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司法机关为了正确的处理刑事案件,离不开证据。只有证据确凿,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和判决。作为证据,当然是收集得越充分越好,但是,是不是一定要所有有关的证据都统统收集到,在有的案件中,某些证  相似文献   

2.
医疗损害鉴定是医疗纠纷处理的核心,其鉴定意见作为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中的关键证据,直接关系到法庭裁决案件的公正性和化解纠纷的合理性。我国当前的医疗纠纷鉴定施行“双轨制”模式:一是医学会组织专家组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二是由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司法机关委托进行的医疗损害鉴定(医疗过错鉴定、医疗过失鉴定)。  相似文献   

3.
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因工作极端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医疗护理常规而造成病人伤残死亡的重大医疗责任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采了严重威胁,同时经常引起受害人及其亲属与卫生部门之间的医疗纠纷。如何认定和处理医疗责任事故案件的问题极为突出,严重妨碍着医疗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安定,究其原因,既有立法方面的问题,又有医疗技术鉴定上的因素。为此,卫生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应密切合作共同对重大医疗事故案件进行查处,扭转医疗事故案发多而查处不力的被动局面,通过制裁违法,追究犯罪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当前,查处重大医疗责任事故举步维艰,可概括  相似文献   

4.
证据是认定犯罪事实的依据,证据收集是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活动中的核心任务。贪污贿赂属于智能犯罪,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贿赂案件中“一对一”问题长期以来在立法上没有解决,在反贿赂犯罪实践中,收集证据遇到的诸多障碍是侦查机关感到最棘手的的问题,从而直接关系到案件的侦破和处理。本文试从理论层面并结合司法实践经验,拟对当前“一对一”贿赂案件侦查  相似文献   

5.
赵友智 《山东审判》2003,19(5):82-84
法医学鉴定是伤害案件处理的重要证据,对于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司法机关法医文证审查力度的加大,在侦察、批捕、公诉、审判等诉讼环  相似文献   

6.
证据调查是指执法人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收集调取和审查证据,并运用证据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的活动。证据调查,必须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如果指导思想不正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方法不当,都可能使证据调查出现偏差,导致对案件的错误认定和处理,...  相似文献   

7.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 ,鉴定人受司法机关委托 ,对案件中涉及司法精神医学问题的内容进行鉴定 ,出具鉴定结论的过程。鉴定结论作为鉴定结果及证据材料的形式之一 ,必须经过法庭审查才能被采信 ,发挥证据效力。本文拟通过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审查的必要性、审查的方法和形式的分析 ,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的审查制度展开论述 ,以期抛砖引玉 ,完善我国证据制度。一、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过程 ,是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委托后 ,在约定的时限内 ,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 ,结合对被鉴定人…  相似文献   

8.
吴正鑫 《证据科学》2000,7(4):157-159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鉴定人受司法机关委托,对案件中涉及司法精神医学问题的内容进行鉴定,出具鉴定结论的过程。鉴定结论作为鉴定结果及证据材料的形式之一,必须经过法庭审查才能被采信,发挥证据效力。本文拟通过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审查的必要性、审查的方法和形式的分析,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的审查制度展开论述,以期抛砖引玉,完善我国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9.
耿文清 《中国监察》2009,(13):54-57
(二)关于严格依纪依法收集和使用证据问题 收集、鉴别、运用证据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是纪检机关查办案件的核心问题。办案工作中的一切调查活动,各种手段和方法的运用,都是围绕证据这个核心来进行的。查处案件所经过的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审理、处分等每一道程序都离不开对证据的收集、鉴别和运用。同时,收集到确实、充分的证据,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是促使违纪人员承认违纪事实的有力武器,是维护被调查人合法权利的重要保证,是进行党纪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证据对纪检机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巍 《法制与社会》2013,(9):106-107
201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刑诉法全面实施,新刑诉法在证据种类、证据采信、非法证据排除等多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新刑诉法的实施给司法机关搜集、采信证据、审查起诉案件等刑事司法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近三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商标侵权类案件①,总结出此类案件中普遍存在一关键问题——假冒注册商标鉴定及价格鉴定的采信与法律适用问题。为了给今后此类案件侦破、公诉与审判提出经验和总结,以便理论和实践参考,笔者结合办案实践,对商标侵权鉴定的相关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介绍新加坡高等法院有关船舶扣押的重要判例the"Catur Samudra"案。此案法官认为,索赔人在租约履约保函下的请求不是可以扣船的海事请求,因此,索赔人不能扣押担保人的船舶。从此案出发,简要讨论国际公约和主要国家立法关于索赔人可以扣押船舶的海事请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n order to assess whether or not the class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a firearm change over time, five different makes of Turkish self-loading pistol were tested and were each fired a large number of times. The class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were identified for each pistol and the first fired cartridge case was compared with the subsequent consecutive 250th fired cases for each pistol.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light changes in some of the individual and class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i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did not affect the ability of the firearms examiner to match the first fired case to the last fired case for each firearm tested.  相似文献   

13.
“指导性案例”的效力问题体现了案例指导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尽管没有法律拘束力,但“指导性案例”在行政审判活动中的效力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效力在形式上来源于法院内部上下级的监督关系,实则可进一步追溯至实践理性。随着案例指导制度逐步走向成熟,有必要通过创建案例分类指导制度对“指导性案例”的效力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4.
刑事立案程序的独立性质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萍 《法学研究》2002,(3):142-150
我国的刑事立案程序立法中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其程序的独立性值得质疑。现行立法的不合理导致侦查机关在立案之前适用强制措施和侦查手段的不准确性 ,也促成了司法实践中“不破不立”的现象。建议取消立案程序 ,代之以相对简化的案件登记制度 ,将立案程序纳入大侦查的阶段之中 ,这样既可以解决初查行为的法律定性问题 ,也使法律规范更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5.
胡兴东 《北方法学》2010,4(1):115-124
中国古代判例法存在两种基本类型:成文法典下判例法与非成文法典下判例法。这两种类型的判例法存在不同的运作机制,但作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语境下的法律制度,两者亦有相同的地方。中国古代判例可以分为创制型判例、补充型判例和解释型判例;判例的作用可以分为作为判决的法律依据、作为法律适用的依据和作为新立法的依据三种;论证类型有严格类比推理与说理中高度伦理化说理两种;从适用特点上看有相应的逻辑体系,在适用时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适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破产法》并未明确将破产原因等破产实体要件作为当事人争议和法院审理的对象为其设定正式的审理程序。司法实践中,不少法院是把实体要件和形式要件都放在破产受理这一程序中进行审查的,这样做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程序启动及案件受理效力等方面有关程序正当性的怀疑,但毕竟受理程序并非正式的审理程序,其程序空间较为狭小,难以承受审理破产实体要件的沉重任务。从增加整个破产程序运行的正当性和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出发,新《破产法》有必要为破产实体要件设立较为正式的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17.
张彩旗 《政法论丛》2014,(6):128-135
我国法院审判组织包括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合议庭制度改革,是每一轮司法改革中都会涉及的领域。但是,由于外部环境和配套机制的制约,合议庭制度改革虽然看上去在不断进行和深化,而实际上总是未能完全实现所追求的独立、公平、民主、专业的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目标,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等审判行政化以及合而不议、陪而不审等合议庭形合实独、权责不明等问题依然普遍。因此,如何结合我国法院的改革实践,探讨出一些我国合议庭制度改革的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本人能否行使阅卷权,因关系"发现真实"与"被告作为程序主体"之间的冲突,而争议较大。目前向被追诉人本人开放一定程度的阅卷已成为现代法治发达国家刑事诉讼法的调整方向,我国在"固有权"理论下全面禁止被追诉人本人阅卷的立法与实务值得检讨。被追诉人作为程序主体,应享有阅卷权,尤其是对无辩护人的被追诉人,应赋予其本人直接阅卷的权利。但阅卷权对被追诉人开放所可能带来的制度风险,仍是不可忽视,因此,基于利益的权衡,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被追诉人本人的阅卷权进行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19.
Case histories make up a great part of publications in forensic medicine, especially forensic pathology, although considered low on the hierarchy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because of its inherent anecdotal nature. Meanwhile some journals exclude case histories categorically from publication. The boom of case histories in forensic medicine has not only opportunity reasons (easily [even mental] and cheap to do) but also structural reasons: due to its tasks in case work many items of forensic medicine can not be simulated experimentally for ethical reasons (violent death, traumatic injuries, sexual assault, poisonings, influence of alcohol and drugs on driving ability and legal responsibility, medical malpractice, adverse events during medical care). In these fields the role of case histories is mainly the augmentation of experience based knowledge. However, quality aspects have to be considered and case histories should be the basis for systematic or hypothesis bas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丁西泠 《政法学刊》2009,26(4):68-71
从“中国听证革命第一案”乔占祥个案说起,考查法院怎样通过修辞技术,将看似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的诉讼请求纳入司法的权力范围,从而在事实上实现了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展;另据两起著名的高等教育行诉个案来加以说明,司法权在行政诉讼领域中的实质性扩张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必然受到现实条件的种种制约,因而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的困扰,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出路是要诉诸于行政诉讼法的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