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球虫在我省分布很广,经作者调查,78个鹅场中,57个有鹅球虫病发生。从全省各地收集鹅球虫卵囊,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共分离出5种纯种球虫,鉴定为:E. kotlani、E. fulva、E. stigmosa、E. hermani及T. parvula。为了弄清哪种球虫致病较强,给生产上造成的危害最大?用这5种球虫进行了致病性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球虫及其卵囊来源:用E. kotlani、E. stigmosa、E. fulva、E. hermani、T. parvula 5种球虫,分别通过健康小鹅传代,而获得大量纯种卵囊,备用。 2.试验鹅:试验鹅自出壳至试验结束,一直饲养在严格消毒的环境中,饲料及一切用具均进行高温消毒,以保证试验鹅不感染上非接种球虫卵囊。 3.致病力观察及测定项目:试验鹅体重变化、粪便检查、食欲、死亡率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鹅新城疫(ND)的发病机理,用3株鹅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分别人工感染25日龄雏鸡,以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免疫组化(IHC)法检测攻毒鸡体内NDV抗原的分布及定位,研究了鹅新城疫病毒(NDV)对鸡的组织嗜性.结果显示,在试验鸡多种组织器官中均能检测到NDV抗原,病毒抗原主要定位于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巨噬细胞、肝细胞及各种上皮细胞的胞浆内.结果表明,鹅NDV强毒株对鸡是一种泛嗜性病毒.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这类疾病的历史概况 查阅国内外文献记载,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研究小鹅瘟的是我国江苏农学院(原苏北农学院)方定一教授。方氏于1956年在江苏省扬州地区发现本病,当时就曾将病鹅尸体的病理材料接种入发育中的鸡胚,以期分离病毒,但均未能成功,后改用发育中的鹅胚,结果发现病鹅组织中含有对鹅胚能致死的微生物,当时认为可能是病毒。正当方氏乘胜作深入研究时,孵鹅季节已过而中断研究工作。接着由于形势的变化迫使研究工作中断了四年之久,直至1961年才重整旗鼓。仅在短短的一年内,方氏就证明本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的病  相似文献   

4.
发病情况  2 0 0 1年春 ,南京郊区种草养鹅的农村雏鹅群发生以排白色稀粪为主要症状且死亡率高的传染病。 1月 6日 ,某自然村的 5户农民从外地购入雏鹅 110 0只 ,分养于 5个不同地点 ,1月 2 0日 ,其中 1新养鹅户的 4只雏鹅突然死亡 ,当时仅怀疑可能是受凉而未引起重视。次日 ,陆续有雏鹅排白色稀粪和死亡 ,其余 4户的鹅群也相继发病、死亡 ,先后共死亡 5 12只 ,死亡率 45 .4%~ 72 .2 %。用土霉素和小鹅瘟血清等治疗均不见效后 ,改用鹅副粘病毒血清肌肉注射而使疫情得到控制。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沉郁 ,闭目缩头 ,羽毛粗乱 ,食欲减退或不食 …  相似文献   

5.
据我县家禽寄生虫的调查结果,鹅裂口线虫感染率高达96.4%,严重危害着养鹅业。为了防治本病,我们用盐酸左旋咪唑作了驱除鹅裂口线虫的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品:盐酸左旋咪唑,系江苏淮安兽药厂生产的片剂,每片含量25毫克,批号:830808。 2.鹅的来源:来源于本县戴楼乡。经剖检确诊感染鹅裂口线虫的57~60日龄小白鹅,体重在0.35~0.725公斤。  相似文献   

6.
1986年初春,荣昌县及永川、大足、沪州、隆昌、铜梁、綦江、南桐等县(区)先后发生大批雏鹅死亡,仅荣昌县死亡雏鹅已达10万余只,严重影响了养鹅业的健康发展。经系列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及病毒的分离、鉴定,首次确诊我省有小鹅瘟。 (一)流行病学调查 1986年初春,在荣昌县某些村镇发现有小鹅死亡,很快在市场上有有病小鹅出售。至3月中旬,市场上病雏鹅猛增(每年11月至次年6月中旬为孵化期)。曾  相似文献   

7.
应用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代的方法 ,获得了由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强毒株(NGVEV CN株 )致弱的弱毒株 (CN4 0 株 )。该弱毒株TCID50 为 10 - 8.0 83,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易感 1日龄雏鹅连传 8代不返强。该弱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最小免疫剂量为 10 0 0 0TCID50 ,免疫后 3d产生部分免疫力 ,5d产生坚强免疫力。口服免疫效果最好 ,对雏鹅免疫期在30d以上。该弱毒株能够干扰强毒在雏鹅体内繁殖 ,进入鹅体后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繁殖并排泄出体外 ,使同居雏鹅感染并获得一定程度免疫力。临床使用后可极显著降低雏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雏鹅病毒性肝炎的诊治病毒性肝炎是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主要特征是肝肿大并有出血斑,侵害5~30日龄雏鹅,成年鹅不易感染。饲管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鹅舍潮湿、拥挤可促使其发生。近几年来,笔者在确诊的基础上用中药治疗3100...  相似文献   

9.
鹅裂口线虫病是鹅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虫体主要寄生于鹅的肌胃角质层内 ,引起肌胃浅表性溃疡 ,从而影响肌胃的消化功能。该病呈地方性流行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养鹅场发病严重。感染强度较低时 ,病鹅表现消瘦 ,生长缓慢 ,残次鹅比例大。严重感染时 ,肌胃与腺胃交界处肿胀 ,胃黏膜水肿、出血 ,引起胃阻塞和贫血 ,甚至引起大批死亡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海南地区在 2 0世纪 80年代寄生虫普查中 ,曾发现少数散养鹅群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但未见大批发病死亡现象。 2 0世纪 90年代 ,本地区鹅的饲养量增加好几倍 ,曾剖检患其他病的 2 35只鹅 ,但…  相似文献   

10.
鹅IL-18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中鸡、火鸡和鸭IL-18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引物,以提取的鹅脾细胞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扩增、克隆鹅IL-18基因中间的333bp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与鸭IL-18基因对应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9%。参考鸭IL-18全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各3条,以梯度PCR探索扩增、克隆鹅IL-18全基因。以上述策略成功扩增、克隆了3个广东地方杂交品种鹅的IL-18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3个杂交品种鹅的IL-18基因序列一致,长642bp,含一个603bp的ORF,编码200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23.2ku。ORFN端的30个氨基酸为前导序列,其余170个氨基酸为功能蛋白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了第一条鹅的IL-18基因序列,登录号为EF159728。随后,构建了鹅IL-18基因ORF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GIL-18,经诱导表达、纯化获得重组鹅IL-18融合蛋白,并以其制备了兔抗重组鹅IL-18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1.
伊宁县为了给县羽绒厂提供原料,今年大力发展养鹅业,不幸从1988年5月14日起爆发流行疫病,共死亡雏鹅近1万多只,直接经济损失8.5万元。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次疫病发生与直接注射小鹅瘟免疫血清有关。 (一)流行情况 5月14日前在县种鹅场共孵鹅6批,共8200只,没有注射过小鹅瘟免疫血清,也没有发生过疫病。 从5月14日至7月4日共孵5批,第1批由县种禽场孵出种鹅1646只,当日注射小鹅瘟免疫血清O.3ml/只,次日运到种鹅场饲养,第5天后开始发  相似文献   

12.
1991年9月27日,养鹅专业户袁某为预防禽病发生,对饲养的170只16日龄体重120~150g的雏鹅投服复方新诺明,每只半片(每片含TMPO.08g,SMZO.4g)。投药后全部发生中毒。2小时后开始死亡,18小时内共死亡65只。发病率100%,死亡率38.2%。其余雏鹅2~3日后食欲逐渐恢复。 临床症状 病鹅甩头,口腔甩出白色粘液状液  相似文献   

13.
对江苏省仪征市鹅副粘病毒的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方法及结果等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做了病原分离和鉴定工作.调查表明,该市鹅副粘病毒病占鹅各种疾病的26.0%,平均发病率为17.5%,死亡率为9.2%,致死率为51.4%,发病日龄为30-60日龄,病程一般为3-4 d,用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抗鹅副粘病毒卵黄抗体或新城疫(ND)Ⅳ或Ⅰ系苗进行防制均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用成年健康猪脾制造转移因子应用于兽医临床的治疗已有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对家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我们于1986年4月用猪脾转移因子对自然发生的小鹅瘟病雏鹅及人工感染小鹅瘟病雏鹅进行了对比治疗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①猪脾转移因子:为作者从健康成年猪脾脏中用超滤法提取的转移因子,批号兽TF—850604;②小鹅瘟强毒:由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微生物教研组提供;③小鹅瘟高免血清:自制,批号850606;④小鹅瘟病雏鹅:来源于本县金南乡某养鹅户饲养的发生小鹅瘟的鹅群,品种属太湖鹅种的本地小白鹅,体重0.1~0.2kg,12日龄,共86只,其中初发  相似文献   

15.
宁波白鹅(浙东白鹅)生长快、肉鲜嫩,近几年有了相当发展。目前寄生虫病对养鹅威胁甚大,为了摸清白鹅外寄生虫的侵袭情况,制定防治措施,于1985年1月在宁波白鹅良种基地之一的奉化县种鹅场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场有成年种鹅150只,培育种鹅300余只,鹅群出现生长不良及病死情况。在宁波白鹅选育协作组和种鹅场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16.
1983年4~9月间在江苏省邗江县六圩公社顺江、马桥两个大队和西湖公社金圩大队先后发现三群鹅爆发球虫病。本报告重点研究这三群鹅爆发球虫病的球虫种类。经卵囊分离、培养、量度、详细观察、摄影等,鉴定为两属4种:鹅艾美耳球虫E.anseris,有毒艾美耳球虫E. nocens,多斑艾美耳球虫E. stigmosa和稍小太泽球虫Tyzzeria Parvula,其中艾美耳属三种,太泽属1种。经统计100枚卵囊,各占的比例鹅艾美耳球虫43%,有毒艾美耳球虫44%,多斑艾美耳球虫10%,稍小太泽球虫3%。前三种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0日龄以内的雏鹅尤其易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们利用成年鹅制备抗小鹅瘟血清(GPS)共接种雏鹅30余万只,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标准阳性血清 购自江苏农学院微生物教研室。1.1.2 鹅胚和雏鹅来源 鹅胚、雏鹅均由非免疫的易感鹅种蛋孵育而成;自然病例选自安徽省怀远县某乡镇的养鹅户;成鹅为出栏前30d、体重2kg以上的健康鹅群。1.2 方法1.2.…  相似文献   

18.
我省鹅的饲养量很大,仅金湖县的年饲养量就达60余万只。而绦虫对鹅的感染率几乎高达100%。有的一只鹅就有绦虫1000余条,尤其是矛形剑带绦虫,由于虫体较大,危害特别严重。为了寻求高效低毒的抗绦虫药物,我们选用了吡喹酮及NY-828对鹅进行了驱虫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药物:吡喹酮及NY-828均由南京制药厂供应。将药物加面粉混合均匀,再加少量水反复揉捏成团,最后称重计算出每克面团的含药量并根据需要量逐只投服。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雏鹅感染鹅细小病毒 (Gooseparvovirus)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又称小鹅瘟病毒性肠炎、鹅细小病毒病等。该病主要侵害 4~ 2 0日龄雏鹅 ,传染性强、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是严重威胁养鹅业健康发展的一种传染病。 2 0世纪 5 0年代 ,我国学者方定一等在江苏扬州首次发现、分离出病原并将其命名为小鹅瘟病毒。近年来 ,贵州省贵阳市部分地区不断发生疑似小鹅瘟的传染病 ,笔者等对修文县等地的发病雏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变观察以及病原分离鉴定 ,确诊为小鹅瘟。1 流行病学调查2 0 0 1年 ,…  相似文献   

20.
鹅感染鸭瘟的诊断黄宏菁(海南省万宁县畜牧业局571500)60年代初,国内外曾有鹅感染鸭瘟病毒而引起流行的纪录。但海南地区至今未见类似报道。近日,在本县某养鹅专业户的鹅群发病过程中,经一系列诊断,证实是鹅的鸭瘟,经紧急接种10倍鸭免疫量的鸭瘟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