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源远流长至今,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有伟大母爱的恩泽。母爱的伟大就在于她用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培养出无数推动历史前进的英才。因此,始终牢记母爱是每一个中华子孙的作人的准则。2018年5月16日,辽宁省庆祝中华母亲节大会在沈阳市辽中区育才小学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辽宁省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筹)、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辽宁省国学教育促进会主办,沈阳育人教育集团所属辽中区育才小学、沈阳市育人学校承办。  相似文献   

2.
王纲  王晶 《学理论》2010,(7):78-79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国学为载体对青少年进行人格培养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发挥国学在青少年人格培养中的作用,必须以目标的指向性精选典籍为内容,以途径的多元化营造教育环境,以实践的主体化构建内化平台,把握好传承文化与学习典籍、目标与切入点的统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3.
艾可 《侨园》2003,(2):48
辽宁省中韩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是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下属的社会团体。其宗旨是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推动辽宁与韩国企业及民间的经贸往来和科技、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中韩两国人民的睦邻友好往来,加强有识之士相互联系合作并组织必要的联谊活动。  相似文献   

4.
"国学"当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围,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国学"。"国学"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意识,以保护、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因为国学的召唤力,每一次都产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刻。"国学"不是恢复到过去的"道统",国学是现代意义上的立国与人伦的道德、人文精神,帷有贯通中西,汇其精华,"立乎其大者",才能享此殊荣。但"国学"并不寻求霸主与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共同担当起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全球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到古城西安观光,不去内有“西安大雁塔”的大慈恩寺是一个遗憾。位于西安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公元648年),时年太子李治(即唐高宗)为追报亡母长孙皇后恩德,宣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故称“大慈恩寺”。大慈恩寺院内,有著名的大慈恩寺塔,也就是驰名中外的西安大雁塔。大雁塔修建于唐永微三年(公元652年),由著名高僧玄弉法师亲自挑担、运土、搬砖并监造而成,塔内安置玄弉自西域带回的经、像、舍利等,于是形成了“因寺而有塔,因塔而荣夺”的格局。这一塔一寺又因其特有的佛教文化现象使古都西安历历生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8,(10)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通识教育又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相比具有不同的教育模式。通识教育理念从"全人"和"反对过度专业化"两个角度出发,强调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学生德智的全面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国学教育的核心诉求与通识教育理念存在着很大的契合度,加强国学经典研习逐渐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国学课程进入高校课堂的路径并不明晰,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6,(8)
正支部简介民进沈阳市社会文化出版总支的前身是民进沈阳市社会文化支部,成立于1985年,1995年改为民进沈阳市社会文化出版总支,下设4个支部,会员57人,其中有省、市、区政协委员24人。从1995年至今,连续20年获民进辽宁省及沈阳市先进集体,2015年总支获"民进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8.
正6月28日,韩中经贸总会会长李长作到辽宁省盘锦市中小企业促进会参观访问。盘锦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仇双利向李长作会长介绍了盘锦中小企业促进会的发展情况,并针对石油设备、建筑材料以及文化旅游等产品作了详细的介绍。双方表示将共同努力在各优势领域加强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机制,拓展  相似文献   

9.
国学的问题近代百年一直在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来不断地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注呢?其实我认为,所有的国学讨论,归根到底都是东西文化的交流,是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来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本国已有的文化传统,如何继承和发扬本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建设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我觉得主要是围绕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17,(5)
<正>人物名片李璐,民进会员,沈阳市沈河区少年宫声乐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沈阳市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少儿声乐考级评委。2009青少年艺术人才电视展评比赛中,获"声乐专业园丁奖";2015年7月,被道德文化公益网联盟授予"道德文化公益大使";2015年9月,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优秀教师";2016年1月,被评为"沈阳市道德模范";2016年5月,被评为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1.
"国学"是国家文化的渊源,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全民的"精神血脉"和"悟道之母"。传承先进国学思想与发展当代国学理念同样重要。而实践国学思想,有赖于全民的文化自觉。要使"国学之树"常青,需要把构建"当代国学思想体系"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深深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使之真正生化为"民魂国魄"。  相似文献   

12.
石岩 《侨园》2019,(Z1)
<正>1月16日,由辽宁省商务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沈阳市商务局、沈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中国(辽宁)中东欧16国国家馆启动仪式在沈阳举行。此举拉开了在"16+1合作"框架下中国(辽宁)与中东欧16国全面合作的序幕。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商务部欧洲司参赞索鹏,辽宁省商务厅厅长宋彦麟,沈阳市委常委、铁西区委书记李松林,沈阳市副市长阎  相似文献   

13.
辽宁广角     
《侨园》2007,(1)
辽宁省华侨国际交流促进会成立由海外华商、归侨侨眷和各级侨界人士自愿联合组成的民间组织——辽宁省华侨国际交流促进会,1月8日在沈阳正式成立。有关人士表示,促进会将以“联谊、交流、服务、维权”为宗旨,热心为会员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敏 《学理论》2012,(2):173-174
自五四以来,国学历经波折,在国人日益强烈的文化认同需求下",国学热"兴起并逐渐大众化,但国学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从国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角度,剖析国学思想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意在真正发挥出国学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国学经典在传承中华文化、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伴随着"国学热"的再度兴起,大学语文中国学经典的教育不但没有加强,反而出现淡化与边缘化现象。因此,将国学融入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中,普及国学经典,能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境界水平、进而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素养,意义十分重大。回归国学经典是大学语文教改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6.
1、要警惕国学复兴中的复古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在近些年的传统文化热或国学热中,始终有这样一股思潮,似乎中国文化一切都是好的,只有中国文化才能解决中国及人  相似文献   

17.
《团结》2012,(3):1
民革中央调研组5月22日至26日在辽宁省围绕"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进行专项调研。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副主席齐续春、修福金、郑建邦,秘书长李惠东参加调研。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调研组一行与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宣部、农业部、文化部有关负责同志及相关专家学者,深入到辽宁省沈阳市、营口市、大连市的社区、农村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和座谈,了解辽宁省各地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以及  相似文献   

18.
国学与国学研究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国学虽是近代产生的概念,但其内涵却可以涵盖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它主要属于价值层面,是"德性的学问"。国学研究才是近代学术发展的产物,它将国学视为研究对象,主要属于知识层面,是"文献的学问"。国学研究应该暂时搁置价值争端,提倡一种"学无中西"的跨文化理念与方法,以便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国学。  相似文献   

19.
儒释道是中国三大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是一个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给自足。中国人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但是中国人无论如何都能找到一个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20.
郭桂兰 《学理论》2012,(10):177-178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是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然而,在现代性不断推进的当下,国学教育日趋式微。在认识高校国学教育的历史、现实意义之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国学教育现状的研究,探求其出现的历史、现实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法,为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为国学的弘扬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