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曲阜的"破四旧"运动始于1966年8月,止于1967年初。运动之初,当地干部组织群众努力把"破四旧"运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力保"三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遭破坏。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升级和北师大"井冈山战斗团"等外地红卫兵组织的介入,"破四旧"最终演变成一场"造孔家店的反"的灾难性破坏运动。曲阜"破四旧"运动的开展,不仅未能"移风易俗"、"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反而严重地破坏了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给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等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2.
《青年自学丛书》是上海有关方面为适应知青运动形势发展需要而推行的一项柔性措施。之所以编辑出版这套丛书,从现实的角度考虑是为知青服务,而深层次目的则是维护和推进知青运动在全国的发展,维护毛泽东"再教育"和"反修防修"的理论。同时,作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新的"根据地",上海的当权者需要在维护运动及其理论的行动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晓庄 《党史文苑》2004,(5):30-31
"三支两军" "三支两军"指文化大革命期间军队支左(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群众的人们)、支工(支援工业生产)、支农(支援农业生产)、军管(对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实行军事管制)、军训(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后期,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阴谋的需要,借机在美术界掀起了所谓的批"黑画"运动,声称要反击所谓"美术领域黑线回潮的复辟逆流".这些批判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歪曲篡改,十分荒唐可笑.  相似文献   

5.
"批林批孔"运动是"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一场十分奇特而又十分普遍的群众性运动,这场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除了长期以来毛泽东阶级斗争观点的延续和其他一些现实的社会因素以外,还包括由此导致的他长期以来对儒、法思想,特别是孔子思想和秦始皇历史地位的片面理解,这也是"批林批孔"运动与"文革"时期其他历次群众运动相比较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拟对毛泽东对儒法思想理解的变化与他发动"批林批孔"运动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新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南方谈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社会发展动力论、唯物辩证法和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的时代化运用和发展,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设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九月三日,在我校举行的培训班、理论班开学典礼的大会上,李昌安同志作了重要报告。在报告中,李昌安同志着重阐明了在当前整党中,深入进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消除派性,增强党性的教育,这对于切实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  相似文献   

8.
如何分析和评价“文化大革命”中,众多群众组织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时所具有的心理反应和思维定势,是研究“文化大革命”群众组织及群众运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文化大革命”中清华大学两个十分著名而典型的群众组织的分析,力图从群众组织的六种主要取向来为研究“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问题提供一个具体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的主流意识在其切身利益的要求和规定下,经过两个大的阶段,发生了两次大变化.即前期,由"文革"初对运动的消极观望,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后期,又由对运动的紧跟、热衷,转变为厌恶、抵制.民众主流意识的形成与转变,决定了人民群众在"文革"中的态度、作用和地位,也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历史进程.研究"文革"时期民众主流意识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原因、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深入认识"文革"的历史.同时,也会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群众工作不是狭义的基层党建范畴,而是将社会管理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条块资源整合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大的群众概念。金山区率先在上海开展用群众工作理念和方法统揽信访工作、"三访四步工作法"组团服务、"走、访、结"活动等创新实践,追求"同"的价值、引导"行"的参与、树立"民"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叙述文化大革命中对巴黎公社、《法兰西内战》的学习、宣传和实践入手,分析了这一活动的阶段划分、上层宣传和民众诉求的异同,以及主观愿望与实践结果的巨大矛盾。本文认为,文化大革命的巴黎公社情结不是偶然和孤立的现象,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些深层问题的反映。它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是我们今天所必须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景象,这虽然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导致的短暂社会现象,但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社会公德和法律冲突的思考,积极探索"扶老困局"的消解路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把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德所要求履行的某些作为义务即重大道德义务视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这种作法在国外已有立法先例.虽然目前我国尚无此类立法,但在实战中,司法机关也通常适用不作为犯罪理论来 裁判"见死不救"行为,在理论上,学者们对此已有所认同.鉴于此,完全有必要通过具体的刑事立法来调整"见死不救"行为,而不仅仅是笼统地"借用"犯罪理论来规制此类日渐严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4.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排斥源自于对贫困研究领域中对贫困及社会不平等的探讨,如今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制度研究、贫困问题研究以及弱势群体研究等方面所重视,并成为这些领域的核心概念。国外关于社会排斥理论所提的三个范式,国内学者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估,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作的新的诠释和概括,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最终动因论、社会文明论、群众史观以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代表性官僚(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因其涉及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资源向长期弱势的群体(例如少数族裔、女性)倾斜进而达到提升社会公平公正的目的,成为公共行政学科理论前沿的重要课题之一。自1944年Donald Kingsley的《代表性官僚》成书以来,公共行政学界极大地推进了对该理论的研究,包括深入探讨官僚代表性与社会影响的因果机制,并通过严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供丰富的实证证据。本文深入地评述了代表性官僚理论的主要定义、概念与假设,并创新性地对近年来代表性官僚理论的新近研究成果按照三个模块进行系统的整理:被代表群体的社会或身份特征,被动性与主动性代表之间的转化和制约条件,以及检测理论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设计。与此同时,本文也对代表性官僚在中国语境下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政治冲突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冲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它的研究还很鲜见。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冲突理论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框架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通过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对阶级冲突、政治发展冲突、政治冲突的功能取向、政治冲突的发展过程、整合政治冲突的制度性设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早期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同时它又发展成为一种政治运动。在政治运动中,自由主义理论中的内在矛盾逐渐暴露,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分裂,早期自由主义的分裂首先从卢梭开始。卢梭的自由民主理论首先以激进的形式表现出来,随后,法国大革命对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所造成的社会震憾,导致了它的对立面-保守主义的产生,而功利主义的自由主义介于两者之间,它抛弃了洛克自由主义的自然法则理论,将功利原则视为道德与立法的根本原则。早期自由主义的分裂奠定了当代主要政治思潮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福强 《求实》2020,(1):98-108,M0006
当前乡村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实施实效不彰,"弹性"执行现象多发。对此,学界有政策不完备论、街头官僚论、地方性知识论和府际关系论等几种解释,但都存在不足。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从乡村拆迁补偿安置政策的运行实际出发,探究了实践中拆迁补偿安置政策的多种"弹性运作"表现及实施机制,揭示出基层政治运行中存在的治理逻辑、政绩逻辑。分析表明,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嵌入行政"是导致乡村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执行出现"目标替代"及"弹性运作"的根本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