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宣 《前线》2010,(2):28-32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不绝于耳,赞同者有之,效仿者亦有之。相比较国外学者热炒"中国模式",国内的媒体和学者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则显得比较谨慎。明晰"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更好地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僵化、不教条、不照搬、不固化,永葆"中国模式"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刘毅强 《求实》2008,37(5):12-14
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对中国发展模式做出了全面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破解了中国发展模式难题,开创性地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发展模式的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又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勇担责任的大国形象以及中国道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国际社会纷纷关注中国发展,各国学者也开启了新一轮深入研究中国情况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谭扬芳、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贾江华在《中国特色道路昭示光明未来——国外学者论"中国发展模式"》中指出,西方近些年对中国的研究、探索与分析,集中在探索中国的稳定发展是不是因为中国形成的独特发展道路给予了坚强而内在的支撑,对中国发展的特殊性的理解趋于深化,这些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中国的全新视域。  相似文献   

4.
《求是》2014,(12)
<正>在西方话语中,任意解读"中国模式"的现象司空见惯。比如,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模式",其实质是"利用社会主义来建设资本主义"。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成功与社会性质无关,与政党体制无关。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就是"西方模式"的复制品,除此之外并没有自身独特的内容和创造。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就是绕开"毛泽东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道路"的开辟意味着历史的断裂。有学者认为,所谓  相似文献   

5.
陈志 《唯实》2007,(7):37-40
"北京共识"的提出,表明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改革理念和发展道路的认可。"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是对"华盛顿共识"的否定和超越。作为处于构建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涵盖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着的创新成果;从实践上看,它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6.
朱建田 《世纪桥》2010,(5):18-20
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和创造出来的、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道路。中国模式在全球化大潮中凸显出中国特色,在与世界其他模式的比较中凸显出世界意义。中国模式以其自身的开放性和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用性而保持着强大生命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不会输出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模式及其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反思中国模式,其软实力也面临诸多挑战:产业和技术的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经济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模式粗放与对外要素依存度较高,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与社会的公平正义受到威胁等.以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与树立大国形象,进一步提升中国模式软实力,成为我国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本文就"中国模式"的由来、基本内涵、面临的挑战和世界意义作了相关阐述.作为一种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模式,从理论上说,"中国模式"涵盖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理论学说,从实践上看,"中国模式"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要从“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中国模式”与其他发展模式的对比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国模式”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生长成熟起来的,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探索将中华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紧密相联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本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规定了政治发展遵循“三位一体”的目标指向,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突出了坚持四项制度的具体内容,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实践载体和形式等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范围的广泛性。以改革创新精神对待政治发展,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态度。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艰巨、复杂、繁重的任务依然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本文从"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中国模式"与其他发展模式的对比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国模式"的概念,最后总结出了把握"中国模式"需注意的三点.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视阈中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才是中国模式的底色。同时,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需要置于中国成就与中国问题这两个因素共同构成的语境之中。问题指引着中国模式的前途,规范着中国模式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在解决中国问题和完善中国模式的目标框架中,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新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贤娇 《求实》2007,3(11):77-79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失效,说明"西方模式"不具有完全的普适性。与此同时,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却蓬勃发展并创造经济增长奇迹。这说明中国在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已经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说明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经过近30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和社会模式。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或留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二是合理地利用资本主义;三是社会主义中国模式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田园 《求是》2011,(1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发展道路、发展经验被众多学者归纳为中国模式。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中国问题,这都需要我们认真面对,正确分析,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5.
近来,海内外学者在讨论这么一个问题:是否有一个中国发展模式?作者基本同意有一个中国的发展模式。但"中国模式"又应如何概括呢?它的特点是什么?与"美国模式"、"东亚模式"等有什么不同?"中国模式"的国际影响力如何?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模式应有什么调整和发展?本文旨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模式”的概念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倩 《唯实》2008,(10):24-27
“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或发展经验,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或世界视野来看待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时间上,“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其内容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综合性的概念;“中国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中国模式”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模式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政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与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教授,就上述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08,(Z1)
一些发展中国家看重中国高速发展的经验。中国模式回应了发展中国家有没有能力消除贫困的疑问。现在对中国模式感兴趣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那些发展水平低于或接近于中国的国家,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近些年,中国模式在非洲就有较大的影响,包括埃及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在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历经动荡和经济落后的非洲,希望走上一条稳定发展的道路,如何处理稳定与发展.如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中国模式无疑值得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立慧 《探索》2007,3(4):144-147
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引起海内外学者的热切关注,他们试图用"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来概括中国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始终保持独立自主,努力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创新为动力,在稳定中求发展,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还在发展中,形成成熟的"中国模式"一定是在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  相似文献   

20.
周月  张晓君 《世纪桥》2024,(2):112-114
现代化长期以来被等同于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工业化。然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证明,现代化并不存在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更不能等同于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百年探索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超越、逻辑超越、模式超越,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基石,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