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司法的公信力是保证司法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条件,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也是提升我国新时期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司法改革意义重大。深化司法改革,内容涉及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主体等制度。相对的司法独立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性要素;充分的司法公开为提升司法公信力提供了外部条件;实质的司法参与形成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形式和要径;有效的司法监督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保障;高素质的司法主体构成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载体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网络民意、网络审判、网络法治成为现代化背景下影响司法场域输出司法正义的重要因素。能动回应网络时代对司法公信的质疑,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司法体制内外的共同任务。案情公开、证据公开、判决理由公开、允许网络法治存在、为司法松绑是司法秩序摆脱"寻租性"监督,实现司法秩序独立,回归司法原点,提高司法公信能动回应网络问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司法公开是中央部署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可谓历久弥新。早在我国"54宪法"中,公开审判就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宪法原则。经过多年改革探索,司法公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期如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多维观念处理好司法公开的各种关系,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改革,已经成为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顺应群众新期待,交出一份司法公开完整答卷,是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多年追求的目标。该院最早开始探索开放庭审旁听、最早尝试庭审电视直播、庭审网络直播,于2011年4月、11月被授予"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3年11月26日,一中院向社会公布修订后的《司法公开全方位落实一百则》,彰显该院"升级"司法公开的信心和努力,其实施也在新的一年展现了新面貌。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高院委托第三方测评司法公开,发布全国首部阳光司法指数测评报告。到法院打官司,不给立案还不说明理由;想旁听庭审,旁听证办不下来,开庭前一天才通知旁听席已满;裁判文书迟迟收不到,网上难以查询……在一些法院,以各种理由拒不公开、"闭门办案"的现象并不鲜见。"司法公开"这项宪法规定的原则,如何才能从纸上落到实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采纳专家的建议:设计"阳光司法指数",通过对法院司法公开的各个项目进行打分,来评估司法公开的效果,进而倒逼司法公开。  相似文献   

6.
正"司法公开,是防止司法腐败,提升司法公信力很重要的一个手段,也是倒逼司法机关提高能力,提升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效率的一种力量。"过去的2013年,中国司法领域展开的一系列变革引人瞩目。深化司法公开,保障了公众知情权,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司法责任制,确保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废止劳教制度,诉访分离,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彰显司法保障人权??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实现了新的  相似文献   

7.
《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这一原则与依法独立审判、辩护等原则一并成为宪法规定的为数不多的司法原则,充分表现了司法公开对司法制度乃至国家政治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多年司法改革实践,本文对司法公开的基本功能、改革所遇障碍、具体改革举措等略加论述。一、司法公开的基本功能贯彻落实司法公开的宪法原则,首先要搞清楚司法公开的功能。通常人们会强调司法公开的  相似文献   

8.
网络和新媒体对司法公开透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关注度和新媒体利用日益成为影响司法公开的重要因素。关于搜索引擎收录、谷歌PR值、百度指数、中国知网收录文献数以及网站建设、微博粉丝数、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数据显示,海事法院增加网络关注度、提升网络新媒体利用和网络互动能力,既是公民对于现代司法的强烈要求,也是利用网络服务司法的内在要求,对于提高司法服务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深化司法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日前,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海法院将着力打造以"天平工程"建设为基本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引领,集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12368诉讼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新闻发布平台、监督联络信息平台等七大平台为一体,法院与公众互动交流的司法公开平台体系。科技支捧,审判流程全方位公开据介绍,近年来,上海法院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了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全程化、庭审网络直播常态化、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常规化、公众查阅诉讼档案网络化、审判白皮书发布系列化和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作为司法审判的一种重要监督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对司法审判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也因其各方面的特点表现出对司法审判强大的攻击力和影响力,甚至形成"舆论审判",并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司法困境",笔者从网络舆论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侧重分析其与司法审判的内在机理,提出通过对网络舆论的"聆听"把握二者的本质规律,进一步思考能够促进司法审判的各方面因素,力求实现二者的良性协调。  相似文献   

11.
司法公开是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同时,这一宪法原则在其他法律和司法政策中得到了具体化,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了“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基本标准。正义必须得到实现,而且必须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所言即为对司法公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开是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同时,这一宪法原则在其他法律和司法政策中得到了具体化,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了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基本标准。正义必须得到实现,而且必须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所言即为对司法公开的要求。为了实现宪法规定的原则,为了贯彻法律的规定,为了落实司法政策的要求,人民法院按照国家司法改革的整体部署,采取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14,(7):64-64,F0003
正作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之一的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通过制度设计,倾力打造司法公开三大平台,推动阳光司法向纵深发展。2012年,该院荣获全国模范法院和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称号,2013年被授予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打造审判流程公开平台2013年4月19日,方女士因为一起房屋买卖纠纷到鄞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完成立案后,书记员给她一份印有案件查询码的《告知书》,告诉她,可以通过鄞州法院门户网站、法院触摸屏查询案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底,为了实现宪法规定的原则,为了贯彻法律的规定,为了落实司法政策的要求,按照国家司法改革的整体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两项重要规定,这是一种值得提倡与弘扬的将原则具体化、将规定人性化、将工作程序化的工作思路。紧接着,最高人民法院又制定了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基本标准,并在全国推出了100家司法公开示范法院。不过,对于广大社会公众来说,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司法究竟应该怎样公开、公开什么、向谁公开的原则问题。如今,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各级人民法院在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等方面做得如何?各地人民法院在探索司法公开的过程中推出了哪些新的举措?司法公开制度还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改革?本刊特约了一组稿件,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基层人民法院的创新举措,通过一名法院法官的切身体会,通过一位执业律师的司法建议,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办公室蒋惠岭副主任对于司法公开的深度含义的诠释相呼应,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有效的、阳光的司法公开。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开既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和义务,也是司法公信、权威的根本保证。在落实办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议全市法院推进司法公开维护司法公正情况的意见》中,市高法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的实施意见》,并召开司法公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司法进一步公开工作。"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司法理念,正落实到全市各级法院工作的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张泽帆  谭秋桂 《求索》2013,(11):205-207
涉诉资产拍卖即司法拍卖,是法院执行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认为涉诉资产拍卖具有特殊性,适用条件和操作流程必须严格、规范,针对我国司法拍卖中的各种法律困境,本文通过对最高院和部分地方法院的相关司法改革措施的分析研究,认为应当从法院自行拍卖、网络拍卖、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细致规范具体工作流程、加强相关信息保密、进行综合性规范等路径进行改革,这对法院更加公开公平、透明高效地开展执行工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本应对司法有不可替代的舆论监督功能,但是"媒介审判"却扭曲了这种监督功能。当前媒体常常利用自身优势,对案件事实加以夸大,激发公众的非理性情绪,左右社会舆论。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自由性以及非理性等特征,使得媒体监督更容易异化成为媒介审判。文章认为,要形成媒体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必须完善媒体监督准则,完善司法公开措施,坚持媒体监督司法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黄芙蓉 《理论月刊》2012,(3):118-120
作为公共领域的重要表达方式,网络舆论正以其广泛性、迅捷性、互动性的特点优势,给我国当今的司法审判带来了重大影响,因此,积极回应民意成为审判实践绕不开的必然选择。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司法回应民意存在的几大缺陷,即冷漠性、被动性、片面性,并严正指出"理性与宽容才是司法直面网络舆论的该当姿态",明确了当今司法应遵循及时有效、贯穿始终、灵活引导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孙立智 《人民论坛》2015,(2):124-12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再次将司法改革提到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级人民法院在司法改革过程中着力推进司法公开。文章通过分析知情权理论下司法公开的价值功能,并针对当前司法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司法公开制度的路径,即:必须健全完善现有法律规定、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完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司法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使其认识到司法的真实情况,体验到司法公正的客观实际,从而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中国的司法公开制度建立于清末法制改革以后,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继续被使用,改革开放以后它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主要途径是,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借鉴世界法制文明的成果、创新制度设计和采取新措施、缩小各法院之间的差距。可以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中国能在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方面走出更为坚实的一步,也会因此而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