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网络社会的深入发展,加强对虚拟社会的规范管理已成为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虚拟社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网络社会问题,如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维稳社会难度增加、网络违法事件剧增、网络安全面临威胁等,这也是政府虚拟社会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面对新挑战,加强政府虚拟社会管理可以考虑充分发挥门户网站作用,推进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完善虚拟社会法制建设、加强虚拟社会参与主体的道德自律、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已成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显著标志;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核心价值取向。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我国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消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防御力、网络虚假信息传播侵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公信力、多元价值观并存淡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等挑战。要着眼于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争夺的紧迫感,从内核引领、技术致胜、制度保障等方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中的核心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加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同时,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推进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新时期,面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准确理解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科学内涵并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解决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地表现出来.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各种思想和意志自由表达的场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国家技术垄断、信息霸权、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帝国主义等威胁;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升对网络话语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必须深入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占领和治理的策略,加强“网络主权”意识和网络占领的顶层设计,改进宣传方法,壮大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队伍力量,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体制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5.
<正>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这就要求我们始终重视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思想上持续深化认识,方法上不断因时而新,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夺取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新胜利。  相似文献   

6.
新疆高校是境内外"三股势力"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重点领域,而互联网是境内外"三股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载体。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效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是当前新疆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政权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与文化安全。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高等院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意识形态斗争领域的新战场,面对网络平台日益严峻斗争形势的复杂多变,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任务艰巨繁重,必须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探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涵、定位、功能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打赢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阵地战。  相似文献   

8.
建构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牢牢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要求,是巩固政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主动抵御西方价值观渗透和和平演变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建构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需要建构起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话语体系、学理支撑严谨的学术话语体系、引领价值认同的大众话语体系和掌控舆情导向的网络话语体系,在"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建构目标引领下推动话语体系建构实践。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安全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道德秩序的安全、民族精神的安全等内容。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意识形态总体是安全的,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西方民主输出、网络信息舆论负面干扰、宗教渗透等各种严峻威胁,需要我们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增强抵御宗教渗透的能力,审慎应对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风险、威胁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关高校稳定、社会和谐和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要适应网络的发展并结合高校师生的实际,应坚持"疏""堵"结合:加强舆论疏导、思想引导、话语疏引、价值倡导,注重思想防堵、技术封堵和理论围堵;注意"防""控"并举:以人防为本、技防为要、制防为重,实施空间管控、技术监控和法律查控,牢牢把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网络发展背景下国家安全屏障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时代 ,由互联网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比以往更加突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进行强势文化渗透成为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形式 ;利用网络进行的各种犯罪对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威胁愈来愈大 ;通过网络破坏国家经济安全和技术安全成为新的危险 ;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战已经成为国防安全面临的新的战争形式。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呈现多样化 ,后果更加严重 ,预警更加困难。要树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国家安全观 ,把网络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的最高层 ;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 ,打破发达国家信息技术的垄断 ;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 ,保障网络健康发展 ;开发网络安全技术 ,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防线。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与以往社会不一样的风险社会时代。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不可避免地走进了风险社会时代,尤其是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潜藏着风险。从来源上看,我国的意识形态风险源主要集中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意识形态引导难度的加大及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等方面。这些风险源的生成,又与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较弱、网络新媒体在大数据时代的双面性等因素密不可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要提升我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关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民生视角,同时,要利用大数据来引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一样也需要法治。加强虚拟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保障是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实现依法治网,保障网络虚拟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规范有序开展,一要加强立法,完善网络虚拟社会法律法规体系;二要加大执法力度,形成完善的网络安全法治机制;三要引导公众参与,努力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网络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新疆网络安全领域意识形态建设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得到飞速发展和普及,它在开启人类社会新时代、新空间的同时,也开启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空间。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西方反华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对新疆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和攻击的重要工具,对新疆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为确保新疆网络安全领域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力度,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加大主流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的建设,构建舆论主体力量;建立有效的网络监控平台,确保新疆文化安全;加强网络立法,使网络的监管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实践,围绕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战略,开展了一系列新举措,从确保党的稳定、坚持党对社会稳定工作的领导,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维护好社会稳定,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再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筑牢社会稳定思想之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做好新时代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面对恐怖势力向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严峻现实,切实加强高等院校反恐宣传教育,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求,又是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客观诉求。加强高校反恐教育工作,应以反恐法律规定为基点,以传统文化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创新教育载体,抢占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反恐怖斗争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随着网络影响力不断加强,各种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融会、冲突与整合也越来越尖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托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对我国进行长期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和渗透,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客观分析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及时调整、转变、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和战略路径,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话语认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会的发展催生了网络信息权利的兴起,网络信息权利具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它拓展了社会舆论空间,对传统媒介话语权提出了挑战;它是传统政治体系运行方式的有力补充;对政府的权利运行模式提出了挑战;网络信息霸权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面对网络信息权利的兴起,如果政府舆论引导力不足,信息公开力度不够,都会导致网络信息权利的滥用.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网络信息权利与信息义务的平衡,实现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政府引导机制的有效整合,消除信息鸿沟,保障信息权利的公平公开.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领导力是意识形态领导权在文化实践领域的具体化,是意识形态领导权可以度量的现实体现,是由不同层次的各种影响力组成的文化合力。伴随意识形态由物理空间向网络空间的发展,主流意识形态领导力的建构,应遵循其内在的生成规律,通过对微观层面的网民个体、中观层面的社会组织以及宏观层面的民族国家的协同作用,致力于促进持久的个体信仰、稳定的社会心态、统一的民族意识的形成,从而使执政党在网络领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对思想阵地的严守、对文化安全的保护和对霸权主义的抵制都体现出对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重视。我们不仅要意识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意义,更应该高度认识复杂的国际环境、多变的网络环境和迟缓的话语表达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的威胁和挑战,并以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方式来提高我国意识形态的凝聚力、防御力和影响力,从而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