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陆、香港的行政申诉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香港的行政申诉制度比较钟晓渝1987年香港政府以白纸法例副刊形式发表《1987年行政事务申诉专员条例(草案)》,供市民讨论,经广泛征询市民的意见和立法局专责小组详细研究后,该条例草案于1988年7月通过,成为法例,并由港督指定1989年2月1日...  相似文献   

2.
香港申诉专员制度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申诉专员制度介评林莉红香港申诉专员公署是香港政府机构系统以外一个处理涉及行政失当事宜的独立投诉渠道和调查机构。行政机关侵害公民权益的行为并不限于违法,各种行政失当行为也可能侵害公民的权益。为此,香港于1989年建立申诉专员制度。目的在于“透过独...  相似文献   

3.
(三)新设行政事务申诉专员今年2月1日港督委任的行政事务申诉专员正式上任,任期5年;同日,行政事务申诉专员条例亦生效,行政事务申诉专员公署于3月1日正式办公。市民可向申诉专员提交有关政府行政失当的投诉,其程序是投诉人可直接致函立法局议员或经由立法行政两局议员办事处转交。为何设立申诉专员行政事务专员这观念源于瑞典的冤情大使,是  相似文献   

4.
申诉专员制度是主要针对失当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与实施救济的一项法律制度。这一制度系瑞典于1809年首创,以后传播到丹麦、挪威等国。本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各地广为借鉴。新西兰于1962年颁布申诉专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975年对该条例作了修改后重新颁布。该条例的主要内容是:1、申诉专员的职权是对条例附表中所列的政府部门和组织所作的和行政管理有关并影响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的权益的决定、建议、作为和不作为进行调查。条例规定:“凡任何部会、组织、委员会或小组委员会,或由任何官员、雇员或上述部会、组织的…  相似文献   

5.
张玮 《江淮法治》2009,(14):48-48
尽管在欧盟宪法性文件《里斯本条约》迟迟得不到通过的阴云之下,诞生于1979年的欧洲议会仍将在2009年迎来30岁生日。这30年,欧洲议会选举走得跌跌撞撞。根据欧洲议会发布的民众调查,欧洲民众的投票率呈直线下降状态。如果说战后欧洲大陆的局面是普遍的物质相对匮乏,精神相对团结的话,现在的欧洲大陆所面对的局面则是普遍的物质相对丰富而精神相对分裂。  相似文献   

6.
刘东刚 《研究生法学》2010,25(2):135-139
法国的调解专员制度是解决行政不良的一种制度,其调解专员在宪法上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是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机构;在尊重法院的前提下,调解专员受理人们对行政不良的任何申诉,具有广泛的调查和建议权,并能将其改革建议公之于众,很好地监督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我国信访制度自建立以来,成为政府了解人民对行政不满的一个重要窗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需要在独立性、人员素质和权力设置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造.才能越来越适宜解决行政不良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7.
资料     
世界上首位申诉专员(ombudsman)二百年前产生于瑞典,其职责是监察政府官员如何引用条规法律管制人民。后来,随着政府架构日益扩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受政府官员的决策所影响,申诉专员这个概念遂成为确保政府公正待民的有用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国家在施政方面均应用这一概念。 1988年7月,《行政事务申诉专员条例(草案)》在香港获得通过,申诉专员公署(Office of the Ombudsman),当时称为“行政事务申诉专员公署”(Office of the Commissionerfor Admi…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5月18日欧盟理事会形成有关欧盟《计算机程序可专利性指令》(以下简称指令)的决议以来,人们一直关注该指令的进展,并把目光从欧盟理事会转向了欧洲议会,纷纷预测在欧洲议会的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结果。但事态的发展却大出人们的意料,指令尚未到达欧洲议会的"二读"程序,激烈的交锋与冲突便已经展开了。 本来,欧洲议会进行二读的时间应为2004年秋季,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进程被一拖再拖。 实际上,2004年5月18日的决议只是理事会的内部决议,即所谓的"有关共同立场的政治决议",并不具有共同立场的效力。按照欧盟的立法规则,在欧洲贸  相似文献   

9.
尽管在欧盟宪法性文件里斯本条约迟迟得不到通过的阴云之下,诞生于1979年的欧洲议会仍将在2009年迎来30岁生日.这三十年,欧洲议会选举走得跌跌撞撞.根据欧洲议会发布的民调,欧洲民众的投票率呈直线下降状态(见图表).如果说战后欧洲大陆的局面是普遍的物质相对匮乏精神相对团结的话,现在的欧洲大陆所面对的局面则是普遍的物质相对丰富而精神相对分裂.  相似文献   

10.
即行政苦情申诉与处理制度,简称苦情制度或怨情制度,它在广义上是指相对人因行政苦情而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申诉并由其受理后予以处理的一种行政内部救济制度,包括向行政行为者的上级提出申告获得直接救济,在狭义上是指相对人因行政苦情而向专门的苦情处理机关提出申诉并由其受理后在调查基础上向有关机关通报调查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的一种行政内部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