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成员心理层面的社会意识对政治系统的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农村政治文化发展是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研究对政治文化的涵义作了总结归纳,从历史发展观察,农村政治文化历经传统封建社会宗族文化主导农村政治文化时期,民国宗族势力衰弱,乡村劣治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家权力主导农村政治生活时期以及改革开放至今的农村社会民间力量崛起,民主氛围显现四个时期.目前的农村政治文化呈现出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并存,并落后于农村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世俗化发展趋势的特征.最后提出农村政治文化建设必须要明确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理清政治文化的建设主体、内容,进而协同村民自身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农村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农村政治文化的现状、走向及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和平 《长白学刊》2009,(4):144-146
转型期农村政治文化表现为地域-顺从型文化、依附-参与型文化和地域-参与型这三种不同的“混合型”状况。现代化所导致的社会动员过程已然使农民的主体利益意识被唤起,世俗化使农村公民文化显露端倪的同时。也需要政治社会化的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政治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玲 《长白学刊》2004,(2):107-1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支柱,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嬗变的过程,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构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能否为世界提供政治文化思想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要以政治文化世俗化为目标,创新发展主流政治文化,客观评估传统政治文化,批判借鉴西方政治文化,大力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有利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4.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政治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文化指导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行为,良好的政治文化能促进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政治文化,要正确处理好中国新型政治文化与传统文化、西方政治文化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奠定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加强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刘龙昌 《湖湘论坛》2005,18(3):88-89
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挑战以及网络文化的冲击,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社会道德调控机制,优化社会环境,减少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负面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政治现代化的标准及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过程,也是政治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各项机制的逐步健全过程。其标准主要包括政治结构分化,公民参与扩大化、世俗化,政府具有高效能和社会管理法制化等。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路径,应该结合中国实际,从以下方面入手:改善、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民主政治建设的全面性;树立全面发展观;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注重对公民自由民主权利的保护;注重与中国国情的结合;选择已经具备条件的地区试点;选择渐进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稳定、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作为参照物,对建国初期的过渡型政治体制、后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五四宪法”制定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和完善并在建国初期得到逐步实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了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法轮功”一度猖獗肆虐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领域的斗争仍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尖锐激烈的。这场斗争启示我们,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构筑抵制异端学说的坚实思想防线;必须不断强化阵地意识,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斗争的主动权;必须注重保持和发扬我军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和效益;必须大力加强军营思想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不和谐的因素.对此,我们必须在逐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式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发展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动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 ,增强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是我国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主题。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观念形态 ,与政治制度发展息息相关。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相对独立的发展方式 ,对政治制度发展具有动态的双重效应。因此 ,只有大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 ,才能推动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的融合,不仅是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两者的融合给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活力,也增强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还有利于确保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发挥企业文化的独特功能,打造高质量的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双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12.
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尽管政治参与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但有序的政治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有序的政治参与应该是合法、制度化并且有节制的,它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以及在政治发展过程中保持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政治参与的有序性,我们需要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培养适于有序政治参与的政治文化并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葛彬超 《思想战线》2012,38(4):104-107
政治属性是媒介文化与生俱来的一大属性,这决定了媒介文化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具体表现为培养人们的政治认知、传播政治文化,监测政治环境、实现政治沟通,设置政治议程、加强政治控制等方面。媒介文化政治功能的发挥需要伦理思想的规范。媒介文化的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遵循"以人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的重要命题,重视人民价值的主体性,同时充分肯定国家价值的合理性,建立一种新的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并有效发挥其意识形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乡村政治文化的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基本内容之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的发展激活了农民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独立人格和法治观念,同时这些意识和观念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政治参与实践的锻炼才能得以体现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金良  魏振胜 《前沿》2005,(9):193-194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面对新形式,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必将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使思想政治工作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坚定的政治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政治文化冲击、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文化自信与人们文化认同正相关,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培育政治文化自信对提升公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认同感、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和实现政治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执政党内的政治文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培育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对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坚定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政治亚文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文化之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到今天步履维艰,其中政治文化动力不足是其关键原因之一。当前中国政治文化显现多元并存的格局,其中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外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是当前中国最主要的两种政治亚文化。这两种政治亚文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妨碍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恰当确立,干扰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正常进程,破坏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环境的稳定。为此,我们应采取合适的途径培育适宜中国政治发展的政治文化,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8.
王凯 《党建研究》2020,(4):21-23
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指出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立足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我们必须把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准确把握政治文化的基本问题。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人迎接十七大的关注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安徽区域文化中心的变迁是经济、政治、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区域文化只有在与经济、政治、教育协调发展中才能走向繁荣.经济模式的发展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把握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繁荣区域文化的政治保证;教育则是繁荣区域文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