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将步入一个崭新时代。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之时,便意味着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结构,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组织行为到公众观念等多方面深刻变革的临近。知识经济的兴起,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刘奇志 《湖湘论坛》2001,14(4):39-40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传播与使用之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使用与创新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越来越大。知识经济的兴起将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仅对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深刻变化,它还将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都会发生新的变化。那么旅游业如何面对这种变革,如何认识知识经济给旅游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知识经济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1.知识经济扩大了旅游需求。在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3.
时代在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还占有相当的比重,工业经济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的崛起,表明知识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和发展的基本动因。表现在社会生产力中,以体力劳动为主体的结构向以脑力劳动为  相似文献   

4.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动。新世纪我们要把握知识经济的脉搏,深刻领悟知识经济及其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措施,发展自己。为此,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的含义、特征,以及带来的机遇、挑战,和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世纪末的钟声敲响,人类进入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把这个扑朔迷离充满诱惑的时代称作“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对人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对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转变观念,其中学习观念转变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如果学习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性学习和能力,不能超越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就不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全新经济形态。它的到来引发了人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使中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持续、跨越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面向未来的新资源观,才能在这场变革中有...  相似文献   

7.
傅培玲 《群众》2000,(3):37-37
在世纪之交、千年更替之际,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将会令世界巨变的知识经济,同样也会给我国教育改革带来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机遇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将会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即将迈向一个新纪元,一系列事实证明,知识经济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受到世人的热切关注。知识经济的勃兴不仅对多极格局下激烈竞争的世界各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且给我们领导干部的内在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领导方法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挑战。本文试就领导干部如何主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问题谈管窥之见。  加强学习: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根本途径  知识经济最明显的特性就是知识成为资本,信息成为资源,知识对经济的驱动力日渐直接和强大。知识经济的崛起,无疑将促使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广泛变化…  相似文献   

9.
《辽宁人大》2007,(2):21-21
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在看到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更要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国际上看,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来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明显增多,包括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消极腐败现象滋长等。  相似文献   

10.
当今,出现在公共传媒最多的词语之一,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形态,这是社会日新月异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经济最大的特征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资金,转移到了今天主要依靠人类自身聪明智慧,以知识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作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  知识经济的到来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什么机遇和挑战,这是出版界十分关注和正在分析研究的问题。  第一,从理论上说,知识经济要依靠人类积累创造的知识。要传播人类积累和创造的知识,无疑需要依靠…  相似文献   

11.
当人类即将迈向 21世纪的时候,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它以磅礴的气势冲击着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知识经济给以收集、整理、加工、传播知识信息为己任的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也赋予了图书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是信息的世纪   21世纪,知识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和生产要素,带动社会生产中各种劳动形式向以脑力为主和不断开发新知识资源的方向发展,知识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将更加突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把握住知识经济的特征,抓住机遇,敢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有可…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呼唤发展思路的观念变革沈中秀洪宇当代社会发展实践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寻求多方面的思路,其中,我们不能不考虑的首要问题,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实现在发展思路上思维方式的变革。这就是说,作...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如何正确认识并创造性地适应社会变化,制定适应变化的继续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并努力贯彻实施,使之有力地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既是继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也是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4.
张青 《警察教育》2001,(1):41-42
图书馆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需求是其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必将对图书馆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从而也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特别是当前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已成新时代的特征和动力,这必将促使图书馆事业同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斯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之中。社会的变革对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人文社会科学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取得更大发展并且再创辉煌,以满足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社会即将迈进21世纪的今天,聚焦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对我们国家、我们每一个地区的发展,既是不可回避的巨大挑战,又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200多年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与第一次产业革命擦肩而过,失去了与世界工业文明同步发展的机遇。今天,知识经济再一次叩响世纪之门,倘若我们再次失去机遇,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子孙后代。在当今社会,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正处在由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过渡的时期,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在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从总体上看,知识经济还只是初视端倪。正如…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选择。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要勇敢地担负起许多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积极为发展知识经济作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8.
李芳 《青年论坛》2002,(6):124-125
当今世界已从工业经济时代悄然无声地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 ,知识经济将成为 2 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流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会计领域产生了冲击。从中国会计界来看 ,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是会计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正重塑着全球面貌和民族国家的形象。它提供的新观念、新产品、新服务和舒逸生活,既变革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又推动了人类进步。世界各民族将更多地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以实现强国之梦。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正是适应这一潮流的理论指针。我们应高扬知识经济的旗帜,吸收知识经济的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应警惕它的负面后果。一、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运用为主要源泉,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形态, 它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改造自然方面给人类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新的选择,在宏观…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对经济与社会的各方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广西作为一个不发达的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比较突出。如何实施“科教兴桂”战略,加快知识创新步伐,实现广西与全国同步进人知识经济社会,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一、知识经济与广西经济的背景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背景是作出正确决策、发展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广西发展知识经济的背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知识经济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初见端倪。江泽民总书记于1998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呈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