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Gao BL  Huang ZB  Wu DL  Ding SM  Liang WD  Li XW 《法医学杂志》2008,24(4):256-258
目的 应用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检测法医精神鉴定中主观夸大精神症状的情况,并分析其测试结果。方法 对206名不同类型的法医精神鉴定的被鉴定人用该量表进行检测.并由两名鉴定专业人员对被鉴定人是否有主观夸大精神症状分别进行评定。结果 (1)以该量表判断主观故意或夸大精神症状的划界分(13分)对测试的被鉴定人进行检测,206例被鉴定人中有71例被判定为主观夸大精神症状(34.5%)。与专家评定的结果相比,量表评定的假阴性为19.8%,假阳性率为1.7%;总准确率为90.8%。(2)工伤和交通事故精神伤残理赔鉴定案例主观夸大精神症状的比例较高(51%)。结论 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是检测主观夸大精神症状的有效评定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所致精神伤残的伤残程度重新鉴定意见改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司法鉴定所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受理的交通事故致精神伤残的伤残程度重新鉴定案件51例。结果要求重新鉴定的案例中,鉴定意见有改变的共计30例(58.82%),其中伤残等级提高8例,伤残等级降低22例。按鉴定意见改变原因分,鉴定人评定时对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的理解差异8例,鉴定人自由裁量差异10例,鉴定人对某些精神症状的认识差异2例,鉴定时间差异10例。结论精神伤残程度鉴定应准确把握鉴定时机,减少鉴定人个体差异引起的鉴定意见改变,正确理解条款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Wang YJ  Sun DM  Zheng ZP  Zhang XT  Hu SX 《法医学杂志》2011,27(5):361-364
目的 研究有争议的脑外伤后各种精神伤残案例,分析其在初次鉴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 收集2007-2011年上海市司法鉴定中心脑外伤后致精神障碍重新鉴定案件,分别对初次鉴定和重新鉴定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鉴定时机不当,初次鉴定时鉴定人对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调查不全面、不客观,鉴定人对标准的理解有...  相似文献   

4.
按照目前权威的解释:"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和专业知识,对被鉴定人及其行为进行司法精神病学调查和分析,客观评价被鉴定人的精神状况和行为能力的科学技术工作.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应当根据案件事实和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应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技术,科学地作出鉴定."  相似文献   

5.
刘中 《证据科学》2002,9(2):116-118
按照目前权威的解释:"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和专业知识,对被鉴定人及其行为进行司法精神病学调查和分析,客观评价被鉴定人的精神状况和行为能力的科学技术工作.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应当根据案件事实和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应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技术,科学地作出鉴定."  相似文献   

6.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 ,鉴定人受司法机关委托 ,对案件中涉及司法精神医学问题的内容进行鉴定 ,出具鉴定结论的过程。鉴定结论作为鉴定结果及证据材料的形式之一 ,必须经过法庭审查才能被采信 ,发挥证据效力。本文拟通过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审查的必要性、审查的方法和形式的分析 ,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的审查制度展开论述 ,以期抛砖引玉 ,完善我国证据制度。一、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过程 ,是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委托后 ,在约定的时限内 ,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 ,结合对被鉴定人…  相似文献   

7.
蔡某,男,48岁。1998年7月某日晚,爬上电线杆4米高处接线时不慎摔下,当时腰腿活动受限,被送到某中医院治疗。医院为被鉴定人拍摄3张X线片及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并确诊为左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当即告知被鉴定人需转院治疗,当晚被鉴定人到鞍山市第三医院就诊,诊断为:左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左股骨颈骨折。患方认为在中医院所拍摄的第1张X线片只显示为左髋关节脱位,没有显示股骨颈骨折,而手法复位后所拍摄的两张X线片显示为明显的骨质分离,其股骨颈骨折是中医院行手法复位所造成,后提起诉讼。根据被鉴定人的申请,法院委托某鉴定中心对其损…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逐步增加,所引发伤残需要进行精神伤残鉴定的病例数量也有所上升,但在伤残等级鉴定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精神伤残的鉴定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鉴定时间、被鉴定人个体情况等~([1])。本文选取40例交通事故中精神伤残程度重新鉴定案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资料1.1案例1被鉴定人,男,45岁。因琐事与他人互殴以涉嫌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其姐反映案发前其无精神病史。精神检查时主动称既往因精神异常家人曾带其到某精神病院就诊,他不同意看病而逃跑。并述及多年前就感到许多陌生人跟踪要害他,有时听见别人说他坏话,常胡思乱想,一直持续到现在。工作能力差,什么也干不了。精神病学检查时被鉴定人多低着头,与检查者缺乏目光接触。司法精神病鉴定软件(由MMPI编制)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16例酒精性精神障碍鉴定案例进行分析.鉴定结论,诊断为普通醉洒13例,慢性酒精中毒3例.16例中,评定无责任能力2例(12.5%),限制责任能力2例(12.5%),完全责任能力12例(75.0%).作者强调应根据被鉴定人的既往饮酒史,醉酒后的表现,精神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作案动机,作案前有无预谋,案发后有无掩饰行为,以及各种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被鉴定人对其危害行为是否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司法精神鉴定中,对被鉴定人精神疾病或违法行为病态性认识的出发点或方式不同,将导致不同的鉴定结论或出现鉴定结论偏离。本文作者从对精神疾病的认定、对被鉴定人法律行为的认定和对鉴定结论的认识等思维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永良  田露 《证据科学》2005,12(4):250-252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手术时甲状旁腺被误切、挫伤或血液供应受损,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该并发症并不少见,但因只须保留1枚功能良好的甲状旁腺就可保持正常的甲状旁腺功能,故临床上出现严重手足抽搐者并不多见,医疗因素致手术后立即出现手足抽搐且持续存在的病例更是少见,笔者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Shen DL  Liu JM  Hu JM 《法医学杂志》2011,27(3):196-199
目的 探究涉嫌暴力违法的女性被鉴定人的犯罪学特征.方法 采用自制的统计表对2000-2009年进行司法鉴定的女性被鉴定人进行登记,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9例被鉴定人的年龄为16~81岁,其中45岁及以下为205例(79.2%);已婚225例(86.9%);诊断的种类共14种,其中精神分裂症47.1%、无精神病15...  相似文献   

14.
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无病推定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无病推定(Presumption of Not Mental Disorder)特指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过程中,鉴定人对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首先应当推断为正常,且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被鉴定人确定患有精神障碍并且因此而影响其主观上对自己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时,方可作出有病以及限制其相应法律能力的鉴定结论之一种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思维模式。 无病推定原则是一种反驳性的法律推定。在近代法律体系和司法精神医学理论体系中,这一原则最早以  相似文献   

15.
一宗精神分裂症高发家庭自相残杀案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一宗罕见的一家五口皆患精神病,导致祖父杀死孙子、儿子杀死父母、父亲杀死儿子连环自相残杀案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被鉴定人,洪甲,男29岁,潮阳市人,排行第二,小学文化,务农及从事木工。被鉴定人洪乙,男,26岁,排行第三,初中文化,务农及从事木工。1999年6月5日接群众举报被鉴定人的父母及洪甲的子女在一年前全部失踪,可能是被其杀害。经讯问洪甲、洪乙,两犯供称:1998年1、2月间其父洪某(55岁)认为洪甲的小女儿(1岁)的灵魂被吸走,藏进牛的灵魂变成牛,便将其放在一木箱中,抬到村后山坡埋掉。1998年5月中旬,洪乙先持菜刀砍其父的脖子,后由洪…  相似文献   

16.
正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被鉴定人因申报户口,要求鉴定父母与异卵双生子之间是否存在亲子关系。4名被鉴定人无输血、骨髓移植及放化疗史等。异卵双生子外观正常,女性特征明显。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采集了全部被鉴定人的血样及孪生子2的口腔拭子。1.1.2检验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17.
蔡某,男,48岁.1998年7月某日晚,爬上电线杆4米高处接线时不慎摔下,当时腰腿活动受限,被送到某中医院治疗.医院为被鉴定人拍摄3张X线片及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并确诊为左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当即告知被鉴定人需转院治疗,当晚被鉴定人到鞍山市第三医院就诊,诊断为:左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左股骨颈骨折.患方认为在中医院所拍摄的第1张X线片只显示为左髋关节脱位,没有显示股骨颈骨折,而手法复位后所拍摄的两张X线片显示为明显的骨质分离,其股骨颈骨折是中医院行手法复位所造成,后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8.
外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夜间阴茎勃起功能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夜间阴茎勃起功能监测(NPT)技术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程度鉴定中的法医学意义。方法 用RIGISCAN PLIJS SYSTEM,对13例外伤后主诉阴茎勃起障碍的被鉴定人进行监测。结果 NPT检查的13例被鉴定人,阴茎勃起功能正常者3例,轻度减退者5例,中度减退者2例,完全丧失者3例。其中在IIEF、自我勃起功能评价为严重功能障碍的5例中,NPT检查正常者1例,轻度减退者1例,中度减退者1例,完全丧失者2例。结论 NPT技术能够有效的确定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程度,为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或伤残程度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1例父子关系鉴定中采集被鉴定人的末梢血进行检测,发现被检父D12S391基因座STR分型为20,21,22,23,后单独采集被检父带毛囊的毛发样本进行验证。1.2DNA检验采用Chelex-100法提取样本基因组DNA。采用Goldeneye誖20A试剂盒[基点认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对被鉴定人血样进行扩增,后用EX22试剂盒(无  相似文献   

20.
广泛软组织挫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 案例资料 死者,男,31岁,被殴打致躯干及四肢广泛挫伤。伤后第二天自觉胸闷、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症状出现后4h被送到医院,抢救1h无效死亡。尸检:软组织挫伤分布在双侧肩背部、双臀部、两股背外侧及两前臂伸侧,范围约占体表总面积的35%,且伤区肿胀。解剖:大脑外观水肿改变,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