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现状]由于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功努力,南京基本保持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都格局及其所依托的山水环境,较好地控制了老城"近墙低、远墙高,中间高、周边低,城北高、城南低"的总体空间形态,历史文化街区绝大部分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2.
正一、城市文化的具体含义城市文化是指具有城市特征的文化模式,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及其在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活动中的反映。城市文化也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格局、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人居环境等物质空间环境;二是非物质的城市风俗、习惯等,以及作为每个城市成员所形成的一些能力和习惯。吴良镛先生认为,可以将城市文化分解为下列层面:物质层面:属于城市文化的表层,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深刻的历史变迁。这种历史性变迁既有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本身的大逻辑使然,同时也是全球化进程的中国反应和中国形态。它是在几千年农耕文明演化基础上的一个自然历史的发展。但是,全球化进程对这一自然历史进程的深刻干预,使得这一进程不断呈现出,如生物大爆炸般的巨变效应,从而使得一个缓慢的自然历史过程,演变为一个快速的社会历史过程。本来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一个演化机制,陡然之间进化为突变机制。本来的一种自然历史分工,陡然之间演变成一种社会形态的等差。于是,便产生了文化的矛盾和冲突。这是关于两种不同生存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正是这种冲突,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城市文化空间建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是一种精神社会的空间表达形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是城市精神社会失衡的反映。重建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智慧,是根治城市病的文明良方。  相似文献   

4.
广州印象     
陈翰 《北京观察》2006,(12):57-59
和许多其他城市一样,广州也面临着以房地产开发为经济目的的所谓"旧城改造",这种改造正逐步破坏着旧城的传统格局和空间形态,威胁着城市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8,(10):29-29
利物浦:英国人"最喜欢造访的城市"英国利物浦是一个工业老城,到上世纪末经济衰退,变得萧条起来。1985年开始举办的"欧洲文化之城"活动(1999年,这项活动更名为"欧洲文化之都"),让利物浦市政官员和有识之士开始在文化上动脑筋,通过盘活历史文化遗产,使这个工业老城变身文化都市,吸引全球旅游者。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老城的规划与建设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永久丰碑,是古都金名片的重中之重。保护好北京老城是中央交办给北京市的一项光荣使命,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时指出,要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整体保护,老城不能再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直接关心下,"老城不拆"这四个字已深入人心,北京老城保护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市委市政府和东西两城区政府高度重视老城风貌保护,"老城不拆"已初见成效,中轴线申遗各项工作稳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9,(16)
<正>作为全省面积最小的城区,秦淮区地处南京老城核心区,人口集中、建筑密集,城市拓展、开发、建设空间极其有限。如何推动老城转型发展、让城区和谐宜居更美好,一直是秦淮区思考探索、谋求突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秦淮区紧扣省委、市委关于科技创新决策部署,通过远学纽约、波士顿,近学北上广深,遵循"创新不仅在园区、更在城市社区"的理念,率先启航城市硅巷建设,努力让老城焕发新活力、产业回到城墙内,探索形成了一条推动老城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3,(22):24-27
空间一体化:基本形成现代城市化(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相互融合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形态格局从城市化发展的轨迹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中心城市集聚化——农村城市化——城市郊区化——中心城市再改造化。目前,上海正处在第二、第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保持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自有文化,在城市治理体系中充分发挥文化治理的作用,将文化的思维贯穿于公共空间治理政策的方方面面,用文化促进城市发展转型中经济、生态、科学技术、人文历史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治理中形成“区域—城市—城区—社区”四个层面之间的整体与局部的协调,最终通过治理的顶层设计,对城市自身文化的挖掘、引导、运用和创新,促进城市完善自身核心定位,从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市民归属感和幸福感,是文化引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a Scienc     
和许多其他城市一样,广州也面临着以房地产开发为经济目的的所谓“旧城改造”,这种改造正逐步破坏着旧城的传统格局和空间形态,威胁着城市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继承和延续。沙面建筑群、西关大屋、陈家祠、骑楼、竹筒屋,这些被称作城市魂的东西,见证了广州的历史与今天。出于  相似文献   

11.
常红浩  刘德国 《创造》2013,(9):26-27
[秦光荣药方] 恢复翠湖周边的自然山水绿色走廊 秦光荣说,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规划建设,保护昆明的大山大水城市布局结构,凸显昆明山水之美. 一是要保护好"大三山一水"格局.保护好长虫山、金马山、碧鸡山等昆明主体山体,保护山体轮廓的完整性,维护山体生态的安全性.要继续推进滇池综合治理"六大工程",加快构建环湖生态体系. 二是要保护和恢复"小三山一水"格局,恢复翠湖周边的自然山水的绿色走廊,保护好翠湖周边怡人的城市空间,加快形成最具代表昆明文化特色的人文聚集区.  相似文献   

12.
街市是两宋时期出现的一种居民居住区与商业铺面混杂在一起的城市空间形态。从空间上进行解读,街市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具备了商业市场、休闲娱乐以及建筑景观的三重功能,形成了开放性、公众性和艺术性的合理特征。传统街市文化所具备的现代特性对我国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起到了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宇光在《齐鲁学刊》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人类面对来自自身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和挑战,无法回避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悖论,从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维度来审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文化空间由城市传统文化的历史空间、城市现实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以及城市未来文化的伸展空间等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景观科学中的岛屿视觉,结合景观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喀斯特文化进行研究和设计.阐述了喀斯特地理环境和空间特点对文化的影响,将喀斯特文化岛屿分为民族文化、飞地文化、空心文化三种类型,并分析各类文化岛屿的空间分布和景观格局特征,提出运用GIS技术究喀斯特文化岛屿景观格局方面的思路.分析表明,喀斯特文化岛屿是喀斯特地理背景下形成的特殊景观,无论是民族文化、飞地文化还是空心文化,都有蕴舍了独特的人文基因,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结合在一起,形成富有特色的喀斯特文化岛屿景现.随着人口、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喀斯特文化正在逐渐丧失其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基因特点,紧迫需要对喀斯特文化岛屿进行全面研究和调查.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第4季度以来,北京市集中整治牌匾标识,重新亮出天际线,这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需要,也是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需要,更是首都厚重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是适时的、明智的,也是国际通行的。一、审慎提"打造天际线"城市天际线是城市全域或某一区域内建筑和自然景观的外部轮廓线与天空交接形成的剪影。它是历史的累积和沉淀;是一定时期内城市竖向形态风貌特征的反映,凸显城市意象,浓缩城市  相似文献   

16.
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符合首都城市性质与功能,是北京文化经济深度融合、组团发展和集成创新的重要标志.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创造、生产或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规模级、开放武的文化经济功能区.就其整体面貌看,主要有科技园区、工业厂区、文化街区、规划新建四类;就其形成来源看,主要有自然形成、主导建设、改造租用、资源依托四种.北京集聚区具有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管理运行特征.本文提出,加强组织管理和服务引导,提供专业支持,将北京集聚区建成新型"文化中关村".  相似文献   

17.
贵阳古城文化"九门四阁十三关"是一个城市古建筑群概念,通过整合贵阳旧城遗迹,在中心城区形成古城文化的物理空间维度,展现一种具有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城市印象,也是通过不同程度拯救、复原或修复遗迹遗址、历史街区,科学将原有城市记忆和现代城市功能融合,构建以"九门四阁十三关"线路文化遗产为客观物质载体的筑城文化传承方式,一方面服务于本土居民的文化生产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扩大城市文化旅游空间,打造独具一格的西南山地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8.
空间格局是"自然—社会"复合系统的立体化秩序的生动呈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生性向度。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和正义性的评价要求,可以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划分为环境保护与空间格局的要素化探讨、可持续发展与空间格局的非均衡化部署、科学发展观与空间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生态文明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的勾画等四个阶段。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经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空间格局,必须健全并完善空间治理体系,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超越城乡和区域间的利益分歧,形成协同治理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9.
如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一样,城市的发展也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城市是垒土而成的"城"与集贸而成的"市"的结合。近代工业兴起之后,人类社会步入了城市化的过程。我国因工业发展较晚,城市化的到来相对滞后。考察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条件,可以提炼出相关城市发展元素,这包括:人口规模、工业化水平、人口素质、地理环境和发达的农业。基于城市产生的历史和发展元素的考察,我国城市发展模式所应遵循的原则是:(一)应着重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方式;(二)应注重中小城市的扩张发展;(三)应特别重视科技知识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四)应着力于落后地区的开发,逐步形成分布合理、区域平衡的城市格局;(五)应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做到城乡统筹兼顾,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洁 《群众》2015,(4):71-72
<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核心部分,邗江历史绵延承续,文化底蕴深厚。这几年,经过区划调整,邗江的空间、产业格局为之一新:地理空间呈自南到北的大贯通格局;"南城北乡"结构形态更为明晰;新城片区实现强强联合;区域各类基础设施更易衔接融合。而今,有城有乡、有湖有江的新邗江,迎来了调整文化产业布局的新契机。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基因,与现代文化业态有机结合,近年来,邗江人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创新道路,拥抱文化产业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