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卢美松 《政策》2005,(8):12-12,18
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如何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武汉城市圈.形成区域经济的强劲增长极,辐射带动全省发展,进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强化开放的理念,抓好圈内城市间、城市圈与省内市州间、对省外尤其是中部各省和国外四个层面的开放.  相似文献   

2.
从空间联系和经济发展趋势看,中部地区将成为我国一个具有比较完整经济体系的区域,因此,发展能够带动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和核心区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只靠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还不足以承担起支撑中部崛起的重心,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就是要抛开以行政区来划定城市群的做法,按照城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构建城市间合理的空间关系,来推动城市群的发展,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要在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的基础上,加强武汉与岳阳、九江和信阳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共同打造和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带动中部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推进“1 8”武汉城市圈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从世界范围内城市圈发展的规律和经验表明,城市圈的实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关键是产业分工,形成区域分工明确、配套紧密的产业链架构,以实现圈内资源最优配置为目的。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把武汉城市圈培育成带动湖北更快更好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战略支点,税收手段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的基本概况及其趋势展望一年来,武汉城市圈建设有了新的起色,工作推进机制不断…  相似文献   

4.
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武汉在“十一五”及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首先就要整合基础资源,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武汉作为城市圈建设的核心,在构建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需要加快解决重点和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中央“中部崛起”战略,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新变化规律,中部地区正着力构建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为主体的中部城市圈(群)。本文选择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武汉城市圈与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原城市群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林 《政策》2012,(4):56-59
2008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站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构建中部崛起支点的高度,提出了建设武汉新港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其作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三年  相似文献   

7.
钟禾  明璞  袁枫 《楚天主人》2008,(6):12-13
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正式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湖北及武汉城市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省人大常委会作为地  相似文献   

8.
黄关春 《政策》2010,(7):31-33
省委、省政府确立湖北"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以后,孝感市委、市政府从孝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认为必须顺应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牢牢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孝感在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加快把孝感建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实现孝感科学发展新跨越,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学习与实践》2008,(7):44-48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给中部各省市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基于武汉城市圈对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应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本文试将武汉城市圈同东部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进行对比,通过社会经济、税收等方面的对比,提出一些税收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策》2005,(8):13-14
建设武汉城市圈,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决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指出:“对于振兴湖北,武汉的崛起和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肖安民 《政策》2012,(2):37-40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龙头和引领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核心区域。自2007年12月获批"两型"试验区以来,武汉城市圈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试验,圈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创新明显加快,"两型"引领功能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部崛起”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地位已经逐步成熟。区域自主创新是一个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主体,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遵循这一分析思路,指出加强武汉市城市圈区域人才合作,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人才强势区域和人才富集高地,以此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进武汉市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实现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域制度移植视角的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批准的第四批改革试验区,对中部崛起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制约中部崛起的瓶颈是制度缺失。文章基于区域制度移植的视角,在借鉴国内外改革试验区及城市圈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参考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艺园  保林 《楚天主人》2012,(11):35-36
8月至9月,省人大常委会就《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条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展开密集的立法调研。近年来,我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地方立法是先实践再规范,还是"立法先行",加  相似文献   

15.
税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能克服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和收入再分配方面的局限性。政府有必要采用适当的财税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予以财税支持,使以武汉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城市圈能够名副其实地与“长三角”城市圈和“珠三角”城市圈共同构筑中国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11月1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在领办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重点建议《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建议》工作座谈会上要求,要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据悉,今年,省长、副省长继续坚持领办重点建议,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解决关系全省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7.
发展武汉港口物流的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金华  杜涛  施雯 《学习与实践》2006,(12):165-168
加快实施武汉港口建设,大力发港口物流,不仅可以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能够利用港口物流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强城市或区域经济的开放度,是促进武汉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强化武汉在中部崛起中战略支点作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底9月初,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就《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条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展开密集的立法调研。近年来,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地方立法是先实践再规范,还是"立法先行",加以引领和推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更新立法观念,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08,(1):5-5
2007年12月.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又一重大决策.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部地区自古就是一片富庶之区,它占据全国10、7%的版图,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着全国23%的GDP。伴随着“中部崛起”的号角,它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无疑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武汉,在中部崛起的进程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台商投资而言,又有哪些机遇呢?武汉,中部崛起的“引擎”有人说,“二十年前的机会在深圳,十年前的机会在上海,今天的机会在武汉”。更有人预言,武汉城市圈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区之后,中国第四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区,有可能成为中国第四经济增长线。回溯过去,武汉有着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