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插甸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学习后,干部联系群众更加紧密,但也有个别领导干部思想不能彻底改变,工作找不到方法,走访基层不够投入,表现出身入基层心在单位、住农家炕嫌农家脏、干农家活怨农活苦等现象。我认为学习"插甸经验",要做到走访基层有"三心"。一是虚心,虚心是接近群众的前提。当下,一些党员干部下基层时,给人的感觉是官不大,架子却不小。在农民群众面前,做事派头大,一副官老爷模样,认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4,(3)
<正>当前,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领导干部接地气、搞调研、解难题,不仅需要正确的思路、扎实的工作、有效的方法,还需要带着感情、投入感情。习总书记说:"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着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工作,就是‘作秀’了。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  相似文献   

3.
正不可否认,在实际工作中,少数机关领导干部的确存在不愿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现象,比如:有的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文件,打打电话,搞遥控指挥,发号施令;有的满足于闭门造车,向壁虚构,工作仅停留在向下要材料、催报表的层面上;有的热衷于照抄照转上级文件,内容空泛,与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不够,对指导工作没有实际意义,等等。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上下关系疏远,感情淡漠,而且还会因领导机关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而出现"机关瞎指挥,基层打乱仗"的现象,从而贻误工作,影响事业。鉴于此,领导干部一定要常下基层,深入实际,善于做好"下基层"的文章,这既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带着问题下基层调研。坚持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4.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不能"只让基层抓基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下基层、抓基层、联系基层。了解基层才能抓好基层。如何在农业产业链、农民合作组织中设置党组织,如何让城市党建走进社区、走进楼宇、走进非公有制  相似文献   

5.
<正>年末,是各级工会领导纷纷下基层进行工作检查的时候。本来下基层检查是促进基层工作的有力手段,但有些工会领导总跳不出文山会海,跳不出检查时翻一翻台账资料了事的怪圈。这样一来,每到检查的时候,基层单位总是要集中精力应付检查,笔者认为,各级工会领导检查工作要做到深入、情入、心入。深入,就是工会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多一些与职工群众的交流,少一些纸上谈兵,深入职工群众中去,倾听职工群众的心声,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作为上级  相似文献   

6.
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干部作风转变、机关行政效能提高的体现。然而,时下有些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时,却往往"身"入而"心"不入,结果是基层问题没有解决,群众诉求依然如故。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某些干部深入基层,多是往效益好的单位、企业跑,而对问题多的单位、企业却是绕道而行;有的干部下基层,是从上级机关到下级机关,再到企业机关,兜来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各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得如火如荼。党员干部下基层只有带着感情下访,诚心诚意办事,方能"接地气"、"增底气"。"诚以待人,无物不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就是要带着诚意、揣着诚心走近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对话、实打实服务。群众反感的  相似文献   

8.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不能"只让基层抓基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下基层、抓基层、联系基层。了解基层才能抓好基层。如何在农业产业链、农民合作组织中设置党组织,如何让城市党建走进社区、走进楼宇、走进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如何使基层党组织更  相似文献   

9.
要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3,(6):10
《南方》2013年第1期如何提高联系群众效能骆金堤在《南方》2013年第1期撰文指出,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和走过场,要带着课题深入地掌握基层第一手材料,从而正确决策,对基层工作给予直接有效的指导。因此,下基层要在"听、想、传、帮、带"五个方面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12,(3):46-46
中组部提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共同责任,关键在书记抓、抓书记。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把基层组织建设年任务落在实处。县、乡党委书记处在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尤其要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带头深入基层调研,找准本地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工作重点,亲自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按照宜宾市委"干部下基层,真情五为民"活动的要求,结合珙县实际,县上也顺势开展了"干部‘三入’,群众得福"活动,要求县级领导干部率先示范。2013年12月11日午后,按照日程,我前往观斗苗族乡的幸福、前进两村蹲点调研,当夜宿于王家镇。这是蹲点调研的第一天。  相似文献   

12.
创先争优活动要取得实效,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带着感情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带着真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先争优的  相似文献   

13.
《学习月刊》2011,(22):151-151
按照武汉市"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要求和区委统一安排,武昌徐家棚街与新洲区邾城街联合村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联合村面积4.28平方公里,耕地4004亩,林地200余亩,水面400亩。农业生产以粮、油、林木、水产等传统种养模式为主。全村713户,3144人,党员76人。在共建工作中,街党工委做到讲政治、讲大局、讲感情,不把结对当包袱,不把共建当负担,带着责任、带着真情参与共建,共谋发展集体经济项目,  相似文献   

14.
正莱芜市莱城区紧抓教育实践活动契机,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深度,让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直通到群众心坎上。从走近到融入。时空距离可以走近,而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则需要真情地融入。转变观念下基层。在深化"千名干部下基层"、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基础上,莱城区开展了下访、走访、问访、遍访"四访"活动,全区4100多名机关干部、教育卫生系统2700多名党员教职工和医护人员、2900多名农村干部走家串户,直接联系服务21万多户群众家庭,去官气、接地气、沾土气。  相似文献   

15.
组织部长了解党员、用好干部、管好人才的最好途径就是到基层去。在这一过程中,组织部长下基层应该坚持身心投入的原则,做到情系百姓、求真务实、勤于深入、提升修养,从而使“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一是情系百姓,组织部长要以真情诚意投身于基层一线。  相似文献   

16.
时下,似乎有一种怪现象:有少数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了"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不惜"集中兵力",动用车辆,前呼后拥地"下基层"。然而,对于"走上门"来反映情况、请示问题、咨询政策的基层群众,却漠然置之、无人问津,每每给"上门"群众的感觉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其实,"联系群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基层"联系群众和接待从基层"走上门"来的群众,这都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7.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以科学、民主、公开、透明的方式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贯穿覆盖到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流程中,以系统化、集约化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有效推进了教育实践活动落地生根,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突出群众性和实践性,切实体现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一是带着问题搞活动,深入现场查实情,到基层群众中去,听取不同意见、建议和要求,为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二是带着感情搞活动,做到心系职工,情暖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沉底基层,和职工群众一起进行心贴心、面对面的交流,彻底改变那种僵硬、粗放、漂浮的作风与习惯。  相似文献   

18.
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下基层指导工作,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我认为党员干部下基层须时刻牢记以下"六字经":第一,贯穿一个"宣"字,积极向基层职工宣传党的十八大路线、方针、政策。当前,可以采取举办形势报告会、与基层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上门走访等基层职工喜闻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是掌握真情实况、进行科学决策、实施正确领导的必要前提,也是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推动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20.
李源潮同志强调:"组工干部下基层,要多做基层希望做的事。以公道正派、可亲可敬的形象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笔者认为,只有带着"四心"下基层,才能更好地了解民情、排解民难、促进发展,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