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肖淑婵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货币供需矛盾日益明显。199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7.5%,货币投放额达到1529亿元。其中上半年市场货币流通量高达48...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无论对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定健康发展都会构成威胁,对正常经济秩序的破坏作用有时是人所料想不到的。 通货膨胀的成因大都是由于政府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增加政府开支和货币供应量,刺激需求和投资的增长,使得过量的需求追逐有限的供给,造成社会总  相似文献   

3.
李程 《学理论》2010,(14):43-44
虚拟经济体作为一种类人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吸引了学者的关注。虚拟经济体的主要价值除了其本身娱乐价值外就是表现在二级市场上的虚拟物品总值,而虚拟货币是虚拟世界的通货,因此研究虚拟货币对于研究虚拟经济体具有重要意义。虚拟货币因为供需在二级市场上产生价值,本文从前瞻性的角度对虚拟货币和虚拟金融进行研究,并由此衍生出虚拟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当国际货币的条件除了本身代表的经济质量及其价格即汇率稳定之外,还需要国际货币所必需的用币环境。货币国际化主要是市场自主选择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瓶颈因素在于其用币环境。而强有力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地位,可以直接推动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归结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经济不是经典作家设想过的产品经济,而是商品经济。然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均表现为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决不是和自然经济对立的两种不同的独立的交易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133页),而只是与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交易形式。如果说商品经济的核心是市场问题,那么由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来的货币经济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纯粹的单边政策行为,而是需要得到其他国家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因此,人民币崛起为国际货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同时也是一个外交事件。货币互换网络进一步扩大与他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货币外交最先开展、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中国的货币互换外交,主要是通过向对方央行提供人民币,来支持人民币在双边经济活动中的国际使用。不  相似文献   

7.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金融创新结出的恶果,其根源在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向全球转嫁自身危机;这次危机告诉诫世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应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快国内经济的转型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谢宝柯 《团结》2003,(5):23-25
人民币币值问题,随着国际贸易的广泛开展,成为一条牵动国内外市场、经济的敏感神经。货币值多少,一般来说,就是多种货币同时、同地购买一种同质、同量的物品所要支付的货币多少的比例关系,币值基础是本国的经济和物价水平。币值与社会购买力、一国的综合国力、综合物价指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众说纷纭,我认为不能升值还应贬值。  相似文献   

9.
叶檀 《党政论坛》2011,(6):13-13
2011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深化年,中国经济改革与体制改革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投资与出口的兴奋剂逐渐减量,改革进入剧痛期,贫富差距导致的民怨与市场效率低下导致的通胀,将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本轮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与政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宇  马珣 《理论视野》2011,(10):47-49
近二十年来,中国货币"超发"在绝大多数年份都存在,但中国经济并未因此而长期处于通货膨胀之中,这被称为"中国之谜"。基于中国经济"虚拟化"进程加快对"超发"货币流向的影响,分析了本轮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并反思了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期的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程度回调,但从长期看,仍具备支撑经济较快增长的有利条件:中国具备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和体制优势;庞大的国内市场、较高的资本积累速度、不断增长的人力资本和创新潜力以及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的深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全球治理,将为中国赢得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有效应对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实现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和体制机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当前,虽然美元贬值给美国经济带来了现实的利益,但也诱发了黄金等贵金属价格暴涨。美元贬 值和黄金涨价相互深化将直接引发储备资产的转换,促使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相对地位下降。  相似文献   

13.
年初以来,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呈大幅下跌的趋势,尤其对日元的汇率暴跌到了二战后的最低点。变化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去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开始了强劲的复苏势头。美国经济的复苏给长期处于不景气的西方各国经济以极大的鼓舞,其货币因此受到市场的追捧,下半年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出了一段上升的行情,美元兑马克、瑞士法郎分别上升到了1:1.7600和1:1.490O,兑日元也回升到了1:114。但好景不长。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唤起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美元因而结束了攀高的行情,开始走下坡路。针对美元在汇市上走软,更确切地说,为缓解通胀压力,美国联邦  相似文献   

14.
世界看中国     
《侨园》2011,(6)
美媒:中国电信业崛起令人惊叹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发表文章说,不到20年,中国电信业已从一个原始的国家垄断产业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和互联网通信市场。这个改变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有电信企业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证明。不过,随着国内市场迅速接近基础业务的饱和点,保持这一增长需要深化国内部门和使其多样化。最后事实肯定会证明这是中国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在扩张性运行中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其特殊的形成机理既有全球的背景,也是中国特有的金融环境的产物.过剩的流动性可以加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形成对经济结构升级的新约束,恶化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驱动资产价格的盲目上扬.面对这一全新挑战,我们要超越货币调节工具的巢臼,并力争通过制度与市场创新从而寻找出更多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通过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得出金融发展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特点,金融强国具有主权货币国际化、金融体系完备化、金融服务高效化、金融风险低少化等标志特征。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17.
郝慧泽  席林 《学理论》2015,(8):37-38
白银货币体系下中国货币制度乃至金融格局具有对外依赖性,由此得出了重视货币独立性和金融产品定价权利的启示如下:货币发行的独立和币值稳定是金融体系独立的重要保证;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实体经济的承受范围内;培育金融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要充分认识金融产品定价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在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次亮相。会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文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巨大创新,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收紧货币不是万能的,它当然不能解决通胀的深层次问题,但想要抑制通胀不收紧货币却是万万不能的。收紧货币并不直接作用于物价,而是针对资产泡沫,资产价格一旦下行,通胀、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都会自然消退。当前调控通胀的重心是收紧货币以抑制资产泡沫由于中国通胀长期性的经济逻辑是:货币→资产→物价,调控的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关于政府和市场的理论给我们在改革发展上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近期,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热潮正在兴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涉及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其中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找出相应对策,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