区影响趋于弱化,中共对国民党的宣传开始全面清除;1944~1945年,在第三次反共高潮之后,为了缓解国际国内的压力,国民党再次放开了对边区的封锁,也试图在宣传上重新进入边区,对此中共则毫不妥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