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上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以及党和国家的舆论引导力带来严峻考验。加强网络监管.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先进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空间的舆论导向力.营造和谐网络文化环境.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变革,突出表现在翻转传播、指数传播、迭代传播、痛点传播。传播方式的重大变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因应传播方式的重大变化,转变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探索智能型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3.
网络已日益成为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体。一方面,它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迅捷的传播方式、广泛的参与性,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使传统的意识形态体系受到了冲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无序性等特征,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这无疑使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务必抓住时机,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大胆创新,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引导力,  相似文献   

4.
推进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传播学中的劝服理论认为劝服效果主要与传者、传播对象、传播方式三个要素相关,要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有效性就必须做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尊重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滥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相应的挑战与机遇。只有不断在网络舆论中吸取其精华,强化网络思维,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中之重。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应充分重视互联网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加快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阵地,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网络建设为平台,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使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新载体、新工具、新力量。  相似文献   

7.
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而且还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这表明,提高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为了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条件下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问题。一、网络传播给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实现了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使人类文化的交流真正突破了时空边界。网络传…  相似文献   

8.
作为影响当代中国最为主要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表现出传播领域生活化、传播方式大众化、传播内容感性化等特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和主张会对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消解部分青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动摇部分青年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改变部分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以及扭曲部分青年的公平正义观念等等。为加强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可以考虑从创新模式、传播方式和本土化这样三个方面来推进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以此来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青年群体精神生活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刘忠厚 《湖湘论坛》2008,(6):115-117
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信息殖民主义、敌对势力的网络渗透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因素的威胁和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方式和控制能力受到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应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思潮传播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即传播话语的明快化、"科学化",传播内容的现实化、碎片化,传播方式的立体化、个性化,传播路径的网状化、裂变化,传播时效的高效化、国际化等。这些新特征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时代,科学引领社会思潮,必须立足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跟进式引领,推进社会思潮传播内容的治理和研究,延拓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强化社会思潮传播路径的规范性调控,切实培养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对当前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正以网络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一些非主流或反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成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在网络文化语境中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不但可以创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教育方式,实现网络文化研究的文化属性转向,还可以实现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一元主导多样共存的发展态势。最终达到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协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介传播更为频繁。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传播,存在网络传播从业者道德规范不健全、社会不良思潮的负面影响、网络监管机制缺位的问题。要优化我国网络传播活动,应健全网络传播行业道德规范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强化网络传播的外部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心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其本质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的传播与发展,是我国舆论宣传阵地的主要职责。在众多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因素中,受众的心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基本心理机制主要包括:认知图示的运动与契合是受众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结构;情感体验是受众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机制;需要驱动是受众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根本动力;行为实践是强化受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念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政治力量。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大学生群体共同思想基础,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用科学制度和先进技术管控意识形态传播权,大力创新校园网络文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是确保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5.
试论网络传播对社会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芃 《湖湘论坛》2006,19(3):20-21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由此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因而使得意识形态和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加大。本文深入分析了网络传播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影响,提出加强网络媒体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霞 《前进》2009,(10):39-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传播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实现传播优化是当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要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扩大其传播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实现其传播主体优化、传播环境优化和传受关系优化。  相似文献   

17.
邵腾  张英魁 《桂海论丛》2014,(3):108-111
时事新闻是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其传播绩效关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从传播的功能、方式与系统性三个角度来考察当前部分电视媒体时事新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性,可发现三大问题:传播功能弱化、教条化传播与意识形态孤立化。需从统筹兼顾传播职责与市场效益、获取受众心理认同与建立整合传播机制三方面入手,提高电视媒体时事新闻传播主流意识的效力。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6,(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化环境下面临机遇和挑战,丰富了传播方式及手段,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发展,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形成多元化意识形态冲击。必须健全国家网络化管理政策,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好网络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高校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面临境外敌对势力的恶意网络攻击、宗教的非法网络渗透、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部分师生发表不当网络言论等挑战。其原因主要是由外部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高校师生筑牢正确意识形态的能力参差不齐等因素造成。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应对的关键在教师,基础在教育,抓手是现代信息技术,核心是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有效做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2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需要我们借鉴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与手段,而且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中去学习,尤其是从《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传播的历程中去探索与借鉴。由此,本文从《宣言》在早期各个国家大体传播历程的视角出发,总结《宣言》广泛、有效、持久传播的主要特点,进而探讨《宣言》的传播方式在新世纪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