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都市“剩女”现象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都市那些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却未婚的年轻女性被称之为"剩女".她们是西方语境中的"3S女性",即Seventies ,Single,Stuck,这些女性生于70年代、单身、在婚姻市场中"滞销".由于过于注重工作,自身条件和择偶条件过高,加上错位的爱情心理,剩女们成了"单身贵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属性、传统择偶观与现代生活气质的交错、社会倡导的择偶自由与个人憧憬的自由择偶悖论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年女性,择偶难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问题。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各种联谊会都可以发现她们的求偶迹象,但寻得佳偶者却为数寥寥。多数人至今仍在徘徊、烦恼、焦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中年女性择偶难的原因 (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郎才女貌”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至今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上所表现的价值取向仍然是有很大差别的。多数男性直言不讳地说就是要找年轻、漂亮的。相当多的女性在择偶时却更看重男人的才能和经济条件。正是由于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老夫少妻。  相似文献   

3.
抗战前知识女性的婚姻观是民国期间一种激进的思想观念.觉悟的知识女性树立了崭新的婚姻观,认为婚姻应以爱情为目的,注重对未来丈夫个人的考量;女性应掌握自己择偶的权利,主张建立"小家庭";号召晚婚节育,婚后继续工作;主张离婚自由,甚至部分人抱独身主义.该婚姻观是民国政治、经济、思想、教育、法律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对于启迪整个妇女界之思想,变革中国的传统家庭,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乃至以"家庭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京东城区的打工者进行调查发现,不同性别的外出打工者在婚恋状况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在择偶途径上,男性主要通过自己认识,女性主要通过老乡介绍;择偶标准上,男性更注重健康和外貌,女性更注重收入和工作稳定性;在择偶上的家庭影响方面,女性受到家庭的影响较大,而男性受到父母干涉的程度较小。研究还发现,外出打工的女性在婚姻观上存在代际差异,年轻女性的观念更为开放,对婚前性行为更能接受。城市经历对打工者婚恋观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使用互联网的状况对打工者的性观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凤凰女”指的是那些通过高校招生进入城市学习并且在毕业之后留在城市工作的女性.本文运用访谈法和文献法对于“凤凰女”的生存、择偶、婚姻、舆论方面的困境进行了一一揭示.因其女性的身份与人际关系网络的缺乏,“凤凰女”在求职市场上是弱势群体.因其年龄的劣势、家庭的劣势、性格的劣势,“凤凰女”面临着择偶的难题.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凤凰女”面临着经济压力、子女教养难题、家庭地位不对等、婆媳矛盾尖锐等问题.公众及其亲人对于“凤凰女”的困境缺乏理解与同情.  相似文献   

6.
随着目前电视相亲节目火爆荧幕,人们的择偶标准越来越备受争议和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世纪佳缘网"中180名会员的基本信息、择偶基本信息以及他们的择偶标准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网络相亲会员的择偶标准所呈现的特征。从研究结果来看,网络相亲会员主要呈现年轻化、未婚且条件较好的群体;对理想对象在所在地、学历、婚姻状况等方面均有要求,且与自身条件存在显著性相关。另外,重视择偶过程中的恋爱感觉,要求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包容度和感情独立空间。  相似文献   

7.
女性婚嫁圈不仅是女性择偶的空间距离,还是一种社会安排和观念习俗。当代土家族有女不远嫁,形成较狭窄的婚嫁圈。土家族有女不远嫁的原因包括:关系圈的狭小限制了婚嫁圈;缩小婚嫁圈有助于实现婚姻效益;父母希望女儿就近婚嫁以照料老年;女性愿意在经济较发达的本村或邻村婚嫁。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当前北京市民择偶现的基本状况,“首都市民价值观调查模型建设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两次展开了调查研究。本文即基于这两次调查的数据完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人们的择偶目的、择偶标准、择偶方式较之以往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择偶目的不再为了满足家长或家族的意愿,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 ,追求个人的幸福;人们的择偶标准经历了从“门当户对”到注重经济因素与情感因素综合考量的变迁;人们的择偶方式也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方式转向自主、多元的现代择偶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当前北京市民择偶现的基本状况,“首都市民价值观调查模型建设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两次展开了调查研究。本文即基于这两次调查的数据完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人们的择偶目的、择偶标准、择偶方式较之以往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择偶目的不再为了满足家长或家族的意愿,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 ,追求个人的幸福;人们的择偶标准经历了从“门当户对”到注重经济因素与情感因素综合考量的变迁;人们的择偶方式也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方式转向自主、多元的现代择偶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影视行业的发展,"玛丽苏"的文本类型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但现有文献缺乏对"玛丽苏"文化的深入研究。通过探索"玛丽苏"文化对青年女性群体的影响发现,"玛丽苏"文化通过作用于择偶标准与自我评价标准来影响青年群体的恋爱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玛丽苏"文化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大龄未婚女青年数量增多。此外,"玛丽苏"文化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会产生负面影响。基于受访者视角,针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展开调研,建立了女性青年从接触"玛丽苏"开始到最后脱离"玛丽苏"或陷入单身怪圈的模型、提出了"玛丽苏"文化对已婚女性群体的慰藉作用、阐述了"玛丽苏"文化对青年女性价值观的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欧洲暨法国美学情趣在音乐、诗、绘画、戏剧、小说、电影等方面的流变,即所谓唯美主义倾向,是启蒙时代微妙精神的延伸.现代欧洲艺术放弃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传统理论一方面放弃了作为理念的形式,而把艺术活动必需的物质材料本身当作艺术和艺术欣赏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放弃了西方艺术传统根深蒂固的偏见,即所谓艺术的不同物质手段只是为了表达或表现感情、观念、外部世界的模特.现代西方不同艺术门类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古典艺术中的形而上学追求,从而把艺术活动中的所谓"内容"只作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甚至取消了内容与形式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证人证言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证人错误记忆的发生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文章回顾了证人错误记忆研究的历史,主要探讨了证人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并讨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罪状中的“帮助”应予去掉;变造证据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隐匿证据属于毁灭证据行为;教唆、指使他人帮助自己毁灭、伪造证据的,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方便远程通信。作者在文中就小型局域网的几种常见的组网方案做了简要的介绍,比较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应对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侦查运动中的"己"与"彼"比较研究侦查与犯罪是一种联动行为,侦查是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是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与犯罪和犯罪分子的一种较量,其斗争的双方是侦查机关、侦查人员--"己",和犯罪、犯罪分子--"彼"."已"与"彼"是互为对立的双方,从侦查角度来讲,对"己"与"彼"双方情况把握程度是决定侦查工作成败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刑法第312条所规定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在许多问题的界定上不甚明了,引发了理论界以及实务部门较多争议。通过对构成要件诸方面的重新解析,对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对象以及罪数形态等存在较多疑惑之处做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以期对司法适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一个可能使用EJB组件的系统时,做出正确决定的第一步是要能透彻的理解EJB组件的特性,从而懂得如何确定EJB技术是否适合该应用,包括选择EJB组件作为一种实现手段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否则,别的技术可能更合适。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哲学--爱智"作为"学术--科学"的最为核心的概念和问题,哲学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深化、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欧洲哲学中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和层面:在古代希腊创始阶段,希腊哲人摆脱"知识"之原始经验技术之束缚,确立了"自由知识"之地位;至康德哲学,"自由"通过"实践理性"上升至哲学之最高层面,使"道德"以"自由--职责"为基础;由康德经过黑格尔直到海德格尔,"自由"由"理念"回到"存在".对于"自由"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主体--客体"、"有限--无限"、"存在--非存在"、"生--死"等问题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证人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认知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对儿童作证主体之适格性问题的争论已经转变为对儿童证言的可靠性的判断。儿童证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其记忆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方面存在着不足,但不能因此否认儿童作证的适格性。相反,应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制订出相应可行的实践操作原则以提高儿童证人证言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西方将哲学称作“形而上学 (metaphysics)”,“meta”和“physics”缺一不可。“形而上学”不能“形式化”,“时间”与“自由”进入“形而上学”,也不能“形式化”。“时间”不可分割,但“时间”与“自由”皆有“度”。“自由”有“你我他”,“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这也是“存在”的状态———“人自由者”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 (Dasein)”。“人”作为“Da sein”是“有死者会死者”,以“死”来划分“时间”的“维度”。“生死”这一过程,就是“自我”的“现时在世”。然而,“死”仍提示着“他者”。在“Dasein”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度”中,“未来”居于核心的地位。“人”作为“自由者”,是“创造者”。“自由”的“创造”,使“非存在”成为“存在”。“自由”之“创造”,使“未来”成为“希望”。“希望”又使传统哲学范畴的地位发生变化,“可能性现实性”如同“自由必然”一样在理解上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