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青年学者笔谈会”一文中,郑婷论述了全面发展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罗峰指出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徐学通论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辩证统一;蔡爱平指出了依法执政是党执掌政权的基本方式;矫海霞认为要加强执政能力的制度化建设;赵刚印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要作到理论、制度与人的统一;唐珏岚提出了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六大能力;翁笑冰指出要培育发展社会自治组织,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刘建洲指出要警惕断裂社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内容提要     
《党政论坛》2004,(11):1
"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青年学者笔谈会"一文中,郑婷论述了全面发展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罗峰指出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徐学通论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辩证统一;蔡爱平指出了依法执政是党执掌政权的基本方式;矫海霞认为要加强执政能力的制度化建设;赵刚印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要做到理论、制度与人的统一;唐珏岚提出了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六大能力;翁笑冰指出要培育发展社会自治组织,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刘建洲指出要警惕断裂社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对我们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新世纪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合法性的时代诉求。以合法性的视角看待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必要对执政方式与执政合法性关系进行分析,以及对传统执政方式合法性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党在新时期执政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方党委依法执政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地方党委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提高地方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权力代表与权力主体、政策与法律、党与政职能、权力与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乡镇党委依法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党总体依法执政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党执政的成败。目前存在着诸多不利于乡镇党委依法执政的主客观因素。因此,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强化乡镇党委依法执政理念;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努力实现乡镇党委领导方式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其良 《求知》2005,(7):4-6
党的十六大将“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作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是我们党在深化执政规律认识过程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对于党在新阶段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治视角下党的领导体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凛 《理论探讨》2006,1(3):97-100
依法执政不等于党的领导,依法执政不同于依法施政,党的领导体制包括党内领导体制、依法执政体制、依法施政体制以及相应的监督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原则,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改革和完善党内工作机制和领导体制;按照权力制约与党政分工协作原则,改革、完善党的依法执政体制;按照党的政治领导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改革、完善党的依法施政体制;按照民主科学法治原则,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同时,党的领导问题应该避免“法律绝对化”、“民主绝对化”、“害怕民主”等三种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8.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对自身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实现了党的先进性与执政方式科学性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升;实现了党的执政方式与依法治国方略的一致,完成了我国迈向"法治"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党的执政方式与世界政治文明的融合,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新的国际形象。依法执政的理论创新和历史贡献,必将为党的事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带来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的依法执政能力问题是我国学术理论界近年来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在对"依法执政能力"概念定义上,存在两点不足.事实上,执政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作为一个整体的"依法执政能力";其二把党作为一个由很多先进分子结合而成的先锋队组织,主要是指党的领导干部的"依法执政能力".执政党依法执政能力关系到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本文从技术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手段性与目的性相统一,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动态性相统一,主体能动性、工具效能性性与客体制约性相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可比较性与可评价性相统一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党的执政能力的特征进行分析,是深化对党的执政能力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在此前提下对执政党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依法执政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是现阶段要解决的实践课题。它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首要的是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强化依法执政的法治观念,通过改革执政方式、理顺党政关系来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逻辑上讲,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发展与创新,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要实现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目标,前提和关键就是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是党和国家的生命所在。党内民主增量式发展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应有之义,同样是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推动器。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最大限度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更好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4.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建国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的特点就是大搞群众运动;党的执政方式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都发生了转变.党的领导方式主要从包揽一切、高度集权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从主要依靠掌握人财物实权向主要依靠党的先进件和公信力、从注重个人经验向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转化.党的执政方式从以党直接执政的形式向以国家执政的形式、从主要依靠党的政策执政向严格依法执政、从人治向法治转化.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5.
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与创新,而依法执政的推进必须以新的执政理念作基础,因此,培养与依法执政相适应的新理念就成了推进依法执政的迫切要求。这些新理念包含了依法执政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最有利于保证和实现党的领导的理念;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根本保证的理念;是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构建和谐社会最佳执政方式的理念;是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言实 《求知》2006,(9):8-8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我们党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人民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  相似文献   

17.
陈琢 《求知》2007,(10):6-7
把依法执政确定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对我们党自建国以来执政理论与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依法治国理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保证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使得地方和基层党组织的依法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有些地方和基层党组织在依法执政问题上认识不高、程序不熟、方法不多,不善于依法执政的问题十分严重。为此,地方和基层党组织要善于推选党的干部依法进入地方国家权力体系,通过党的代表执掌地方国家政权;要善于集中民意依法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国家机关实施党的主张,实现人民利益;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治水平,保证党的干部依法行使地方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结合白银市的实际来讲,白银是进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经过半年时间的紧张工作,全市上下对城市转础的认识拼一步统一.  相似文献   

20.
政党权威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红光  黄颖 《理论导刊》2006,3(3):33-36
在执政的条件下,党要保持先进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有效地执政,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制度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其要义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