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剩女难嫁”的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女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现象。剩女的出现与其说是由自身造成的,不如说是由社会造成的,是传统的择偶和婚姻模式与现代新生事物之间碰撞所激发出来的问题。剩女现象暴露出男权制家庭对女性职业和家庭选择的障碍,剩女虽然在婚姻上存在失调,但是她们婚姻问题的解决将是女性在职业和家庭平衡的良好范例。剩女是女性自身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阶段,她们的成熟路程也必定是女性人格发展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剩女"问题作为一个现实的新型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要解决"剩女"问题,第一,应摒弃传统婚恋观,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第二,社会各界要积极行动,通力合作,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婚恋平台;第三,"剩女"们应不断解放思想,放宽择偶眼界,降低择偶的物质和利益标准.  相似文献   

3.
当前女性择偶功利性特征显著,择偶途径公开、多元,参与人员众多,择偶标准注重物质经济条件,并存在"急婚""恐婚"等择偶焦虑心理。经济条件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婚恋观,但特定的社会性别文化、婚姻制度、婚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舆论氛围却是形成女性功利性择偶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剩女"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从女权视角来看,女性独立经济权的获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传统婚姻观的改变是"剩女"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剩女"问题不容小视,会影响国家性别比例的构成、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以及家庭的稳定。而女性正确的自我定位和择偶观、两性平等观念的真正确立以及传统"相亲"价值观的回归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剩女"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年女性,择偶难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问题。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各种联谊会都可以发现她们的求偶迹象,但寻得佳偶者却为数寥寥。多数人至今仍在徘徊、烦恼、焦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中年女性择偶难的原因 (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郎才女貌”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至今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上所表现的价值取向仍然是有很大差别的。多数男性直言不讳地说就是要找年轻、漂亮的。相当多的女性在择偶时却更看重男人的才能和经济条件。正是由于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老夫少妻。  相似文献   

6.
抗战前知识女性的婚姻观是民国期间一种激进的思想观念.觉悟的知识女性树立了崭新的婚姻观,认为婚姻应以爱情为目的,注重对未来丈夫个人的考量;女性应掌握自己择偶的权利,主张建立"小家庭";号召晚婚节育,婚后继续工作;主张离婚自由,甚至部分人抱独身主义.该婚姻观是民国政治、经济、思想、教育、法律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对于启迪整个妇女界之思想,变革中国的传统家庭,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乃至以"家庭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关于自由的观念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学说"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免于……的自由",积极自由是"去做……的自由",确认和保障自由是法律的目的,民商法体现的是一种消极自由观,经济法则反映了积极自由的观念,是对民商法消极自由理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当前北京市民择偶现的基本状况,“首都市民价值观调查模型建设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两次展开了调查研究。本文即基于这两次调查的数据完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人们的择偶目的、择偶标准、择偶方式较之以往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择偶目的不再为了满足家长或家族的意愿,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 ,追求个人的幸福;人们的择偶标准经历了从“门当户对”到注重经济因素与情感因素综合考量的变迁;人们的择偶方式也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方式转向自主、多元的现代择偶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当前北京市民择偶现的基本状况,“首都市民价值观调查模型建设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两次展开了调查研究。本文即基于这两次调查的数据完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人们的择偶目的、择偶标准、择偶方式较之以往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择偶目的不再为了满足家长或家族的意愿,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 ,追求个人的幸福;人们的择偶标准经历了从“门当户对”到注重经济因素与情感因素综合考量的变迁;人们的择偶方式也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方式转向自主、多元的现代择偶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目前电视相亲节目火爆荧幕,人们的择偶标准越来越备受争议和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世纪佳缘网"中180名会员的基本信息、择偶基本信息以及他们的择偶标准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网络相亲会员的择偶标准所呈现的特征。从研究结果来看,网络相亲会员主要呈现年轻化、未婚且条件较好的群体;对理想对象在所在地、学历、婚姻状况等方面均有要求,且与自身条件存在显著性相关。另外,重视择偶过程中的恋爱感觉,要求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包容度和感情独立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