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陈仪  李亚楠 《新视野》2023,(5):105-113
过去40余年里,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多数发达经济体经历了劳动力市场极化现象,主要表现为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的上升、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的下降。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极化趋势,但与美欧等国存在重要区别:美欧劳动力极化主要体现为高技能就业比例的上升,我国主要体现为低技能就业比例的上升。自动化技术进步可能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极化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城镇化、经济数字化转型等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劳动力市场极化可能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教育改革等,有助于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极化现象并减轻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祖强 《唯实》2011,(3):49-5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戴蒙德、西北大学戴尔·莫滕森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因在法规、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等方面所做出的理论贡献,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学者认为,劳动力市场并不存在一个提供均衡价格信息的瓦尔拉斯拍卖场,市场交易总是存在着摩擦。从劳动力市场上看,经常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同时存在工厂找不到工人和工人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两者之间存在冲突,意味着雇佣者与工作者之间都面临着一定的“搜寻成本”。如何减少搜寻时间和降低搜寻成本,三位学者在分别研究了不同市场属性的基础上,建立了DMP模型,试图提高搜寻效率,解决空岗与失业并存的问题,从而促进就业率明显上升。这一成果对我国的经济理论和社会意义也显而易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国会出现“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更好地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劳动就业的理论演变经历了从配第—克拉克定理到库兹涅茨法则、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发展、多种理论观点的劳动力流动模型三个阶段,揭示了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是复杂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伴随着技术进步,会使旧产业衰败、新兴产业兴起,并且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导致劳动力素质发生变化,人力资本投资增加,缓解就业压力;也会使城镇化水平提高,创造就业岗位;管理水平和制度障碍,使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进而使就业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最近十年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但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何以不接纳并不发达的高等教育人才呢?本文通过对中国白领职业与高等教育结构变迁速度的对比,通过对中国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白领职业群体所占比例的对比,揭示劳动力市场背后的职业结构最终对市场起决定作用;职业结构终究要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出现了一些相关成果。在从就业数量、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就业方式和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对这些成果进行观点综述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廉价劳动力的大量涌入,是现阶段上海城市就业市场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本文所说的廉价劳动力,是指主要因为身份限制,就业条件较低,同时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在就业市场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那部分劳动者。目前,廉价劳动力在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非正规就业女性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以福州市非正规就业者为样本的调查与分析显示,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存在着低稳定性、低收入、低社会保障以及低组织化程度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她们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也使非正规就业形式得不到女性的认可和社会的青睐.要改变这种状况,完善女性非正规就业的权益保障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数量、素质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由于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充分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繁荣南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愈来愈严重,已进入高失业阶段.20世纪90年代外出农民工已经成为转移农民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愈来愈难,要充分估计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企望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太现实的目标.政府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总是存在着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力市场.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对所有人实行"国民待遇".作者认为,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并提出三个重要建议:第一,应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中国的创造就业目标,包括城乡就业目标,正规与非正规就业、固定与灵活就业、暂时与临时就业;第二,应定期公布调查失业率和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全国与地方各类劳动力市场信息;第三,促进灵活性、统一性、公平性劳动力市场,实行"平等国民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经验数据的定量分析.实证地揭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就业结构非农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化历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江西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以人为本.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城乡非农产业,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彻底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出现有赖劳动者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因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构建主要源于三个进程。首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释放出的农村劳动力,其次是国有企业改革引发的计划就业体制的解体,再次就是目前迅速推进的城市化。这三个进程都推动了传统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的解体。在寻求新的结合方式的过程中,蕴含了转型中国社会冲突发生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2.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民工潮、用工荒及城乡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逐步严重化,尽管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尚未从根源上破除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障碍。依据课题组所进行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制约因素进行权重比较,甄选出七个主要制约因素:城乡居民工资差异、户籍、社会保障、家庭收入来源、从事行业、工作环境以及最高学历,这七个因素占到总制约因素权重的67.69%,并根据这些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再就业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能否和谐建设。南昌市近年在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党的十七大指引下,南昌市应进一步推进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市场缺陷为国家调控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内在依据。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分配不公、就业歧视等劳动力市场缺陷在我国表现得愈益严重,加强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控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控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加强劳动力市场供求调控、健全工资调控体系、完善失业调控体系、实行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对策,切实加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控。  相似文献   

15.
做好欠发达地区的劳动保障工作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和学习 ,就如何做好欠发达地区劳动保障工作谈几点思路。一、完善促进城乡就业工作体系抓好就业政策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是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1.突出抓好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 ,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财政投入 ,加快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 ,利用市场机制开发和配置劳动力 ,统筹城乡就业。2 .积极疏通就业渠道 ,建立健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鉴定申报代…  相似文献   

16.
企业劳动用工现状与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与转型经济的共同影响下,国内企业劳动用工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就业体现为弹性劳动、职业变换频繁、工作不稳定、劳动力市场非正轨化趋势上升;灵活就业比重上升,多元用工模式广泛采用;就业结构向高技能方向发展;企业劳动关系的动态化发展趋势明显.要适应这种变化,企业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应坚持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基本原则;正视异质性劳动者的经济身份与基本特征,更充分地尊重与满足劳动者的多样化就业需求;积极加强多元化用工模式的研究与选择,并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因素与内部改革因素等综合调整内部的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多元分割状态,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主次分割、区域分割和产业分割。这种分割使劳动力市场信号失灵,对中国就业影响颇大。因此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本文从曲靖市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曲靖市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工作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就下一步如何做好全市的劳动力就业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前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不足现象同时存在,其原因主要在于低素质劳动力多而高素质劳动力少的结构性矛盾。本文试图通过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析,论证只有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主动承接发达国家逐渐外移的高新技术、金融、服务等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产业,使中国在取得更大的全球产业竞争优势的同时,解决中国的劳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弱势群体就业权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蕾 《求实》2007,(10):64-67
弱势群体是基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而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就业权是弱势群体作为我国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人权。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歧视现象,严重影响到其就业权的实现,甚至危及这些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弱势群体就业权的实现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