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错,…  相似文献   

2.
萧琳跟民警非常诚肯地说:“我们因为孩子的事生气,我气昏头了,就报案说他绑架了孩子。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民警只好把梁南放了,“你们生气,也不能拿人民警察耍着玩吧。以后注意!” 走出派出所,萧琳泪流满面:“梁南,看你被铐在暖气管子上,民警还说你能被判刑,我才心软了。我们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夫妻,你就不能放过我,让我过几天好日子吗?你就不能像个男子汉一样好好做点事吗?青青也是  相似文献   

3.
凡人善举     
一 央视新闻联播一则3分45秒的报道让汪南南在衢州市里成了名人,他说,自己上了电视后就见到了好些在电视里才看见过的领导,我问他,你觉得自己为什么能上中央电视台呢?他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 汪南南上电视的事要从他开按摩店说起,他开按摩店要从他算命谋生说起,他为什么不摆摊算命了呢?那要从邻居随口的一句话说起,但所有事件的起因是14岁时一个砸在他头上的篮球作为开头的.  相似文献   

4.
阿昌照常到总经理室上班。新总裁起用了一批新保卫人员,阿昌虽未被解职,可是没什么事可干,下班仍回到陈民家干家务,安慰陈妻,照顾陈女。时间一长,邻居们背后就说长道短,知情人为他辟谣,说出了阿昌的隐私。这一来,街坊四邻又给阿昌起了个外号:"当代太监"。一天晚上,陈女问:"阿昌叔叔,什么叫太监?"阿昌又来找战友陈军,陈军关系多,办法也多,说:"我有一个朋友去年到波兰探亲,现在不回来了,说那边生意好做,最近给我写信要我在国内给他办公证。我看你也出去看看,国外医疗条件好,说不定还能治好你的病呢!"阿昌说:"我又不会别的外语,当年学的越南语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骑自行车,车的前后都要有反光灯。我的自行车前头的反光灯是白色的,后头的是红色的。刚开始我不戴头盔,后来进出学校,学校里的保安说应该戴头盔,我才弄了个头盔戴上。这个头盔是塑料做的,白颜色,外面套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布罩作为装饰。一天,我在街上骑自行车,被一老美拦住了。他说他是警察,现在不在岗上,所以没有穿警服,但他说他仍然可以给我开罚单……我很纳闷:我的车有反光灯,我也戴了头盔,还有什么问题?他说,你这个头盔不合格。自行车头盔外面应该有硬塑料罩。这样即使摔倒了,头盔在地面上的摩擦力小,骑车人如果头先着地可以随着惯…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一家报社做总编辑。适逢传达贯彻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报纸需要发表一系列评论文章。有一天我把写好的两篇文章送给市委书记审阅,他只看了一篇,便说:“我不看了,也不用再送给别人看,你是总编辑,小平同志的谈话也学了,今后就由你终审。”  相似文献   

7.
有个同学曾对我说:“你现在对腐败现象嫉恶如仇,大加挞伐,是因为你没有条件腐败;等你将来手上有了权,当了官,很难说你就不腐败。”他还举例说,某人原来没掌权时清正廉洁,可当了一把手后就变成了一个贪官。我听后深思良久。老百姓最痛恨的腐败现象之一是以权谋私。许多人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领导班子,把自己的亲戚朋友、知心人安排到重要部门。假如我掌了权,会不会这样做呢?我家里有个哥哥高中毕业后在外打工,有个姐姐在水泥厂当了下岗工人。我会不会给他们安排个好单位?如果不安排,怎么向父母亲交待?如果安排了,那些七姑八姨,同学好友…  相似文献   

8.
2003年岁末,我们到燕崖乡双泉村看望一个基层农业战线上的老代表——刘宝吉,当问他先后任县、市人大代表20多年来最得意的一件事是什么的时候,他笑笑说:我最得意的就是为老少爷们算了三笔账,都成功了。我们听得一头雾水。他却说:听我慢慢道来。他算的第一笔账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说,我叫它"发展账"。1983年春天,我到烟台去参观学习,看见烟台的果农都赚了大钱,当时就有了在我们村发展红富士苹果的想法。回来后我就召集村两委班子开会,研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事。哪知道,村里的老村长第一个就不同意,站出来反对。我现在仍记得老村长当时说的话:宝吉啊,你可得想好了,一旦不行,老少爷们跟着你吃饭去,行吗?面对老村长和乡亲们一双双充满厚望和怀疑的眼睛,我给老村  相似文献   

9.
撒旦之吻     
在他的狂乱冲动中,我节节溃退,我一败涂地,我又心甘情愿…··说实话,甚至我还真有点如饥如渴如颠如狂,恨不能撕碎了自己送出去呢!他真的成了我的老朋友了。我看到他来就觉得浑身轻软,以前那种莫名的烦恼,全被他的到来一扫而光。本来这天我讲定到妈妈家去的,但当他问我今天有没有空时,我却说没事没事。他给我送了两条烟,说这烟做得精致,特别细长,就适合像你这样又年轻又漂亮的女人抽。以后我会不断给你送来的,只要你愿意。他的目光让我好一阵心跳,仿佛被人掏去了什么秘密似的,我有点慌乱不安。但是这种不安与慌乱,只让人感…  相似文献   

10.
抉择     
今天是《人民公安》杂志创刊50周年的大喜日子。对这份刊物,我是情有独钟的。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说准确些,是1986年的7月份,我从陕南的紫阳乘火车欲到安康铁路分局人事科,看我调分局宣传部或调铁路运输法院的事儿“落实”得怎么样了。谁知就在那天的车上,我遇到一位四川的老公安,约50多岁,两鬓已经斑白。仅几句话的搭讪,我们就似乎很熟了。当我看到他将自己刚刚浏览了的那本《人民公安》杂志放进提包里,我便跟他讲,能否让我翻阅一下?他犹豫了一下说,你能否给我看一下你的工作证件。我说可以,便从上衣口袋掏给…  相似文献   

11.
王戈 《当代广西》2014,(19):54-55
正记得是1986年的一天,我那时在做中学语文老师,参加了南宁市教育系统的一个活动,广西著名书法家陈政老师等在表演书法。我凑上去看,看后很是佩服,便大着胆子向陈老师求墨宝。陈老师很认真地对我说,在这里写的不好,你留地址给我,回去写好了再给你寄去。不久,我收到了陈老师的墨宝,兴奋之余,我得寸进尺,请求陈老师收我为徒。陈老师回信说没办法单独收我为徒,建议我到南宁市书画夜校去学习。原来他是南宁市政协文化组织开办的书画夜校校长。在书画夜校,陈老师让我报名学楷书。欧体楷书班上,我听了苏开科老师的课,他教学认真又方法灵活,我听完他一学期的课,很有收获,就此爱  相似文献   

12.
陈焜 《北京观察》2002,(3):47-49
周海婴先生: 我愿意向你证实,关于鲁迅,毛主席的确说了他对罗稷南说过的那些话. 罗稷南是我的伯父.你可能不会记得我.我父亲早年为革命牺牲后,我1945年到上海,由伯父抚养.伯父和伯母有时也带我去霞飞坊看你们.  相似文献   

13.
编辑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队友,前几天在一次吃饭的时候,说他有一辆旧自行车不用了,那时他知道我正好缺辆车,就当着一桌子人的面说把他辆26的自行车送给我了,我当时还对他表示了感谢。可没过几天,我发现他把那辆自行车给了另一个队友,我就找他去理论,明明已经答应给我了,而且又有那么多的证人,凭什么又给了别人,他说那人更需要。我想不通,您说他能这么做吗,我要是硬要的话他还能给吗?等待您的回复!保安员 李志强李志强:你好!你所说的情况相当于《合同法》中所说的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  相似文献   

14.
创造与奉献     
我在很久以前曾写过一张条幅,写的是“学术关乎心术,人格现于风格。”有人跟我开玩笑,说“我给你看一部物理学著作,你能不能看出作者的心术?”我说“不能。”他又说“我给你看一幅无名氏的画,你能不能评说作者的人格?”我又是“不能。”于是他笑我在条幅上写的是空话。我感到自己对治学与做人的关系的确并未深思,只因传统观念中认为二者有关系,我也便人云亦云了。 近年来,治学与名利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无论是学术界或文化艺术界都出现了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现象。于是,我又觉得有关的传统观念还是有道理的,只是不能过于机械地…  相似文献   

15.
备课卡片     
科目修养第3课任弼时不接受照顾解放初期,任弼时住的房子很挤,又靠近大街,不适宜养病。组织上给他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任弼时不答应,他说:“那房子住着一个机关,我一个人怎能牵动一个机关呢?当干部的一丝不能特殊。“后来,组织上又给他找了一所房子,准备花钱修理,又被他拒绝了。他说:“现在国民经济还在恢复发展时期,还是把钱用到工业建设上去吧!”就这样,一直到他逝世,始终住在原来的房子里。谢觉哉的自我批评有一次,谢老女儿要到外地,没有跟他说,就叫司机到火车站买票,谢老知道后,严肃地对女儿说:“国家给我的汽车,是工作时候才用的。你们没有权利叫司机开我的车外出。”接着又对他的爱人说:“你外出也不能动用我的车。”之后,谢老如数付了车费,还在党组织生活上,就此事作了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16.
放学后看到当天值日生都在认真做值日,只有小王同学在走廊上看英语书。我问他“:你怎么不值日?”正在擦窗户的值日组长马上说“:小王做值日要么什么也不干,要么提上一桶水就回家了。”我问小王是否有这回事,他说“:男子汉大丈夫志在扫除天下,要做就做大事,扫地擦桌子这么小的事  相似文献   

17.
汪东林 《北京观察》2000,(10):57-59
五、近五年来的交往 1994年底,我从人民政协报社调回全国政协机关工作。说来也是巧事,60年代初我是以政协宗教组的工作秘书开始的,没想到在90年代末我的工作岗位,也是在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的位置上结束的。我何以离开人民政协报,赵朴老从没有问过,我也没有告诉过他。但对我在政协民宗委办公室分管宗教工作,他是高兴的。在一次交谈时,他亲切地对我说:“你在报社工作十多年,进步快,不仅本职工作做好了,而且还写了许多文章,出版了好几本书,不易啊。现在你回到政协机关,工作上熟门熟路,也会做好的。我担任政协民宗委主任,负领导之责义不容辞,但我年近九旬,健康一天不及一天,怕是力不从心了。”  相似文献   

18.
二十四岁那年,他大学毕业,豪情满怀的对父亲说,以后您老人家就不用再做豆腐了,等着跟我享清福吧!父亲一边拣着黄豆,一边笑,说,等你挣到钱了再来跟我说这样的话也不迟。他有些不大高兴,说,您老人家是瞧不起我吧?放心吧,你儿子肯定能行的。  相似文献   

19.
记得1983年2月7日上午,新华社南京军区记者站站长顾国璞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神情严肃地对我说:“2月5日,粟裕同志去世了,上海《文汇报》要发两篇纪念粟裕同志的稿件,你去组织一下。”顾国璞是战争年代的军事记者,政治上成熟、敏感,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20.
前几日,一个建筑商朋友到律师事务所,请我给他出主意。五年前,他垫款三百多万元给某市某基层法院修建办公楼,这些年陆陆续续只收回了百八十万,到现在,上一届法院院长已经换届高升,新院长来了忙于搞其他基建,他的欠款回收愈加艰难。前段时间聘请律师准备提起诉讼,好不容易准备好了诉讼资料,按照“属地管辖原则”,拿到欠他钱的法院要求立案,法院立案庭的法官说先缴纳诉讼费再说,诉讼费大约七八万。我的朋友想不通:“我本来是要钱的,凭什么钱没要到,反而要先拿一笔给债务人?又不是别人欠我的钱,是你法院欠我钱,况且这几年因为这个工程款拖欠都快破产了,哪还有钱?”法院立案庭的法官说:“有钱没钱我们不管,你既然是通过司法程序提起民事诉讼,我们就只有按照法律规定办,诉讼费是法定收取。不交钱反正我这儿不能立案,不服你可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