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文章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对无锡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者和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结合影响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因素,从政府、学校和个人角度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McClelland1973年发表了“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开始,“胜任力运动”逐渐风靡整个企业界,此后,其影响慢慢扩展到了其他行业。在我国,对于胜任力的研究历史不长。应用主要集中于企业。在党政机关还处于研究阶段。本文旨在从更宏观的角度讨论构建基于胜任力的领导干部管理体系的方法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胜任力的结构模型分析大学生创业行为,针对高校创业教育鉴别性胜任力培养不足、创业活动低层次、创业行为低效、就业压力与失业压力双重挤压等问题,提出面向不同群体的分层次创业教育、以素质培养为绩效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估、培养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基于胜任力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法。通过与胜任力理论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招聘工作中的缺乏针对性、综合评价不科学、主观性较强等问题,使单位真正能够招录到适合自己的人员,实现“人——职位——单位”的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近期党对干部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运用胜任力模型理论,在深入分析和探索国有企业干部应具备的胜任能力素质基础上,创新性构建出具有较强通用性的新时期国有企业干部胜任力模型,并对运用该胜任力模型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徐业滨 《世纪桥》2012,(3):68-69
本文介绍了陈鸿雁博士所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一书,尤其是对该书中论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作了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云南少数民族干部占到全省干部数量的三分之一,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干部庸懒不作为的实质是胜任力不足的表现,引入管理者胜任力理论,通过问卷调查、会议研讨、行为事件访谈,以乡科级少数民族年轻干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工作能力、知识素质、心理品质三个角度,提出基层民族干部的核心胜任力要素,构建基层民族年轻干部的通用胜任力模型。结合当前云南少数民族干部人事管理的现状,从干部选拔、培训、绩效考评三个方面提出基于胜任力的少数民族年轻干部人事管理的创新构想。  相似文献   

8.
胜任力     
《当代贵州》2011,(26):63-63
“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也有学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定义胜任力,  相似文献   

9.
在胜任力研究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了多学科的内容与方法,呈现出典型的跨学科研究特征.文章分析了胜任力研究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同学科和主导学派,总结了现代科学在胜任力研究过程中的聚散共生现象.从感性认识方法和理性认识方法两个方面,结合实际分析了科学研究方法在胜任力研究中的移植再生.最后,对我国现阶段的胜任力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并基于实例描述了一条跨学科视野下的胜任力研究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力,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实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文章阐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内涵,提出了从三方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力,构建包括测量机制、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体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质反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上明显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解读,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言论进行明确辨析,以辨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基本特征和“三个文明”全面发展的概念 ,反映了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一个新飞跃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与贡献 ;坚持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一起抓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学说的内在要求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就要大力增强全党全社会政治文明意识 ,坚定不移地走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论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以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实质就是发展创新。它是对党的理论品格和政治品格的新概括;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是对全党精神状态的新召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终结论历经百年的演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文章梳理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逻辑谱系,揭示其本质以及它的幻象,穿越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幻象。认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形象,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哲学史上早就有了关于“自爱”的记载。“自爱”是个体和社会生存的本体论前提,由此为个体在社会中与自爱相对应的友爱和与自利行为相对应的利他行为提供了本体论根据。“自爱”是作为肉体的人的一种属性,因而属于物质范畴;但作为有意识生命活动的人把生命活动作为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后,自爱就由本能上升为人的行为的规范,因而又属于意识范畴。个体作为生命体总是以切身的感性方式来反映个体行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总是以理论的方式来反映个体行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此来调节个体在构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过程中的行为。正是这些感性和理性的活动为“自爱”范畴的形成提供了最深厚的基础。个体在自己的趋利避害的行为中总是用自爱规范作为评价活动的标准,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评价和对外部世界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以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由自发上升为自觉。传统道德哲学主张消灭自爱.弘扬他爱。而现实的需要是,道德教育不是否定自爱,而是帮助人们如何提高自爱的层次。  相似文献   

16.
"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表现是"过度干预"和"附属行政化";其宏观体制方面的成因主要有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及其矛盾等五大因素;"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以培植村民自治组织的"自组织性"为出发点,着力加强乡镇政府的微观政治、经济与文化服务功能;构建"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的理论坐标应定位于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广大的乡村组织与众多的企业组织具有太多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借用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获得巨大成功的"政企关系"来研究"政村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针对不同的国内国际环境和社会发展现实提出的"争论"与"不争论"思想,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战略的坚定性与战术的灵活性.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内涵和实质,就要实事求是地决策,分清本末主次,把握处理好"争论"与"不争论"问题的度,目的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8.
“四清”运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后,党史国史学界对"四清"运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对"四清"运动的起源、过程、内容、经验教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思想分歧以及历史评价等问题作了学术史的回顾,并就"四清"运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市场决定"命题,是党和国家立足中国国情,回应中国现实问题,指明中国实践方向的重要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四个坚定不移"的论述,是一个兼具总结历史、概括当代、指导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思维,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