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试图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从历史脉络、现实逻辑以及理论来源等几个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作者认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在批判和继承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还大量借鉴了其他学科理论的研究成果,是学科综合、学科交叉的产物.虽然在其内部还包含着不同的4音,但它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科学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学在经历了长期的"取经"、"效仿"、"自觉"三个阶段之后,未来的发展研究要注意结合现实国情,大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加强本土化研究,增强学科的规范性、科学性、现实性,更多关注民生,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对政治学知识跨情境效度问题的有效破解,是对西方政治学霸权的积极回应,是拓展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学术努力,符合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属性和发展规律。长期以来,学界在创造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的探索中,形成了理论建构型、从实求知型、回应拓展型和返本开新型等基本进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要从方法论层面把握价值取向、厚植理论基础、彰显现实观照,以中国性为根本,以超越性为关键,以包容性为依托,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政治学基础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政策优化、比较政治等自主知识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王炳权  王承禹 《探索》2020,(2):71-82
遭遇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陷入了理论供给不足的窘境,调适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关系成为迫切的议题。围绕中国政治学转向主题,学界形成了学术自主与政治引领、本土立场和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等若干争论,但偏执一端的争论带有"虚假性"。诸种争论实质上涉及政治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在兼容不同学术论点和考察学科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中国政治学转向的讨论有必要转移到何以强化理论供给这一根本议题上来。西方政治学的强理论供给能力得益于持续的学术积淀,而中国政治学较弱的理论供给能力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成因--务实传统和科研体制。基于此,中国政治学应从优化科研体制、强化学术自律、挖掘思想资源三个层面进行一场"理论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际政治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是沿着"自主摸索—习得借鉴—中国化"的路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但其在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尚未形成国际学界接纳的完备体系。我国学界要形成"中国特色化"的国际政治理论和方法体系,就必须推动国际政治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既要培育交叉复合型学科,又要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西方政治学有选择地吸收了传统政治学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借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兴起了一股新制度主义思潮。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有着深刻的背景,其理论渊源主要是文化组织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理论。它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规范制度主义。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新制度主义启示我们:要注意发挥政府协调各方利益的主导作用,推进内部制度创新;要重视建构合理的外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要注重提升文化中制度因素,引导制度变迁走向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郭台辉 《探索》2020,(3):62-75
政治学学科在20世纪形成两大竞争性的话语形态,即以美国行为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话语和以苏联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革命话语。中国政治学恢复学科建制之初,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为政治底线,既延续革命话语又吸纳现代化话语。两种话语在内容上的竞争性可以分解到形式上的主体、过程、理想三个话语单位,并在政治学专业教材中得到具体展示。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的专业教材可以发现,两种竞争性话语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一个更替过程,21世纪后开始凸显现代化话语。这两种外来的学科话语之所以能在中国政治学竞争性地存续,得益于"中国特色"话语的调和与统合,但建构稳定发展的中国政治学话语需要反思这两种话语遗产,并进一步建构真正自主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民族政治学在学科体系建设、基础理论研究、研究方法体系建设以及服务中国民族政治发展上成绩斐然,形成了一个身份独特的学科。然而,在新兴学科建设、中国学派理论建设、研究方法规范和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仍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中国民族政治学在实现主体发展的同时,要突出自身话语体系的构建。具体而言,需要深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治理论;以中国民族问题为导向,形成混合式的研究方法体系;充分实现学科的社会价值,讲好中国民族政治发展故事。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对诞生于古希腊城邦制的古代西方政治学和根植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古代中国政治学的比较分析,提出古代西方政治学及其在近代的流变具有开放性、批判性和创制性的特点,而古代中国政治学所显现的则是封闭性、御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基于此,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我们要继承、弘扬古代中国政治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批判地借鉴古代西方政治学所具有的开放性、批判性和创制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20,(1):F0003-F0003
《求实》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政治学期刊,集中关注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注重刊登在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有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的文章。论文应坚持问题导向,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学术厚度,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求实》主要栏目: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研究、"三农"问题研究。请作者按照上述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11.
《求实》2020,(2):F0003-F0003
《求实》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政治学期刊,集中关注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注重刊登在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有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的论文。论文应紧紧围绕"当代中国"这个主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学术厚度,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求实》主要栏目: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研究、"三农"问题研究。请作者按照上述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20,(3):F0003-F0003
《求实》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政治学期刊,集中关注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注重刊登在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有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的论文。论文应紧紧围绕"当代中国"这个主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学术厚度,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求实》主要栏目: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研究、"三农"问题研究。请作者按照上述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13.
王冠中 《探索》2005,(5):45-48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译介与传播,资源政治学在中国已经兴起,并步入高层政坛。在经历译介与引进、研究与发展和实践与应用三个阶段之后,资源政治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个体、社团、政党和国家等层面。对这些不同政治主体所掌控政治资源的分布、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研究,资源政治学还应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雷忠勤 《探索》2004,(6):37-39
我国政治学者要注重研究现实问题,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党性的根本要求;其次,是中国政治学者为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一项迫切任务;第三,是解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和群众出现的思想困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为此,我国政治学者应从三个方面加强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15.
《新视野》2015,(3):129
《政治学》(月刊):立足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精选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政治学说史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关注政治学研究前沿,聚焦重大理论问题,及时反映学科的发展态势;倡导中国政治学研究新风潮。《公共行政》(月刊):精选行政学理论、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组织、行政改革、行政文化、电子政务、公务员制度、MPA教育等方面优秀研究成果;关注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注重应  相似文献   

16.
《新视野》2015,(2):129
《政治学》(月刊):立足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精选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政治学说史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关注政治学研究前沿,聚焦重大理论问题,及时反映学科的发展态势;倡导中国政治学研究新风潮。《公共行政》(月刊):精选行政学理论、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组织、行政改革、行政文化、电子政务、公务员制度、MPA教育等方面优秀研究成果;关注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注重应  相似文献   

17.
知识生产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政治学知识生产的本质,就是要从纷繁复杂的政治实践中提炼并创造知识,不断构建、完善和丰富人类的政治学知识体系,进而间接或直接推动中国政治学自身的发展乃至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同样面临着知识生产问题。从目前中国政治学的知识生产来看,我们需厘清政治学知识生产中的知识创造、知识创新、知识共识、知识传播和知识互鉴五个方面的议题。在政治学知识生产中,着眼于增强知识阐释力,着力提升知识贡献力,正视政治学知识生产中概念、理论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而超越国际化与本土化论争来推动中国政治学知识生产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政治学,应当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传统、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总结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经验,继承和革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遗产,吸取借鉴现代政治学说的科学成果,阐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规律和道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正成为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反观学术界的争论,不论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名称问题的争论,还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属性问题以至于范畴问题的争论,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学科属性定位的问题。目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的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它应归属于教育学;一种是认为它应归属于教育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一种认为它应属于政治学。  相似文献   

20.
政治学教学及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服务。而就当前品种繁多的政治学基础类教材的状况看,在一部分优秀教材脱颖而出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五重五轻:着重权力研究轻视权利关注,着重冲突研究轻视合作探求,着重理论研究轻视方法运用,着重静态研究轻视动态考察,着重主题研究轻视体系建构。因此,为推进政治学基础类教材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升政治学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政治学基础类教材的撰写及其评价应该遵循以下五个标准:从理论创新的态度出发强调原创性,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出发保证科学性,从论从史出的维度出发着重传承性,从经世安邦的高度出发注重实用性,从题材新颖的向度出发力求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