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格哈德.克格尔著,萧凯、邹国勇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冲突法的危机》是当代德国国际私法一代宗师格哈德.克格尔教授评论美国冲突法革命的经典著作,是作者1964年在久负盛誉的海牙国家法学院的同题讲演。在该讲演中,克格尔教授批判了晚近美国冲突法理论的政治化倾向,站在传统欧陆国家私法的立场上回应了美国冲突法学者的"颠覆性"  相似文献   

2.
自美国冲突法革命发展至今,各种不同的法律选择方法层出不穷。在这些方法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冲突法理论发展的实用主义倾向日趋明显。基于克里教授的政府利益分析说,巴克斯特教授于1963年提出了比较损害原则理论。作为法经济学实证分析较为典型的法律分析方法,交易成本理论与博弈分析贯穿比较损害原则理论分析的始终。而与其基础"政府利益分析说"相比较,比较损害原则无论是在法律适用的实质上还是利益分析方法的变化上,都更加实用且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冲突法革命体现了国际私法发展中公平性与安全性两种法律价值的对抗和平衡,这个阶段的国际私法的发展表明,只有将公平性与安全性两种法律价值平衡统一才能更好地使国际私法发挥其根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冲突法革命”:公平性与安全性的对抗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妮 《理论月刊》2001,30(7):62-64
美国冲突法革命体现了国际私法发展中公平性与安全性两种法律价值的对抗和平衡,这个阶段的国际私法的发展表明,只有将公平性与安全性两种法律价值平衡统一才能更好地使国际私法发挥其根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艳娜  陈胜 《前沿》2011,(3):81-87
早期的法则区别理论为国际私法确立了主权权力的研究范式。但这种将国际私法公法化、政治化的研究范式已经被历史抛弃。19世纪萨维尼的法律关系研究范式将国际私法拉回到私法的轨道,但其对"本座"所在地的排他优待以及对主权利益的特例性安排也不符合现代国家对跨国私人交往进行平等调整和干预的需要。20世纪以来,美国的冲突法革命并没有为合理确定主权因素在国际私法中的适当位置作出实质性的突破,欧洲国际私法的欧盟化虽然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但也仅具有区域性的解释力,且并未动摇国际社会层面国际私法的萨维尼范式。在主权分立、法律体系并存的国际环境下,应当对传统的法律关系范式进行完善,确立"私人权利—主权权力"的主辅型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
黄梓东  冯霞 《求索》2012,(7):244-246
反致制度虽然一直受到国际私法学界的广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国际私法发展各个时期展现出不同且无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因此受到各国立法的普遍接受和司法实践的青睐。在冲突法变革中,反致制度在国际私法制度中的作用与地位发生了改变,承载着现代国际私法新的价值追求,在许多国家和国际公约的制度设计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反致制度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我国应当改变以往回避的态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立法上予以承认和设计,以便实践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区际法律规避和国际法律规避同样因为各法域间的法律制度差异而出现,是现实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区际法律规避的性质和国际私法一样,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不应与公共秩序保留混为一谈。判定区际法律规避行为有效性要考察其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对它的效力的判定,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也关系到冲突法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其辉 《求索》2008,(12):77-78
当代政府预算管理,需要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某种程度的整合。本文将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政府预算治理中,通过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分析,构建了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框架,以提升政府预算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9.
国际私法上的法律冲突是指不同国家的民商事法律在适用效力上的抵触。法律冲突的实质在于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外效力之间的冲突。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包括冲突法解决方法和实体法解决方法,其中冲突法解决方法是最重要最常见的用来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票据当事人行为能力、票据行为方式和票据债务三个方面,考察和比较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以及日内瓦统一冲突法分约中的有关规则和判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票据法》和国际私法“示范法”关于票据当事人行为能力、票据行为方式和票据债务的冲突法规则傲了简要评析,并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票据法》和国际私法“示范法”相关规定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私法的经济分析是法律经济学的一个前沿问题,而明确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应当是对国际私法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从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及任务、国际私法的要素、国际私法法律关系和国际私法冲突关系等层面来分析和界定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为继而研究国际私法经济分析领域的其他基本理论和概念,提供了一个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直接适用法理论是欧洲大陆国际私法理论的新发展,它对国际私法方法论进行了改造,在法律选择过程中引进了功能主义和目的论,丰富了法律选择方法。本文立足于该理论的单边主义方法的特征,通过分析与比较,分别阐述了直接适用法理论与法则区别说及政府利益分析说所体现的单边主义方法的异同,从而实现对直接适用法理论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冲突法中侵权法律适用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第一次冲突法重述》和《第二次冲突法重述》采用了不同的法律选择方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冲突法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理念的不同。本文对美国冲突法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从具体法律适用、理论基础及价值取向的角度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将其与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讨论了美国冲突法侵权法律适用的演进对我国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是自然法与制衡分权学说,司法审查制度是应自然法和制衡分权的需求而产生的独特制度.自然法是高于人定法的高级法,这种高级法促使了法院宣布制定法无效这种观念和实践的出现,但这种观念和实践在殖民地早期处于萌芽状态,甚至和当时的议会至上是矛盾的.随着殖民地脱离英国,制衡分权学说逐渐取代议会至上学说成为北美的主导性学说,因此宣布议会立法无效从而捍卫自然法的观念逐渐变得清晰,司法审查获得更加坚固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票据法上的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为实现票据权利人与票据义务人之间利益的二次平衡而设计的制度。学者对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历来有不同意见,本文通过对各种学说的比较分析,认为利益返还请求权在性质上属于不当得利请求权。  相似文献   

16.
外国法适用理论是国际私法的核心问题,国际私法历史上的各种学说都在探寻这一理论核心。世界各国的民商事交往必然会导致外国法的适用,拒绝外国法适用的理论已经失去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人本说"认为"人"是私权的载体,私权是国际私法首要保护的权利,为了更好地保护私人权益,应承认外国法是具有域外效力的,外国法适用的理论建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私人及其私权。中国要想影响国际私法发展的方向、参与国际民商事秩序的构建,必须形成一套新的国际私法价值体系。这套价值体系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时,应既具有传统的国际私法理论根基,又紧跟现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中国国际私法应反映时代特色,顺势而为,抓住历史契机,成为现代国际私法理论构建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它对我国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对世界医学也有一定影响。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确实内容丰富、特色很多,诸如阴阳学说、脏象学说、气血学说,以及经络、营卫、诊法、辨证、还有五运六气、气功导引、子午流注等,这些丰富多采的精湛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运用于实践的。本文专论气血学说。气与血为人体不可须臾脱离的最宝贵的基本物质,它不仅是四肢百骸,脏腑经络的能源和动力,也是营卫津液精神情志的气化源泉和物质基础。进而言之:它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更为重要,因为气血理论直接贯穿和作用于病因…  相似文献   

18.
利益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本质。在空前凸现利益矛盾、利益冲突问题的当代社会,加强利益范畴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而分析利益关系、解决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关键与核心,则在于正确认识与分析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19.
一种面向利益分析的政策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必须更加重视各方利益的表达和协调,以实现共赢。本文在综合分析软科学和政策科学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现状的基础上,讨论当前政策研究在利益分析上存在的不足及其根源,指出政策研究需要超越先前主流的实证主义范式,发展面向利益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我国政策制定中利益分析和协调的现实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讨论式博弈和综合集成支持的公共政策实验方法(EPRM),论述了该方法的基本思路、运用过程和若干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维度和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学说与生俱来就有自身的三个内在维度,即其人本立场、实践观点和辩证方法。三者相互关联,共属一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生成之源和理论特征。作为反映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应当内含这三个维度,而且应当以这三个维度为理论逻辑,坚持整体性和开放性、文本解读与实践创新、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基本原理与理论形态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建构既体现马克思主义学说完整的思想内容又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和宏伟旨趣的基本原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