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唐的诗歌殿堂里,李贺和杜牧齐名,被称为"小李杜",李贺诗歌因其语言"奇峭"、"瑰诡",而被人称为"鬼才"。李贺诗歌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擅长用奇伟的想象营造浪漫的诗歌情境,且追求"务去陈言",注意语言的创新,因此,从立意到遣词造句都羞于雷同,笔者主要从其诗歌的拟人、夸张、婉转这种修辞手段入手,从语言角度来谈谈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王同书 《江苏政协》2013,(10):54-56
<正>诗人顾浩的新著《尧天旋律》。从"诗体"来说,整部诗集每首都是押八个韵。这种诗体被称作"八韵体"。一、创建新体的准备静心研究一下,会深刻认识到一种"新体"的创建,需要有志有识者要有丰富知识和积极的心理,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一要有深厚的传统诗歌知识基础。笔者与顾浩诗人接触颇多,从诗歌讨论会发言,或日常言谈,可以确知,他对传统诗歌很熟悉,能随口引用古今诗作,对古贤佳作,李杜诗篇,苏辛词作,许多佳句如数家珍,可见他的传统诗歌知识功底是很深的,是奉行"读书  相似文献   

3.
黄景仁是乾隆年间很有个性和成就的一位诗人。关于他的诗坛地位,自从包世臣评价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以后,学术界基本倾向于这一观点。笔者从当时各主要诗歌流派代表人物的意见、当时著名的的诗集及诗话、黄景仁的朋友对他的评价等方面详细分析,认为包世臣的观点不可靠,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的说法缺乏有力的证据。文章进一步从黄景仁诗歌内容、个人性格以及乾隆诗坛情况等方面探究了黄景仁在乾隆诗坛不能坐上第一位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诗歌出现两种"出逃",其中诗歌的通俗部分和流行诗意在投奔文化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承载功能和高使用率,表明诗歌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同时,诗歌在文本、伦理、市场、技术等方面也陷入各种挣扎。在新的文化形式承载和多重语境压力下,诗歌努力变换"花招",继续寻求更新和"出路"。  相似文献   

5.
正客家人会唱歌,更会作诗。客家先民经历数次大迁徙,从中原到南方,从福建、广东到台湾,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客家诗歌记录了两岸客家人的这种硬颈精神。近日,在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作家笔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位作家和文学研究者聚集一堂,围绕"客家诗人与客家诗"的主题展开研讨,由海风出版社出版的《桐花客韵——海峡两岸客家诗选》图书首发式也同步举行。通过这次采访,笔者探访了两岸客家诗歌里的"桐花客韵"。  相似文献   

6.
侯松平 《黄埔》2013,(3):59-62
大好人父亲是个好人,正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叔叔讲的:"你父亲有特点,不是一般的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父亲有特点、了不起,用我母亲的话说:"你爸是个大好人,也是个死心眼的人。"父亲的"死心眼",是我母亲常讲的"笑话"。"千万不要寄皮袄!"那是1958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大庆,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等十大建筑正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7.
审视与反思"父亲缺位"问题,不难发现父亲参与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父亲自身家庭教育的角色错位、父子之间难以逾越的心灵鸿沟、父亲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与失衡、父亲参与教育的价值认同缺失。封建传统文化的桎梏、职业结构与生存需求的管控、父亲对自我角色的遮蔽成为"父亲缺位"问题的掣肘。伴随对父教归位的呼吁高涨,走出"父亲缺位"的丛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赵越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82-183
中国传统诗词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在意象选用、格律、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与西方诗歌具有较大差异。本文从诗歌的美学本质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诗词的美学本质,以传达诗歌最重要的美感为根本出发点,以汉斯.维米尔(Hans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思想,拒绝了"诗歌不可译"的错误论点,扬弃了诗歌翻译中片面追求"信"、"忠实"的翻译习惯,提出了中国古诗词翻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信箱的故事     
提起郑大干,福州很多人并不陌生,不是因为他是画家,也不是因为他父亲郑乃珖名气大,而是他认真履行福州市政协委员职责。他不断向有关部门提"意见",常常上电视、报纸,成为群众的代言人。笔者电话约他采访履职故事,他欣然应约,表示随时都可以。笔者马  相似文献   

10.
杜甫作诗,喜用"湿"字。"湿"字先后在其五十多首诗歌中出现过,贯穿于他的各个创作时期。纵观这五十来首诗歌,可以看出杜甫诗歌中的"湿"字具有超常的语义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杜甫诗歌定下了一种忧郁、悲凉的感情基调,体现了杜甫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手法。从本文关键词"湿"字的修辞义素分析入手,探讨"湿"字语义的隐喻功能和文化内蕴,进而归纳出"湿"字经常出现于杜甫诗歌中的原因以及"湿"字的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诗歌中,地名既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地理名词存在,也可寄寓诗人的主观情感而构成诗歌意象。"三化"理论(深化、等化、浅化)作为传达诗歌"意美"的有效手段,也是诗歌地名英译的重要方法。将意象的概念引入诗歌地名英译中,在"三化"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古典诗歌地名英译的具体方法,或可为诗歌英译提供些微思路。  相似文献   

12.
龙晓滢 《思想战线》2012,38(4):135-136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奥登的诗歌除了"机智"、"俏皮"等特点为部分学者注意之外,其丰富的诗歌特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对于深入解读西南联大诗歌群体的文学创作活动而言,接近"真实"的奥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威廉·燕卜荪的引介无疑是联大诗人们认识奥登的最初途径——燕卜荪对奥登的介绍,不仅仅让这些联大诗人们认识了英国现代主义诗歌,而且直接引发了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实践,使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纳入了世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格局,并对中国当代的诗歌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大学     
李晓 《公民导刊》2013,(7):53-53
<正>1959年秋,父亲考入了家乡城市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那年,父亲已经21岁了,在班上算大龄青年了。他穿灰色咔叽布上衣,脚踏爷爷编织的一双草鞋迈入了大学校门。老师问他:"你没有解放鞋啊?"父亲尴尬地低下了头。一周过后,爷爷进城卖了扫帚,陪着父亲去店里,花了1元6毛钱,买了一双解放鞋。那天,父亲一直把鞋抱在怀里。爷爷陪父亲来到一家卖包面的馆子里,吞了吞口水问:"多少钱一碗?"老板回答,1毛5。爷爷说,来一碗吧。那一碗包面,爷爷推到父亲面前说:"你吃了吧,读书比种庄稼还辛苦。"父亲埋下头,吃了几个包面后,又推到了爷爷面前:"爸,我肚子不舒服,您吃了吧。"爷爷明白,父亲是在装,他索性站起身:"我也不想吃,那就走!"父亲走了几步,又退回来,  相似文献   

14.
范文昭 《乡音》2012,(2):49-49
打开那个珍藏了14年的发了黄的塑料包,泪水又一次涌了出来。这是父亲生前常用的"皮包"。"皮包"里边经常装着30元、20元的零花钱。自从1996年12月24日父亲突然病倒,这个"皮包"就与父亲永别而珍藏在我的身边了。父亲去世后,我打开"皮包"看了看,"皮包"里装的钱是52元2角整。这是父亲留给我的全部物质遗  相似文献   

15.
正父亲身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18年,他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心思,身为女儿的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因为看到父亲的付出是对北京发展有意义的,才使得我决定追随父亲的脚步做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我的父亲林海涵,1995年加入北京市政协,是第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共履职18年。父亲在2012年末退任后,任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高级顾问。父亲初当北京市政协委员时,兴高采烈地回来告诉我们三姐妹,当时刚刚入读香港大学的我对"政协"还  相似文献   

16.
"初期象征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第一个初具流派思潮性质的诗歌潮流。象征主义对诗歌"暗示"的要求,使初期象征派诗人将诗歌的音乐美与绘画美看成一种超越形式文法的组织法则,一种利用语言技艺来营造诗质的手法,体现了诗歌艺术本体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17.
这几天,一位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的父亲引起了媒体的"猛烈"关注,而之所以"猛烈"是因为这位父亲的安徽省芜湖市副市长的身份。詹云超本人表示,自己几乎每天都骑车送女儿上学,"这是父亲应该做的事"。不少公众表示,在詹云超身上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美"。父亲送女儿上学,再正常不过。只是在公众印象中,如今有几个做了副市长的父亲还亲自送子女上学,并且是用骑自行车这种方  相似文献   

18.
诗歌乃是人类历史上最富有表现力的体裁,然而这种复杂的情感集合体却时常为读者们困惑,究其原因在于对诗歌"本义"的探析和对诗人"本意"的琢磨,而怎样正确理解此二者,是我们鉴赏诗歌、还原诗人本意首先要理清的问题,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  相似文献   

19.
<正>父亲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最高的学历是高中,最高的职务是村委会主任,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广州,最遗憾的事是报名参军被刷,最骄傲的事是儿女三人都与部队结缘。受父亲的熏陶,我兄妹三人延续着父亲"绿军装的梦",小妹当过通信兵,大妹在部队医院工作,我大学毕业后携笔从戎到武警部队服役。父爱如山,父亲的爱,让我懂得责任担当,父亲"绿军装的梦"教会了我坚韧,坚定了我追逐"绿色梦想"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正>郭祥正,安徽当涂人,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卒于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字功甫(又作功父),号醉吟先生,又号漳南浪士。他毕生热爱诗歌、热爱家乡,在北宋诗坛纵横驰骋,享有盛名。今年是他诞生980年,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纪念这位曾经光耀诗坛的古代诗人。一、家世显赫从王安石为郭祥正父亲所作的墓志铭中获知,郭祥正乃唐代著名将领郭子仪的后人。大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