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个口号,是中共二大,在二大宣言的结尾处,赫然写着这个口号。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2名代表出席大会,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和9个决议案,选出了由5名委员和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提起何叔衡时,只要略知中共党史的人都会知道此人的,因为他是中共“一大”的十三名代表之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的1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代表全国当时57名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有28岁的毛泽东,另外一位便是45岁的何叔衡  相似文献   

3.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会场布置简朴,气氛庄重.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大会.陈独秀与李大钊因事务繁忙,未出席此次会议.7月30日,会场引起敌探的注意,在王会悟(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的建议下,代表们分批转移到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宣告成立的时候,只有50多名党员。这些党员都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这就是说,自中共一大召开后,凡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得有入党介绍人。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中规定:“党员入党时,须有正式入党半年以上之党员二人介绍。”现将中共历史上一些著名共产党员的入党介绍人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1521名代表出席会议,代表了全国2200多万党员。此时,距离上次代表大会——中共八大的召开已经有将近13个春秋了。而按照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显然,九大的召开拖延得太久了。  相似文献   

6.
《军队党的生活》2010,(1):83-83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宣告成立的时候,只有50多名党员。这些党员都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这就是说,自中共一大召开后,凡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得有入党介绍人。  相似文献   

7.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党员仅有50多名。他们都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在中共“一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即自中共“一大”召开后,凡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得有“入党介绍人”。  相似文献   

8.
党史撷英     
《党建》2021,(1):69-70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任务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对于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宣言》和11个决议案。  相似文献   

9.
刘泽君 《红岩春秋》2011,(1):2+81-F0002,F0003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这次代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局成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组织主任:张国焘;宣传主任:李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成立的时候,只有50多名党员。这些共产党员都是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在1921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这就是说,自党的一大召开后,凡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得有"入党介绍人"。在1923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中,规  相似文献   

11.
正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通过了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14个重要文件;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  相似文献   

12.
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会集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在这里举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  相似文献   

13.
正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出席代表13人。彼时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党员也不过60人,然而梦想之门却由此悄然开启。2019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98周岁生日,全国共产党员计9059.4万名。此时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了"大的样子",而今日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舞台日益耀眼。  相似文献   

14.
1921年7月,13位年轻人,肩负着全国50多名党员的重托,在上海秘密集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以不同姿态先后走完了人生之旅。 王尽美 中共“一大”之后,王尽美出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共二大后,出任中  相似文献   

15.
“一大”前中共没有召开过“三月代表会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集了一次由各地组织的代表参加的会议,即通常所说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自《张太雷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一文在国内发表后,有的党史研究者依据这个报告的有关表述而认为,中共在“一大”前,也即在1921年的3月还召开过一次代表会议,并将其称作是中共的“三月代表会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对此也作了肯定的记述。那么,在中共的创建过程中,是否真的存在召开这次会议的事实呢?如果存在,那也就可以说,“一大”并非是中共召开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大”7月24日开幕补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拙作《一大开幕日期再考证》一文(以下简称《考证》)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开幕日期是1921年7月24日,进而否定了把7月23日作为一大开幕日期这一党史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现在,笔者再依据掌握的有关史实资料,予以补证如下。 一、陈公博确是7月23日到达上海,同日不可能召开大会。 笔者在《考证》一文中提出党的一大开幕日期是7月24日,主要是依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一文记载的“各地代表,直到七月二十三日才全部到齐上海”的时间下限,进而对代表们赴上海的时间行踪进行分析得出陈公博是最后一个在7月23日到达  相似文献   

17.
刘峰 《党史文苑》2011,(1):48-49
1921年7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党组织派出的13名代表齐聚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召开这次大会,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做了很多工作。在马林到来之前,还有一位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3名(其中1名为陈独秀指派的代表),代表着50多名党员。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基本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同第三  相似文献   

19.
日一夫 《学习导报》2011,(13):43-45
1921年7月,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13位先进知识分子,胸怀改天换地的胆识,带着全国50多名党员的期望,肩负着光荣而深沉的历史使命,在上海秘密集会,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这13位先进知识分子中,湖南人就有4位——毛泽东、李达、何叔衡、周佛海。  相似文献   

20.
刘峰 《世纪桥》2011,(2):28-31
1921年7月的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党组织派出的13名代表齐聚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了召开这次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作了很多工作。在马林之前,来自莫斯科的吴廷康(维金斯基的化名),已秘密在上海活动,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共一大的召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后来也担任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吴廷康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出巨大贡献的两位国外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