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艾 《党史文汇》2000,(3):23-23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我党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遵义会议,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此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促使我军胜利地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遵义会议成为我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新中国建立后,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迫切希望能将这次会议的会址明确下来,以作永恒的纪念。195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3O周年的日子里,寻找遵义会议会址被提上了工作日程。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遵义县委成立了“遵义会址纪念建设筹备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7,(1)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此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中国革命。然而,遵义会议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共产国际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因此,此次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本文将首先从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开始,全面讲述遵义会议是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正>1935年1月15日—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遵义会议的20位参加者中,走出了中共历史上多位重量级人物。其中,属同一省份籍贯的,要数四川、湖南籍的领导人最多,均各有5人,两者相加正好占参会者总人数的一半,且都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和遵义会议的正确决议。这5位四川人即朱德、刘伯承、聂荣臻、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5.
岳振 《当代贵州》2015,(5):12-13
<正>遵义会议形成的革命传统、孕育的宝贵精神,始终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80年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大"转折点","奠定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础",成为"苦难"与"辉煌"历程中的醒目坐标。一部"苦难辉煌"的革命历史,沉淀着深厚的精神土壤,泽被深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所以这样讲,主要在于遵义会议实现了党中央领导核心、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军事战略方针的三大改变。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与其前后召开的系列会议密切相关,既包括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的系列会议,也包括"鸡鸣三省"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对巩固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发挥重要作用的系列会议。没有系列会议的基础作用,就不可能有遵义会议的主导作用。反之,如果没有遵义会议标志作用的凸显,系列会议的合力作用也很难为历史所承认。以遵义会议为界,可以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划分为两个14年,从前后两个方面来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我们党的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作用,也有助于更加理性地全面认识党领导的28年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7.
王晓光 《当代贵州》2014,(20):10-11
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并不只是一个历史故事,更多的是在会议的整个过程中所彰显出的革命精神。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重温历史经验,弘扬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从党百年奋斗的宏阔视域,以党的“决议”形式再次对遵义会议给予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和2021年两次视察贵州期间,多次谈及遵义会议历史和遵义会议精神,强调“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9.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是中国军人刚强不屈的真实写照。同人类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伟大创举一样,长征从开始到今天一直受到中外政界、军界、思想理论界等各界人士乃至普通群众的关注。回首长征这段历史,离不开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它是长征和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遵义会议中得以贯彻并深深植入我党、我军的遵义精神,成为了红军铁流两万五千里,在长达两年、横跨十一个省(区)的广阔时间空间里凝练而成的长征精神的核心。遵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之魂,是红军之魂,更是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10.
<正>遵义会议所彰显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于担当、顾全大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遵义会议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其巨大的历史功绩和深远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历史的进程。回顾遵义会议经过及其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汲取。  相似文献   

11.
正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2.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得益于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条件。其中的人和就是发扬了以民主团结为核心的一系列精神。  相似文献   

13.
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危如累卵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4.
<正>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革命战争和自身组织关键问题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日趋成熟的领导集体和决策核心由此初步形成。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已被庄严写入党的两个历史决议,永载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册。杰  相似文献   

15.
正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在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此,中国革命这艘航船在毛泽东这个伟大舵手的带领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征程。  相似文献   

16.
李裴 《党建》2011,(10):30-3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7.
洪涛 《党史文汇》2021,(3):35-40
1935年1月上旬,红军胜利攻占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旧城军阀柏辉章的公馆二楼,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尤其具有勇于通过自我革命转危为机、迎来新生的优秀政党基因。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9日,正在贵州视察的习近平同志参加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的"我读《大学》——以'五四精神'解读'修齐治平'的当代价值"师生读书会活动,勉励师生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全面磨练和提升自己. 2015年6月16日,正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  相似文献   

19.
谭仕伦 《当代贵州》2006,(20):16-17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会议,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会议。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0.
<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聚焦点,也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党的群众路线能否真正落到实处。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重要地位及伟大意义已永载史册。遵义会议及前后所凝聚和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顾全大局等精神力量历久弥新,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