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硷性磷酸酶(简称ALP)是一种硷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可水解磷酸酯,并释放出无机磷、醇、酚和糖等物质的酶。迄今的研究证明,ALP具有组织特性,不同器官ALP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特性均迥然不同。由于ALP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体内,从而使其与体内多种生物功能有关,家畜患许多疾病时也常引起血液及某些体液中ALP水平发生异常变化。在兽医临床上可根据家畜血液或体液中ALP同功酶的变化来鉴别诊断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2.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主要受动物的种属、疾病和药物之间相互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增加会降低药物经肾脏消除,限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降低药物渗入脑脊液、细胞内液或炎症组织的程度,影响药物的生物活性。磺胺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在体内血液中只有游离的部分才具有抗菌活性。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其蛋白结合率来监测血液中游离的药物浓度。我们模拟了机体酸碱中毒的病理条件,研究了几种磺胺药物对黄牛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同时观察了抗菌增效剂TMP和水杨酸钠对磺胺类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影响,为监测这类药物在动物体内游离和结合的血药浓度,拟定临床用药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和其组成成分流动变形规律的学科。为研究大熊猫的病理生理,我们对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观察了大熊猫血液粘度的变化规律。其结果有助于探索大熊猫的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一)材料与方法1.受检大熊猫: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的雄性大熊猫共4只,其中东东4岁,体重90kg,身长120cm;安安4岁,体重75kg,身长110cm;盼  相似文献   

4.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简称TF)是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所释放的一种可透析性物质。该物质能将供体的某些细胞免疫功能,特异地转移给无或缺乏某种细胞免疫功能的受体。它是一种新型的免疫制剂,它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目前用抗生素或免疫球蛋白无法控制的某些细胞内感染的病毒病、细菌性病、真菌性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展示了新的途径。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应用猪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of Swine,简称STF)治疗动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用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观察了兔外周血液和淋巴器官中T淋巴细胞变化动态,发现兔瘟病毒可引起外周血液中醋酸萘酯染色阳性(ANAE~ )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它表明血液中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也可能反映淋巴细胞功能受损而导致酶活性消失(《中国兽医科技》,1989,7,25~26)。为了探讨兔瘟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是否受损,本项研究用形态学方法对兔瘟病兔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6.
硒是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Marsh等人研究证明雏鸡缺硒,其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抗体产生受阻;对艾美尔球虫的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升高。但缺硒对雏鸡的细胞介导免疫功能和血液中淋巴细胞含硒量及GSH-PX活性有无影响未见报道,本试验试图通过对不同日龄雏鸡血液中淋巴细胞计数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等方法的检测,探讨硒缺乏对雏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白细胞中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多种因子中一种能够转移致敏信息的因子,它能够特异地将供体某一细胞免疫的功能转移给受体,非特异性地增强受体免疫功能,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激发剂,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1969年把TF首次用于人湿疹血小板减少症多次感染综合征的治疗之后,又用于人类和动物的某些病毒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重组DNA技术建立的核酸杂交诊断检测技术已经开始在病毒细菌的快速诊断,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核酸定量、细胞内病毒感染及整合病毒序列测定等方面应用,使某些疾病的诊断检测水平走向一个新层次。核酸杂交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等优点。它不仅可以检测游离的病原核酸,还可以分析整合于细胞DNA上的病毒核酸序列。有些疾病只有检测  相似文献   

9.
将 60头断乳“军牧 1号”白猪分成 6组 ,分别饲以添加 0、10 0、15 0、2 0 0、2 5 0和 3 0 0mg/kg铜的基础日粮 ,进行80d的饲养试验 ,以探讨日粮铜水平对仔猪血液激素及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础日粮中添加 10 0~ 3 0 0mg/kg铜能促进仔猪的生长 ,能显著促进循环血液中生长激素 (GH )、胰岛素 (INS)、游离甲状腺素 (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Ⅰ )及其结合蛋白 (IGFBP3 )的分泌量 ,其中以饲料中添加 2 5 0mg/kg铜水平 ,于试验的第2 0~ 40d最明显 (P <0 .0 1)。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进一步研究flotillin-2与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海绵状脑病等)的关系提供参考,对脂筏标记蛋白flotillin-2的结构及其主要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提出,进一步研究flotillin-2与某些神经组织退化疾病及肿瘤的关系,对疯牛疯、克雅病、阿尔兹罕默氏病以及肿瘤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激光医学20年来,从初兴激光热时代发展到应用激光探索认识疾病、治疗疾病,逐渐深入各科领域实践中进行实验和临床应用。据丹麦Christensen(1975)报告,用CO_2激光作了118例胸部手术。西德Dittrich(1975)用CO_2激光刀作10多次心脏手术。我国许多学者应用CO_2激光穴位照射治疗乳牛机能性拉稀,疗效达到90%以上,显示出激光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前景。但CO_2激光照射后,对机体有什么影响,是值得研究的。为此我们对实验山羊用CO_2激光束穴位照射,测定山羊血液生化值,自身前后对比,观察CO_2激光束照射后机体内血液常值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查脑炎原虫病兔血液中几种免疫指标的变化,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间接ELISA试验和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对12只病兔和12只对照兔血液中的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IgG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炎原虫病兔与对照兔相比,E-玫瑰花环形成率增高,CD4+T细胞没有明显变化,但CD8+T细胞明显增多,CD4+/CD8+T细胞的比值变小,血液中IgG含量增高,双向免疫琼脂扩散时形成沉淀线的抗体稀释倍数增大。据此认为,脑炎原虫病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增强,但以细胞免疫为主,CD4+/CD8+T细胞的比值变小可能与兔脑炎原虫所引起的隐性或慢性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兽医解剖及诊断资料载:马属动物脾脏位置其后缘不超过最后肋骨。如东北农学院主编的《兽医临床诊断学》中关于脾脏的论述是:“通常其后缘不超过最后肋骨”;“脾脏浊音区的扩大,可见于脾脏的急性、慢性炎症或某些血液疾病及传染病时,是由于脾脏显著肿大的结果。脾脏的后移提示胃扩张,有时可达最后肋骨的后方或髋结节垂直线。”这就是说,脾脏超过最后肋骨就是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14.
血液动力流变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血液动力流变学参数是反映循环功能和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这项研究在兽医界刚刚起步。为探讨家畜血液动力流变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笔者于1989年5~10月对93匹健康马属家畜进行了测定。(一)材料和方法1.仪器:XXG—A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系安徽电子科学研究所制造;XHD—2型心电图机,为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出品;O—300型无液式血压表,为江苏无锡市医疗设备厂出品,购来后进行了改装。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免疫学的研究已经证实,淋巴组织具有免疫系统的功能活动,在淋巴组织中有两大类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基础,B细胞是体液免疫的基础。因此,及时检测其数量变化,就可了解畜禽免疫状况,对疾病的预防、诊断都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奶山羊事业发展迅速,但关于奶山羊T淋巴细胞正常值测定,还未看到报道。  相似文献   

16.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分析法及其在细胞免疫研究中的应用王永录(甘肃省定西地区临洮农校730500)细胞免疫是致敏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对T细胞的各种生物学活性及其分泌的各种淋巴因子进行体外检测是细胞免疫研究的关键。长期以来,用以测定T细胞生物学活性及淋巴...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毛发中六种微量元素的检测分析陈谦(桂林动物园541004)检测动物体内微量元素水平,不仅有助于分析某些疾病的成因,而且还指示某些疾病的发生。利用检测毛发中微量元素的方法,无疑是提供了一条既安全又方便的途径,这对于野生动物尤其是珍贵稀有动物来说尤...  相似文献   

18.
将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SPA菌体花环、间接ELISA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以研究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对雏鸡外周血液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对ConA或PMA的增殖反应和血清IgG、IgM、IgA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感染毒害艾美球虫的对照组雏鸡。证实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检测了给镉45ppm鸡的外周血液ANAE~ 淋巴细胞百分率、B-淋巴细胞形成EAC花环百分率及血清γ-球蛋白含量、血清IgG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期间ANAE~ 淋巴细胞百分率减少,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百分率、血清γ-球蛋白含量及血清IgG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镉对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与接触镉的时间长短有关。细胞免疫对镉的毒性较体液免疫敏感。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血液粘滞性、流动性、聚集性和凝固性的科学即称为血液流变学(Rheology)。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基础学科。为了开展祖国兽医学活血化瘀治则、临床应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近四年来,找们运用血液流变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家畜疾病过程中的“血凝而不流”、“血泣而不通”及“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等的血瘀本质和活血化瘀治则的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