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弱势群体的制度特征及制度化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改革中形成的弱势群体具有群体同质性和弱势因素高度重合性两大制度特征。由于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相对稳定,而改革过程中新的弱势群体还会持续生成,所以在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实际之间必然存在着滞后效应,表现为城市中以单位为载体的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空白,已经不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全面的保障。目前的制度设计应当以住房、大病保险和教育保险为立足点,同时加强制度创新,以组织建设提升新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增强这些群体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建构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制度必须理清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为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选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人为本是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要求在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上以权利为本,在效率与公平上以公平为本,在形式平等与结果平等上以正义为本.  相似文献   

3.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改革与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而明确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间的关系,规范政府对社会保障的作用是在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本文就此做粗浅的探讨。   一、立法应明确保证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现的重要作用。   社会保障一般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以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安全的各种项目总和。“安居乐业”是人类对生活的最基本要求。但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人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自以家庭为核心的自我劳作成果,即便是在推行自由竞争的资本…  相似文献   

4.
按照党的十四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主要环节之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内容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和实现社会公平,以法律为依据,以社会统筹的方式,并以不同形式,向居民提供的必要救助、补贴和福利。 社会保障是相对于个人和家庭的自我谋生和自我保障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新疆建立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如何整合全社会的保障资源,以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从而实现全社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雪原 《新视野》2003,(2):70-72
建立在“二元经济”基础上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人口”管理,是制约人口城镇化的“瓶颈”,也是形成城乡“二元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思路的突破,关键在于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为农业发展和农村养老保障改革寻求物质基础;维护家庭养老非正规群体行为,为社会养老正规行为的建立赢得时间,发展市场取向的农村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强制性社会养老保障改革。  相似文献   

7.
民子 《唯实》2003,(12):29-3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到了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 ,深化农村改革 ,保障农民权益 ,促进社会公平。深化农村改革就必须建立农民土地的个人所有权制度 ;保障农民权益 ,促进社会公平 ,就必须建立农民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 ,给进城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以同等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发展必然带来空间的拓展,“撤村建居”是其最直接的体现,为了防止“伪城市化”,防止社会排斥现象的出现,必须要使“撤村建居”社会真正融入城市。本文从城市化的大背景出发,以社会资本的激发和社区功能重建为目标,通过调查对象的社会角色转化、社会保障水平、社区认同感和社区参与度四个层面内容,对杭州三叉社区的基层经验进行实证分析,展现了“撤村建居”社区融入城市化进程的优势和局限。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阶段关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立法状况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实事求是》2006,(1):64-66
弱势群体是社会中的脆弱群体,是需要社会给予特殊援助和关怀的人群。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城镇弱势群体等五类。我国有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立法建设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并制定了多部保障弱势群体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从总体看,我国目前有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立法还存在种种不足。完善我国关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应从立法模式、立法进程安排、社会保障项目的确定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02,(5)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曾经对保障职工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多元,这种以“国家出资、单位管理、主要覆盖全民单位职工”为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从“单位保障”到“社会保险”;从政府单独出资到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保险费用;从主要覆盖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到覆盖所有劳动者,逐步建立起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  相似文献   

11.
论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泽英 《求实》2005,(1):38-41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客观地存在着“社会保障需求扩张与风险扩张并存”的问题 ,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 与“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完善体系结构统一、保障水平有别、二者相互衔接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 ;2 重点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与新型的、综合性的社会救助制度 ;3 在社会基本保险层次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作用 ;4 建立新型的社会化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弱势群体获得了一定的阶层流动机会,但并未完全摆脱阶层流动困境,由此产生的社会对立情绪、社会矛盾和风险日益突出。较之传统时代,网络时代弱势群体阶层流动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机会困境、动力困境和技术保障困境三个方面,其根源在于“自我排斥”与“外部排斥”交织循环作用,其结果表现为弱势群体处于相对于网络主流社会、权力中心的边缘境遇,难以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互动,产生空间排斥,丧失认同感。通过双向赋权激发弱势群体阶层流动意愿、建立电子包容提供弱势群体阶层流动技术动力、提供网络媒介援助增加弱势群体阶层流动机会是加快弱势群体阶层流动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有效地解决或控制贫困与弱势群体的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政府在发展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时需要认真加以考虑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国家对社会救助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与调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以缓解贫困并促进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发展,这已成为拉美各国社会救助改革的总体取向,英改革实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过分依赖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应摈弃“经济发展决定论”片面化的思想误区,着重建立健全二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于欣洋 《奋斗》2007,(7):12-13
在我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列为“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最低层次的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由临时性社会救济向制度化社会保障转型的重要步骤,是从制度上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必要途径。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市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我省自1998年开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的“安全阀”和“减震器”,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为主体的社会保险制度是构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目前福州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其深地改革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福州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永坤 《学习论坛》2006,22(7):57-59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伴随着大量的“圈地运动”,失地农民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虽然有一些地方出台了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但也存在着保障内容单一、保障水平低等不足。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完善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二是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提高补偿安置标准,确保足额兑现,并加强土地补偿费的分配管理;三是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四是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尽量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8.
保障社会公平与保障资本效率的双重需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福利国家制度设计中先天存在的逻辑矛盾。当社会保障制度引领下的社会公平维护方式严重威胁到资本效率时,福利国家的隐患就不可避免地爆发出来。被压抑的资本野性要求冲破福利国家的阻挡,在与资本主义现实的妥协中试图建构效率导向型社会保障机制,取代公平导向型社会保障机制后政府又遇到来自中下层民众的更大责难,因此,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机制只能在保障公平与保障效率之间摇摆。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其现代意义的确立是在20世纪70、80年代,这一时期集中讨论了特定网络中的个人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关注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资本.伴随着现代化的深入,社会资本被赋予了集体主义的特征,开始关注社会网络中的群体参与、价值规范和社会信任,研究重点更是转向了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20.
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社区支持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必须确定.因为,市场经济必然造成的竞争秩序、优胜劣汰机制,同样必然造成竞争中的失败者和时运不济者,没有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保障机制,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但是,把政府作为唯一承担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责任的权力中心的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过时,而社区多中心的支持网络和组织机构的构建对于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和谐社区的建立,帮助社会度过社会转型期,进而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和谐社会将起到保障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