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近年来,岚县县委、县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找准脱贫路径,明确扶贫方式,做到分类扶持、精准施策,在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中勇于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机制,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岚县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统筹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造林等项目形成资产,结合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走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6,(28)
正在精准扶贫的新形势下,湖北省孝昌县将"五个一批"政策文件精准细化为精准扶贫"二十法"模式清单,建立路径清晰、收益稳定、责任具体的清单式扶贫体系,让贫困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点菜",确保精准扶贫措施精准落地。"你的扶贫贷款申请已经得到答复,希望你用好这笔钱。"11月25日,孝昌县农商行王店镇分行行长谈浩斌将评级授信书送到该镇巴石村贫困户李小强手中。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广西师范大学派驻桂林市资源县黄宝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当地创新创业骨干依托"互联网+",将农村电商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切入点,重点解决电商扶贫脱贫"当地意识不强、基层百姓不会、本土人才不足"等问题,实现贫困户能参与、能探索、能收益,走出一条"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松州》2016,(6)
正最近我们深入到全市各旗县区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调研,力图对全市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一次摸底评估,把握精准扶贫发展方向,总结各地的成功做法,引导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一、从致贫原因上看,创新帮扶方式,确保贫困户获得长久可靠收益是脱贫关键目前全市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人数,占全部脱贫人数的58%,是扶贫的主要形式。过去30年的扶贫实践和对现有人口致贫原因的分析告诉我们,再靠一家一户的产业扶贫,很难实现脱贫目标。其根本原因是,这些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7,(8)
<正>光伏精准扶贫,因其具有发电收益的稳定性、新能源推广的现实性、节能减排措施的创新性等诸多优点而倍受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的重视。作为光伏产业大省,江苏省政府对于光伏精准扶贫尤为关切,颁布《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分解下达2016年度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和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苏省光伏"领跑者"项目优选暂行办法》(2016),制定了针对扶贫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战略不断深化,精准扶贫法治化要求越来越高,应加快精准扶贫立法进程、规范精准扶贫执法行为、强化精准扶贫司法保障,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实现精准扶贫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光伏扶贫是精准扶贫理念和扶贫实践探索的扶贫手段创新。本文以精准扶贫的视角,概括了光伏扶贫的内涵,总结了其类型、模式以及在扶贫实践中的应用推广,进一步基于应用推广问题,分析了光伏扶贫面临的一些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精准扶贫理念下做好光伏扶贫,要做到精准统筹、精准机制、精准监管以及精准聚焦。  相似文献   

8.
贫困问题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从扶贫开发的时间进程维度和扶贫开发规划的顶层设计角度来阐述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式的战略调整。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确把握致贫原因、滴灌式的精准帮扶、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来全面把握精准扶贫内涵,指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体系的建构要素;并从精准扶贫目标、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主体、精准扶贫过程等方面分析了精准扶贫治理模式转型,认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政策的丰富拓展。精准扶贫的治理突破路径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构全面全程精准化的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格局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内涵阐释、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扶贫思想是党和政府未来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对我国实现全面脱贫起关键性作用。就精准扶贫的内涵来讲,差异性是精准扶贫的基本前提、精准性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系统性是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发展性是精准扶贫的本质属性、托底性是精准扶贫的政策底线。当前,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识别模式中的瞄准偏差、人口流动背景下的贫困户参与度不足、内部分化导致的成本激增、管理机制中的效率低下、资源链接中的社会力量参与欠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精准扶贫脱贫作用的发挥。为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消除障碍,以增进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和提高其扶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贫困问题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从扶贫开发的时间进程维度和扶贫开发规划的顶层设计角度来阐述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式的战略调整。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确把握致贫原因、滴灌式的精准帮扶、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来全面把握精准扶贫内涵,指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体系的建构要素;并从精准扶贫目标、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主体、精准扶贫过程等方面分析了精准扶贫治理模式转型,认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政策的丰富拓展。精准扶贫的治理突破路径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构全面全程精准化的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格局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1.
<正>1.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六个精准"是哪六个?一是扶贫对象精准;二是扶贫目标精准;三是扶贫内容精准;四是扶贫方法精准;五是扶贫考评精准;六是扶贫保障精准。3."十大要件"是哪十件?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是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促进贫困地区彻底脱贫致富。通过对龙凤镇的深入调研,本文探讨恩施市龙凤镇精准扶贫政策开展的背景和实施现状,并结合全国其他地区的有效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龙凤镇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开启了我国扶贫工作的新阶段。扶贫对象精准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对精准扶贫最终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扶贫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扶贫对象精准面临着来自于制度、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扶贫对象精准陷入实践困境,根本原因是由于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完善,而制度规范的不完善又造成了两个层面的影响,即技术层面的疏漏与思想层面的背离。明确程序、改革标准、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是扶贫对象精准走出困境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要形式与战略举措,社会工作因其特有的作用可以助力精准扶贫。一方面,我们可以将精准扶贫的主体、服务、资源等不断"嵌入"社会工作,另一方面将社会工作的语境、理念、方法与精准扶贫相互融合,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减少和消除贫困,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之举,国家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以往粗放式的扶贫并未能帮助贫困人口真正走出困境、实现自我发展。基于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这种"私人订制"式的扶贫方式,要求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大大增加了扶贫工作的难度。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协商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方法、手段,为扶贫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发动和参与、对话与沟通、反馈与纠错、原则与变通等多重机制对扶贫对象、扶贫标准、扶贫措施等内容进行具体协商,这无疑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强而有效的技术支持。将协商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以协商为精准扶贫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以精准扶贫促进协商更好地发展,使二者通过合作推进彼此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问题由来已久,但至今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将精准扶贫理念引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之中,分别形成了旅游精准扶贫、金融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精准扶贫三种实践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扶贫效果。通过比较,这三种模式在实施条件、主要路径、困难性和扶贫成效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得出几点启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时,需尊重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做好精准操作工作、完善各项扶贫工作机制、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出精准扶贫的效果,更好解决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7.
消费扶贫是扶贫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一环。让消费扶贫精准到"点",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直接体现。实现消费扶贫的精准化,要加大消费扶贫工作部门的协同力度、以特色农产品为介质、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以及时稳定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其他扶贫方式不具有的优势。我国应当把教育精准扶贫当作地方扶贫工作的重点,拓宽教育精准扶贫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福利待遇,创新完善各项教育精准扶贫法规政策,提升教育精准扶贫实效。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以精准扶贫为指导,借助现代大数据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贫困人口和贫困类型的精准甄别,实现对扶贫责任的精准落实和扶贫方法的精准布局规划,以及实现对扶贫工作进度和扶贫资源投入的精准监测和动态调整,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达成脱贫攻坚目标。  相似文献   

20.
减少和消除贫困,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之举,国家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以往粗放式的扶贫并未能帮助贫困人口真正走出困境、实现自我发展。基于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这种"私人订制"式的扶贫方式,要求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大大增加了扶贫工作的难度。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协商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方法、手段,为扶贫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发动和参与、对话与沟通、反馈与纠错、原则与变通等多重机制对扶贫对象、扶贫标准、扶贫措施等内容进行具体协商,这无疑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强而有效的技术支持。将协商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以协商为精准扶贫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以精准扶贫促进协商更好地发展,使二者通过合作推进彼此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