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鲁慧 《当代亚太》2007,2(11):12-21
本文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视角,对当代东亚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及政治转型进行了分析.战后初期,东亚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是以西方的议会民主制为主体.20世纪50年代后期,议会民主制的合法性出现危机,东亚国家纷纷把合法性基础由以往的西方民主价值观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绩效为中心的权威政治上来,成功地实现合法性的第一次转型.80年代后期,权威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再次面临"政绩困局"的压力与挑战,构建东亚民主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实现政治合法性的第二次转型就成为东亚政府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从集权政治向民主政治、从权威主义政体向多元政体的转型.尽管转型的程度和路径有很大不同,但趋势基本是一致的,并且有很多共同特征.对这种转型的共同性和特殊性进行描述能够加深我们对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东亚国家的学生运动主要有民主学生运动、爱国学生运动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学生运动三种类型。大学生群体人数增多、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合法参与渠道的缺乏和中产阶级政治作为的不足,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民主学生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东亚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团体成为先进政治力量,学生运动在社会政治变革中起到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亚国家的学生运动主要有"民主学生运"、"爱国学生运动"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学生运动"三种类型.大学生群体人数增多、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合法参与渠道的缺乏和中产阶级政治作为的不足,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民主学生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东亚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团体成为先进政治力量,学生运动在社会政治变革中起到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东亚正在发生着民主的危机"这一观点进行了剖析.本文首先指出,广义上的民主包含着政治体制和治理方式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是相互联系又是有所区别的.东亚的危机尽管也有政治体制上的问题,但主要的还是治理方式不能适应民主的体制.其次,本文对世界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确定了东亚现阶段民主进程的历史定位,指出东亚当前的多元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还处于民主政治发展阶段的较低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6.
东亚等发展中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政治在一定历史阶段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但这种政治制度不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终极目标,只是向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且其自身还存在着结构性弊端和潜在的危机。对其合理性和适应性不应过分夸大,对其经验和制度不能简单模仿,更不能以之作为自己国家拒绝民主转型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2004年8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政治社会研究室和<当代亚太>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东亚政治社会转型"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东亚:宪政与民主",来自全国各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与会并题交了专题论文.  相似文献   

8.
李文 《当代亚太》2001,(1):50-56
新中产阶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进入高新技术与高薪劳动相结合、大量生产与大量消费相结合发展阶段的必要和必然.伴随产业升级和吸引外来投资与技术的多元化,东亚新中产阶级不断获得发展壮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现代化模式的转变.推动新中产阶级的成长,有利于我国目前情况下发展开放型市场经济,也是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水平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爆安瓦尔事件,以此为契机马来西亚逐渐进入民主转型时期.当代马来西亚印度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作为马来西亚第三大族群却深陷族群困境之中.在民主转型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下,他们逐渐觉醒并开始积极利用日益兴起的社会运动形式进行抗争,将自身的利益诉求融入马来西亚社会的民主诉求之中并得到巨大的社会支持,但两大运动未来的关系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演进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一直到穆尔西时期,埃及社会发展始终具有自纳赛尔时代以来的威权主义色彩。在民主化浪潮下,威权主义模式逐渐式微,埃及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存在的种种矛盾不断显现,其民主转型过程也因此充满动荡与暴力。埃及民主的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实现威权主义的民主化转型,克服社会矛盾,从而实现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