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经历了从培养“革命青年”到“社会主义建设青年”,到“四有青年”再到“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性跨越,逐步走向成熟。百年来,党的青年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以“推动发展”为主线,以青年成长成才为本,以“德才兼备、信念坚定”为基本要求,以共青团为主要工作载体,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总结历史、点亮未来,回顾党的青年人才培养历程,对于扎实做好当前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康 《台声》2013,(9):78-79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一些台湾青年进入黄埔军校,以追随孙中山革命思想,深知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他们参加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成为两次国共合作重要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  相似文献   

3.
宗教对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产生过影响。本文从基督教和犹太教等方面考察了他们诞生时的宗教性历史与现实背景,探讨了他们思想发展之初的宗教有神论阶段,说明了这一影响。最后,对恩格斯晚年关于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论述进行了思考。作者认为,虽然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种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阮啸仙、刘尔崧、黄居仁,被称为广东革命史上著名的“东江三杰”.他们在社会变革的最前线寻找着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结合,探索着走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发展道路的实践,是“东江三杰”的成长给当代青年带来的启迪.培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是共青团组织的根本职责.  相似文献   

5.
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思想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飞 《中国青年研究》2012,(2):48-50,25
本文对不同地区共青团组织有效引领青年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探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思想的具体路径。共青团组织在实践中引领青年思想,在路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应综合运用多种路径,同时还要坚持继承优秀传统,不断积累和总结引领青年思想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培育青年成为未来领袖的工作是社会的重任。青年是社会未来的栋梁,一方面必须培育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兴趣,但另一方面也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尊重他人以及议政的能力。青年对公共事务及政府政策表达意见,是青年的权利,这一权利应该是被尊重的。近年来青年表达意见的形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俗称的“出位行为”亦屡见不鲜,引起社会不少讨论,一方面认为它是维护言论自由这一社会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也有认为遵守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同样是大众应当重视和遵从的重要核心。青年人议政行为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同时引起了社会对青年议政行为及青年培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的意义内核在于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诠释,外在表现为意义和精神的变迁。通过回顾青年意义建构的历史变迁以及对当代青年的意义诠释,梳理出当代青年的意义既体现了青年群体的主体性,又担当了社会赋予青年群体的时代精神,还折射了国家对青年群体的角色期望。"当代青年"包含了义务、规范和使命,国家和社会赋予他们时代的意义和精神,诠释了他们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青年历史教育苍白是全民历史教育缺位的表现,青年淡漠历史是对历史政治化的抗拒。传统价值观的不断解构、重构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他们解构有余,对历史等人文价值关怀不足。以"现代"观念重塑历史精神是青年历史教育的至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寄予青年以厚望 展现青春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对青年干部、青年人才的培养给予了深刻的论述,要求全党要从执政党存亡继绝的高度,从实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关注、关爱、关心青年,要信任青年、依靠青年并最终赢得青年。当代中国青年应了解我们国家和党的历史,爱国爱党,勤勉学习,砥砺德行,矢志拼搏,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的事业中展现人生价值,焕发绚丽的青春色彩。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青年观具有一致性和继承性 ,由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等根本问题有不同的认识 ,他们对青年的社会性认识又有所差异 ,特别是在青年培养的目标、青年培养的方法以及青年思想教育的内容等方面。邓小平依据时代的特点和需要 ,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 ,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的青年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