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揣测,中国日前公开一种被称为"重点型号"的新型空空导弹,称它是"夺取制空权的秘密武器"。尽管中国未明说"重点型号"的具体名称,但美国军事观察家"认定"它是由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研制的新一代霹雳-12D远程空空导弹。该刊还揣测,霹雳-12D曾在中国某沙漠武器靶场以"7发7中"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中国一航空空导弹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立于1961年7月18日,是我国专业从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地面检测设备和机载光电设备及其派生型产品研制开发及批量生产的研究发展基地。45年来,导弹院坚持“预研与型号研制相结合、引进与自研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军品与民品相结合、型号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产品研制与手段建设相结合”,统筹“军品、民品、三产三大产业,科研、生产、质保三大系统,设计、制造、试验三大技术,预研、型号、专业三大方面,产品、资产、资本三大经营,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实现了由单纯…  相似文献   

3.
2009年9月16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马里兰州出席美国空军协会年会时,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为加强美军的空中远程打击能力,他支持美国空军研发新式远程(战略)轰炸机。虽然对于这款新型轰炸机型号盖茨讳莫如深,但舆论普遍认为它应该叫“B-3”。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美国“亚洲研究学会”把本年度的“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颁发给上海社科院原院长张仲礼,以表彰他对中国历史研究以及中美学术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这是美国“亚洲研究学会”60年来首次把它的“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颁给中国大陆的学者。  相似文献   

5.
王嵎生 《党政论坛》2010,(22):19-19
美国心中始终怀着一个“亚洲北约”的梦想,妄图巩固美日韩“铁三角联盟”和美日澳“北锚”和“南锚”的“铁杆联盟”,并以此为基点,经台湾海峡和东盟,直至印度,形成既可对付中国、又便于控制有关国家的“第一岛链”。这是美国国际战略棋盘上的“一条线”,它时隐时现,一直像幽灵一样在亚太地区徘徊。  相似文献   

6.
夏立平 《党政论坛》2008,(16):60-61
美国“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矛盾美国长期以来宣称实行“一个中国”政策,其内涵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政府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0,(22):4-5
美国《新闻周刊》10月4日刊文称:中国最猛烈的反舰导弹是俄罗斯设计的、被北约称作—西兹勒”的导弹,其射程为500公里。当它靠近目标时,可以把速度提升到声速的5倍。“西兹勒”导弹比西方顶级的反舰导弹射程更远、速度更快,如美国的“鱼叉”和法国的“飞鱼”。  相似文献   

8.
“美国例外主义”是美国霸权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为美国霸权提供了一个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支持体系。美国霸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借助多民族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干涉其内政,从而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民族问题并不是例外。在民族问题上,“西强我弱”的理论和舆论态势对我国政府的国际形象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9.
所谓“中国很快就要赶超美国”的论调,实际上是新时期的一颗糖衣炮弹,是“中国威胁论”的变种。因为,中国同前赶超美国的条件远不充分,我们应警惕被捧杀。  相似文献   

10.
环球之内烟草公司的统帅是美国的菲利浦·莫利斯公司,‘“万宝路”则是它最鲜艳的旗帜,它的D号是尤利乌斯·凯撒的名言:“我来了,我看了,我征服了”。由于美国一项广泛限制吸烟法案的通过,使得美国成年人中吸烟者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为补回它们在本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蒙受的越来越大的亏损,菲利浦·莫利斯公司向亚洲发动了大规模促销功势。而中国市场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个潜在的“大金库”。中国约占世界香烟消费总数的三分之一,并且仍以每年16%的速度递增。抽烟的有3亿人,比美国总人口还多。正如菲利浦·莫利斯公司所说:如果…  相似文献   

11.
众矢之的     
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众矢之的。美国由“争霸”进入“独霸”后,其霸权野心也随之膨胀。 从布什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到克林顿提出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无不突出强调美国的“世界领导权”。克林顿还把保持这种“领导权”作为美国21世纪安全战略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侵犯”了美国的“世界领导权”,就是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是不能容忍的。 其实,美国所要的“世界领导权”,实质上就是它对世界的霸权。美国认为,无论在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政治体制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他都是世界的“样板”,有“义务…  相似文献   

12.
于祖尧 《理论参考》2008,(11):54-55
“次贷”及其危机并不是美国经济局部的、偶然发生的问题,“次贷”实际上是美国经济的缩影,它所引发的金融风波可能是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先兆。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末,沈飞集团公司接受了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任务,这项被称之为“重点型号”的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它要求我们必须用半年的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的首飞交付目标,并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阶段的研制生产任务。这一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技术新、难度大、协调配套复杂。公司党委认识到,重点型号是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航空武器装备,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祖国的统一和政治、军事斗争的成败,是关系到扬我军威、振我国威的重大政治问题。公司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和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创造出中国航空史上用最快的速度干出最好的飞机的奇迹,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理革命”的策源地,也是“经理革命”后职业经理阶层发育和成长得最好的国家。美国的经理人员作为一个劳动力阶层,从它出现之始,便成为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角和灵魂。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实践,美国社会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教育、经济和其它相关机制,使得经理人才不断涌现、成长和优化。考察分析美国经理人队伍开发的实践和经验,有助于我们运用经理人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律,人力开发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新著《钱不该买什么》,是一部抨击金钱至上的书。他指出,在“钱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的社会里,金钱侵入了一些它不该主导的领域,导致了市场挤走道德,金钱大获全胜。他举例说,美国加州只需82美元,就可以在坐牢时选择安静的牢房:电视宣传:“50万美元的投资可以换一张美国绿卡”;出门堵车时,“进入快速车道,只要8美元”。而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为破解美国对华舆论战的内在机理,需要重点从核心话语与话语框架两个维度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分析美国涉华舆论的话语建构机制。核心话语是话语的中心思想与主题凝练,具备符号化的特征,会成为一种所指卷入话语权力的运作。作为话语在思想层面的“内容建构”,核心话语作用的发挥需要话语框架提供底层诠释体系与合法化机制。根据美国涉华舆论议题,可以提炼出四种核心话语: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及黄祸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美国意识形态图谱,可以解析出三种话语框架:自由主义话语框架、保守主义话语框架以及进步主义话语框架。尽管三种话语框架背后的价值逻辑存在差异,但共同构造出一个意识形态方阵,将中国“他者”化,为“污名化”中国提供认知框架与价值支撑,并为美国及其利益相关者建构集体认同。中国要与之进行有效的话语竞争,需警惕“话语陷阱”,一方面基于国际社会认可的话语框架提炼出中国的核心话语,另一方面也要基于更丰富的价值模型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元的话语框架,推动国际话语权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7.
季羡林 《党政论坛》2013,(18):25-25
新疆鄯善、和田等地发生暴恐分子砍杀无辜的事件,美国政府非但不谴责恐怖分子,反倒对中国的民族政策指手画脚。一直以来,美国对中国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关注”格外高,可谓处心积虑。美国一些智库对中国民族地区的研究非常细,其中一个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组织的所谓“新疆工程”的课题做过研究,这个课题很有代表性,颇能说明问题。该课题由美国16位研究中国新疆问题的专家和学者完成,最后形成名为《新疆:中国穆斯林聚居的边陲》的一本书。书中不乏有“殖民统治”、“独裁危机”、“汉人移民”等各种措辞,其中一个主题是,中国在新疆的主权合法性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旧时的上海有一所美国人办的圣约翰大学,它有一条“校规”:在校园里只能悬挂美国国旗,不准悬挂中国国旗。有良心的中国人岂能忍受那种奇耻大辱!于是在1925年,有一批爱国师生愤而辞职、退学,组织起来并创办了光华大学。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21世纪初期中国外交战略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关于企业文化,我们知道它的理论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但它的根却在日本。日本企业家运用中国儒家的“和为贵”等思想,形成了企业劳资真诚合作的氛围,产生了一种和衷共济、努力进取的精神。正是这种经营理念和精神,被美国人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并称之为企业文化。因此,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企业文化的渊源之一。可以这样说,只要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