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对于劳动者及其家庭福利、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严重的失业问题,不仅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就业途径,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均衡、持久、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本文拟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及扩大就业的途径进行探索,并提出对策建议。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由于经济体制变革、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人口规模、劳动力教育投入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正面临着结构性、隐蔽性失业的突出问题。对…  相似文献   

2.
实现充分就业,并通过提高就业质量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目前,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且处在新增劳动力高峰期、国企改革集中期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期的"三期"并存时期,南京就业形势继续呈现出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就业压力长期存在的局面.同时,由于劳动关系面临利益多元化的艰难转型,就业质量也受到挑战.因此,必须实行"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目标,实施积极的公共就业服务,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援助困难家庭就业,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灵活就业,大力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鼓励新生劳动力自主创业,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很好,经济建设保持良好势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密切相关.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9年我国总劳动力人口为7.51亿,占世界总量的26%.从近期和中期看,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还将有一些职工下岗分流、甚至失业,加之就业总量与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因此我国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严重的,而且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4.
关注辽宁弱势群体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首先要解决好辽宁庞大的就业压力,其中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更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现阶段辽宁弱势群体就业的总体形势,力图探析其面临的困境,并找到解决辽宁弱势群体就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难,不仅制约了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深入探讨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社会支持的现状,透析该群体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通过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的顶层设计,系统的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改善大学生弱势群体生存环境,确立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脱离弱势地位,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和重要内容,也是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对促进就业创业、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现阶段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服务功能单一,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结合公共就业服务需求,提出加强体制机制顶层设计,拓宽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渠道,培育多元化公共就业服务主体,创新"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载体四方面建议,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09,(8):M0001-M0001,2
背景介绍:2008年以来,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大,表现为: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就业渠道不畅,就业供需不匹配的矛盾突出。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对社会普遍关心的有关政策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对从业人员掌握现代技术和知识的要求也随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而增强,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大量在外务工的农民工返乡,在就业创业中寻找出路。把握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特点,分析和解决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面临的困难,在带动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推动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返乡农民工掀起就业创业新  相似文献   

9.
青年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政策制定不仅要考虑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问题,还要关注就业保障问题.从劳动力供给角度,主要是提升青年就业能力以全面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从劳动力需求角度,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创造更多的适合青年的就业机会.从就业保障方面看,要加强青年就业服务,确保青年就业机会平等.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课题,青年是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真心帮助大学生灵活就业、城镇新生劳动力增强自立、农村富余劳动力练技守法是三大分层对策.同时,建议政府进一步明确保障青年首次就业优先权,禁止性别和角色、阶层等身份歧视.  相似文献   

11.
一、济南市就业弱势群体及其基本状况(一 )就业弱势群体及其构成所谓的就业弱势群体 ,是指在求职和就业中容易和已经遭遇挫折和困难的人群 ,主要包括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 ,同时也包括城镇隐性失业人员、临时工、农民工 ,以及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剩余劳动力 ,甚至女性就业者也是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这类人群的出现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根据问题的突出程度 ,本文主要分析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女性就业者 ,以及残疾人四类主要的就业弱势群体。1 下岗、失业者群体。失业者群体是一种典型的就业弱…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主观或客观方面原因受挫,成为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引路人、贴心人,关心和扶助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对就业弱势大学生群体进行阳光教育,给予人文关怀,彰显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通讯员 肖克波)今年以来,河池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转移就业脱贫一批”为出发点,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脱贫. 该市主要措施:一是以实名制登记为基础,摸清农村劳动力家底.2015年底,全市实现11个县(市、区)139个乡镇就业信息网络全覆盖,利用就业信息网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全面实名登记.目前,该市已实名登记124.33万名农村劳动力,初步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库.  相似文献   

14.
杨丽 《工会论坛》2004,10(3):36-37
非正规就业的工作形式主要有自我就业、家庭就业、阶段性就业、工时就业等。随着我国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大幅度调整 ,以非正规方式就业的劳动力规模正呈扩大趋势 ,下岗女工就业的主流也将是非正规就业 ,下岗女工的再就业培训一定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失衡导致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岗位的需求错位,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源.解决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需要政府宏观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拓展大学生就业需求空间;增强产业结构与高校培养质量、规模的协调性,注重供给改进;强化毕业生就业再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流动性;提高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通讯员吴昌京)今年以来,百色市那坡县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政策帮扶、职业技能培训、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等多种措施,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助力精准扶贫.截至今年9月底,百色市那坡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0人,完成市级下达任务750人的100%;失业人员再就业155人,完成市级下达任务155人的10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人,完成市级下达任务45人的100%;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3124人次,完成市级下达任务3100人次的100.7%.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既是社会上就业难问题的综合反映,更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表现,同时也有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并对大学生就业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邹参 《工会论坛》2006,12(2):15-16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组、改制过程及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殊就业弱势群体。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要切实贯彻国家出台的就业再就业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措施,把促进弱势群体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重点做好。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北京18所高校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具有多种毕业去向,就业率较低、就业形式多元化、就业预期偏高、就业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分层性.大学生要增强就业竞争优势,高校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政府要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三级化,在城镇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严重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问题.就业不平等具体表现为农民工限制进入、农民工劳动行为限制、同工不同酬等方面,也包括劳动就业形式及保险和受教育等方面的隐性不平等.造成不平等问题的原因,有体制规定的原因,也有农民工素质较低的原因.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要调整政府的角色和就业政策,建立无差别的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并通过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