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价值的转换 ,是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探索宪法价值取向的变化发展 ,中国现代化对宪法价值转换的新要求 ,现代中国宪法价值的转换等基本问题 ,对研究宪法价值的转换与现代化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中国宪政现代化的历史上,五四宪法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从法制现代化的分析视角出发,反思五四宪法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结关系,分析五四宪法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可以概括出五四宪法的伟大制度创新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制度建设的伟大里程碑意义;客观分析出五四宪法所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其对当代中国宪政现代化的影响;进而探讨五四宪法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国家建设和宪政制度现代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宪法的价值谱系演绎着我国宪法生成演变的深层逻辑与发展脉络,主导着我国宪法的存在形式和运作过程,反映着我国宪法的精神气质和整体风貌,映射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规范特征。富强、民主、法治、人权诸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构成了四维一体的中国宪法价值谱系。虽然中国宪法的价值要素与西方社会的宪法价值在话语符号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其精神实质却有着诸多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差异。中国宪法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正是蕴含于宪法的价值要素以及立基于这些价值的制度建构及行宪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现行宪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宪法依据、有机统一的宪法规范体系和宪法保障体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入宪,到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入宪,再到形成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核心的宪法规范体系,现代化话语贯穿于我国宪法制定、修改与实施的历史进程。宪法序言中的历史叙事和对国家目标的表达,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规范语境。宪法正文中的基本国策规范、基本权利规范、国家机构规范等,为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规范基础。全面实施宪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保障。为更好发挥宪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应认真对待宪法文本,体系性地运用宪法解释学方法,深挖宪法基础范畴与概念,建构具有历史意识、面向现代化实践的中国宪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韩旭 《法学论坛》2000,15(3):75-80
依法治国要求司法现代化,而司法现代化则需要通过司法改革来实现,司法改革包括司法观念和司法制度的变革,其中,制度的建构和顺畅离不开司法理念的先行和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司法现代化必然要求法官角色的转换和法官形象的重塑.因此,从司法价值理念的角度来探讨和认识21世纪中国法官这一职业群体在完成角色转换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陈玉山 《清华法学》2012,6(5):73-90
国家根本任务乃是立宪者在新时期做出的重要宪法决定,它与宪法的其他根本性内容共同奠定了我国现行法秩序的基础.对于规范宪法学来说,对国家根本任务进行深度解读乃是完成中国宪法体系化作业的必要环节.为了避免对国家根本任务形成孤立化或绝对化的理解,实有必要将之纳入我国宪法的整体脉络中予以界定.与承载着宪法核心价值诉求的国家目的相比,国家根本任务具有手段性和从属性.在规范性质上,国家根本任务乃是我国宪法规范体系内部层次最高的公共利益规定,其与宪法总纲诸条款之间存在着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我国各国家机关在具体化和现实化国家根本任务方面承担着不同的宪法义务.国家根本任务的客观法性质使其无法成为公民主张宪法权利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7.
《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现代化意义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法律文件,它的失败教训,对中国现代化法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失败的原因在于设计本身的缺陷以及法治发展动力的缺失。分析《临时约法》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探索中国当今现代化宪政法治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之中,是一个相关价值理念、制度规则、运作实践交织叠加的动态性演化、历时性发展、阶段性超越过程。“以宪法为核心”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首要考量和必然逻辑,有着深厚的法理基础和充分的现实依据。是否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是衡量是否“以宪法为核心”的三维判断标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不同宪法相抵触”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两种立法表达;立法过程中的合宪性审查、宪法监督中的合宪性审查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两种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现行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坚持宪法至上,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时代课题,其目的即在全社会中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时代共识。而要构建起这种共识,则需要通过宪法之实施加以实现。宪法中所体现的共识是社会价值的基础,我国现行宪法中的大量规范本身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互重合,更重要的是,唯有实现宪法中所体现的诸多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具有牢固的基础。因此,宪法实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