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知识手册     
八小时以外怎么过?■马建多元化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制约了保安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八小时工作以外的延伸管理,的确存在着管理的“盲区”。解决“盲区”问题是当前保安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保安公司大多采用军事化方式管理队伍,对保安队员的行为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就整体情况来说,队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是不错的,完成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的质量是比较高的,各级领导抓队伍正常的管理是到位的。但是队员下班后的表现与上班时有较大反差。首先就是“闲散”问题。队员下班后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群体,是和谐社会建设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是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治安的特殊群体。在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服务缺位、管理缺乏合力、管理盲区多等弊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要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管理理念上实施以人为本的“本地化”工程,在管理目标上实施维护稳定与激发活力并重的“长效性”工程,在管理方式上实施综合治理的“社会化”工程,在管理手段上实施立足公安职能的“专业化”工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商业贿赂、违规经营、从业不廉洁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加强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四川省巴中市通过建立组织工作机制、拒腐防线机制、源头防腐机制、制约监督机制、惩处治本机制等“五项机制”,基本实现监督全覆盖,管理无盲区,全面提升全市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中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党的组织部门在培养选拔领导干部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还有一片看不到的`盲区'.这片`盲区',笔者以为就是忽视了对领导干部初级关系的考查.在我们党正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对领导干部的社会关系全面细致地加以考查,是党的组织部门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一、考查领导干部初级关系是全面认识领导干部 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相似文献   

5.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覆盖不到位,落实不到底,出现不少“盲区”。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新途径,采取新方法,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扫除“盲区”。重视教育群众也要重视教育干部在思想教育中,群众是基础,党员干部是重点。过去,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由于群众思想觉悟低,文化素质不高,小农意识较重,成为教育的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人才开发中还存在一些盲区.当前亟待解决的有以下八个问题. 一、重视人才的培养吸引,轻视人才的管理使用 一些地方和部门往往忽视人才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使在人才的培养和吸引上的投入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在人才开发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的协调统一.在制定人才规划时,应将三个环节统筹安排.在制定实施人才政策时,既重视培养吸引,又重视管理使用,尤其要重视建立人才使用环节中的评价、配置、激励、保障等有利于人才使用的机制.在管理监督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不确定型决策主要有三种决策方法.即乐观法、悲观法与最小遗憾值法.将它应用到台海战略中,出现了无法完成决策过程或者将公共决策当作私人决策的尴尬局面,表明这种决策模型在解决公共管理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时存在一定的盲区.这种盲区,就是未能界定具有共同利益的、多主体参与的、不确定型决策情形.因此,有必要进行修正,增加公共效用评价因子、形成二重决策的程序.以更客观有效地解释中国台海现实战略.  相似文献   

8.
观点网络     
《创造》2004,(12):62-63
平等保护公私财产权并不恰当唐忠民在2004年11月7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对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是否应该予以宪法上的平等保护,其真实含义并不是指在民事交换领域不同所有制主体应否权利平等的问题,不是指私法上的平等,而是指国家在行使社会管理职责时,在公法领域是否对不同的财产权主体平等对待,在权利保护上是否有等序差别。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对公共财产予以优先保护,实行合理的差别待遇,是正当的。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市场经济也有“盲区”。在关系国计民生根本命脉的领域以及市场经济的“盲区”领域,就必须或者…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警务用枪受限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民警遭暴力袭击的伤亡数居高不下,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地非正常地限制了民警使用武器.这主要是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忽略了民警自身的安全保障;对警务工作危险性、突发性的特点认识不足;枪支管理法规缺乏完整性,枪支使用部分环节出现盲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要确立依法使用武器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必要手段和保障的理念.二要增强对警务工作危险性、突发性的认识,简化枪支管理使用程序.三要建立和完善枪支管理法规,确保警务用枪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首都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交通道路建设、城乡环境建设等发生了喜人变化。但由于我们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缺乏对产业、生态、环境、交通、市政、人口、居住等方面的科学统筹规划,出现了低端产业无序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大气环境严重污染、交通出行拥堵不堪等问题,已成为制约首都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小区和背街小巷,存在大量管理盲区死角;一些公共场所如车站、公路、大街、旅游景点等经常可看到小广告、黑车、流动商贩、露天烧烤、车辆遗撒等,造成各类扰乱环境秩序的违法形态不断滋生和蔓延。只有全面加强首都城市精细化管理,北京“城市病”才能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1.
“八小时之外”是管理工作的敏感区、盲区,是部队管理工作重点,也是安全预防工作的难点所在。八小时之外是基层违纪、事故和案件的多发时段。抓好“八小时之外”管理.对于预防事故案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丁继云 《前进》2001,(5):14-16
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反腐败斗争三项工作格局以 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一直是党风廉政建设 的热点。经过数年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从中 央到地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普遍产 生了程度不同的飞跃。但是,作为一种防腐保廉的工作 机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在运行机制问题上仍然 存在着一些认识盲区。清理这些盲区,澄清党风廉政建设理论认识上的片面性,有利于进一步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一、认识上的几个盲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带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局限性。我们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机制的…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3,(3):33
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因多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对人口数量及成分的掌握大多依托公安机关,管理方法仅限于登记、办证,缺乏动态性,而造成对实际居住人口成分管理上的盲区。二是对房屋出租户监管乏力,出租房是流动人口主要落脚地,有相当一部分房主法  相似文献   

14.
8月初,宁阳县十几家垂直管理部门收到了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通知:8月份,县人大常委会将组织检查组对全县所有垂直管理部门进行一次执法监督检查活动。用常委会主任刘兴水的话说,在宁阳县辖区内,人大的监督没有“盲区“,人大一定要  相似文献   

15.
谢标 《长江论坛》2013,(6):30-33
当前武汉市市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划分不太科学,给实际操作层面带来了一些矛盾,需要及时解决。从纵向上看,应该明确划分两级政府部门各自的管理范围和边界,改变目前上下“越位”管理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从横向上看,要解决好政府部门间因分工不同互相“推托”、“扯皮”而出现的管理上的“盲区”和“空白点”。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合理定位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管理的作用,为广大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6.
黄海 《中国青年研究》2004,(11):109-117
“街角青年”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边缘青年群落,是社区青年工作的一个盲区和社区建设的一大隐患。本文通过对长沙市某社区街角帮派的调查,解读“街角青年”的形成原因、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流动模式,剖析“街角社会”的隐性社会基础,最后得出社区青年组织在转化“街角青年”工作中应建立“四位一体”转化系统工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城郊结合区域一般处于城乡边缘、多区交界地块,外来人员、低收入者、流动摊贩多集中于此,地域和人文环境比较复杂,容易成为管理“盲区”,是城市管理顽症治理的重点难点区域之一。虹口区江湾镇街道与杨浦、闸北、宝山三区交界,涉及北杨线等三条铁路,流动人口多、老旧住房多……由此形成的违建、“城中村”、乱投摊、群租等,成了城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街道探索形成了符合城郊结合区域特点的法治型、民主型、协同型、常态型治理机制,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北京智慧监管建设充分考虑平安首都的目标,充分依据市局祥云计划智能警务规划的高度进行规划设计,突显大数据深度分析和共享,突显物联网数据采集和智能应用,突显平台和数据的联汇贯通.力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能、实时便捷地处理业务流程,规范执法执勤环节和管理精细度,确保安防无盲区、信息无孤岛,并通过大数据应用提高数据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毫无疑问,是“人”。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企业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企业文化的管理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对"退二线"干部管理不善会浪费宝贵的人才资源,不利于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会败坏机关工作氛围和风气,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要加强制度建设,让老同志发挥余热、发挥专长、发挥"传帮带"作用,消除"退二线"干部治理盲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