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是李明博总统执政的第一年,也成为韩国政治外交领域极不平静的一年。由于新政府的成立,2008年韩国在政治和外交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新旧政权交接后,政府的政策方针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外交领域都出现了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所幸的是,由于李明博政府审时度势、适时地调整了国内外政策,逐渐克服了困境,并在朝野合作和中韩关系等方面开创了新局面。本文就2008年韩国政治、外交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做一考察和综述。  相似文献   

2.
宗教对韩国政治有着重要作用。解放之后,新教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在政治和组织化方面相对完备,美国及韩国的反共主义与对宗教的刻意扶植模糊了宗教与政治的分野。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出现一定的疏远,宗教内部也出现了对立与竞争,宗教界的政治参与在各种宗教内部保守与进步势力的相互牵制下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在民主化时代,韩国宗教界政治参与的最大特征表现为保守阵营的大反攻,宗教界出现大范围的保守化。这种保守化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政治势力化,各派之间组成相应的政治组织或政党,以更大限度地集中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韩国的产品相似性指数及国别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双方相似性较高,竞争也较激烈.但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在韩国-东盟FTA全面生效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韩国-东盟FTA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影响很小.其原因有二:一是韩国-东盟FTA中韩国的农产品开放度较低;二是东盟供给能力有限,即使享受FTA特惠税率而拥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其出口也很难完全替代中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韩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适应国际外交环境的变化,李明博政府确立了文化外交向公共外交转换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公共外交的实践活动,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但是,近些年韩国与中国民间关系龃龉丛生的现实,却折射了韩国公共外交进一步发展的深层障碍。如何超越障碍是韩国公共外交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李明博政府为实现"先进一流国家"的战略目标大力开展"创造性实用外交"。在实用主义外交理念的指导下,韩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为此,韩国制定并实施了由对朝关系、四强外交、全球网络合作外交和全球贡献外交构成的外交构想,努力打造"全球韩国"品牌。纵观其五年的外交历程可以发现,李明博政府努力推动的安保外交、通商外交和全球外交有得有失。  相似文献   

6.
于美灵 《当代韩国》2015,(2):123-128
<正>2015年6月26~27日,第十一届中国韩国学博士生论坛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美国研究中心成功举办。本届中国韩国学博士生论坛由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办,并得到了韩国国际交流财团、IL Shin Business Fund、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的赞助。本届学术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外交新常态与朝鲜半岛",共分为五大专题,分别围绕朝鲜半岛的外交、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历史与文化来展开。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韩国国  相似文献   

7.
朴槿惠作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杂的外交棋局。在韩国的外交重心东北亚地区,韩系、韩朝关系均面临两难选择。面对这样的态势,,接手的是一副异常错综复美关系、韩日关系、韩中关朴槿惠如何“破局”问题的关键。本文回顾了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基本外交战略。分析了韩北亚地区面临的外交困境,在此基础上根据朴槿惠在各种场合的言论,韩国在未来五年的外交政策走向。就成为国在东分析了  相似文献   

8.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韩国作为最早出现感染病例的国家之一,迅速采取了科学、透明、民主的防疫政策与措施,及时控制住了疫情,一时成了全球各国争相模仿的抗疫典范,树立了 K-防疫模式.韩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借此机会,在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外交,提高了国家软实力,大大提升了其国际形象.具体来说,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韩国采取了与周边国家及国际社会联合抗疫的公共卫生合作措施,向国际社会提供防疫物资与技术,实行宽松、温和、人道的出入境管理等措施,疫情下的韩国公共卫生外交体现了韩式特点,除与国际社会在传统物理外交空间加强合作外,还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拓展数字外交空间,利用文化价值因素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同时,韩国积极促进公共卫生外交主体的多元化与全民化,体现了双向、互动、合作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韩、澳均为亚太地区重要经济国家,三国中,中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占优,人均量落后;密切的经贸往来为中韩FTA和中澳FTA的签署奠定了基础,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大于中国对韩国的依存度。中国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出口市场和贸易伙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亦大于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依存度,但是,由于产品的替代性,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依赖的脆弱性更高;中韩FTA及中澳FTA的协议内容体现不同特点,中韩FTA协议文本较之中澳FTA,内容更为详尽全面,谈判的完成度更高。自贸区框架下,中韩、中澳经济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韩、澳两国都积极应对FTA,中国政府和企业亦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FTA,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箫轲 《当代韩国》2013,(2):96-108
建交以来中国对韩国经济—经营研究发展迅速,这成为中国韩国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当中可以发现,韩国经济—经营研究是中国学界较为关注的国别研究之一,其关注重点随着中韩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1992~1997年,相关研究对韩国经济的制度层面和大企业集团的关注很多,重点是对韩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引进和借鉴。1998~2008年,中国学界对韩国经济—经营领域的研究进入全面深入发展阶段,对韩国工业经济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对韩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进行了更加详实的考察和分析。2009年以来,能源问题、文化产业问题、FTA问题、农业问题、宏观经济管理当中的公共政策问题等成为中国学界的关注重点。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中国学界对韩国经济—经营领域的研究存在基础研究不足、跟踪研究滞后和具体产业研究不深入等问题。目前,韩国在经济—经营方面依然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中韩经济关系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中国学界对韩国经济—经营领域的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就自由贸易协定(FTA)正式签署中英文协议。中韩FTA的签署将使两国经贸、政治、文化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韩签署FTA具有多重价值,包括双边、区域和全球价值。得益于先天的地理条件,青岛是中国东部城市中与韩国经贸往来密切的城市。中韩FTA达成后,更多的韩国商品和企业进驻青岛,人员往来会更加频繁,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将大大增加。青岛应抓住良好机遇,借助中韩FTA签署的良好时机,采取措施推动青岛企业走出去,并促进实现先行效应,与韩国经贸发展迈上新台阶,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经济复苏迹象的日趋明显,如何构建中韩FTA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对中韩两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本文在剖析中韩两国各自FTA战略的基础上,根据三国经济福利水平变化模型提出了中韩、中日韩和东盟“10+3”FTA三个方案的战略构想,并得出中韩FTA战略的最大可能为中日韩FTA,继而提出了中国FTA谈判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韩国出现了连续两届进步政党执政的状况,左翼政党也大举进军国会。但是,进步政党政绩不佳使在野党在地方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地方权力进一步向保守政党方面倾斜。这一现象表明,单纯为“平等”而平等的政策承诺很难兑现,民众对增长和效率的要求出现强劲反弹,韩国社会出现了保守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韩国文化外交是其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和体现。韩国文化外交卓有成效,其路径主要有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个方面。韩国文化外交的启示在于:经济现代化是文化外交的物质保障;政治民主化是文化外交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社会建设是文化外交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力;明确的文化产业政策是文化外交的直接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韩关系的发展,中国地方政府开始在中韩关系中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本文以山东省、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为案例,分析了21世纪中国地方政府在中韩关系中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的经贸关系为中韩关系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动力;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的外事活动为中韩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为中韩关系发展营造了友好的民意支撑。展望未来的中韩关系,本文得出的相关政策启示在于:对于中国地方政府而言,要为韩国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中国中央政府而言。需要给予地方政府在发展中韩关系中适当的授权和分权;对于韩国政府而言,需要积极应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将是进一步密切中国地方政府与韩国关系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6.
文墩  姚帅 《当代韩国》2010,(4):39-46
本文首先阐述了韩国过去与现在的贸易政策,以及韩国FTA政策从区域内向区域外的转变,并分别从国际、地区和国内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韩国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东亚区域主义的影响。随着更多的亚洲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将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积极影响。东亚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东亚各国是否有能力来共同协调相互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中韩FTA是目前两国政界和学术界都很关心的问题,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韩国FTA战略和政策的发展历程,认为韩国在东亚金融危机前后的FTA战略有重大转变,在金融危机后一方面体现出渐进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环境变动的调整性。而中韩FTA总体上适应了韩国FTA战略的这种特征,在其他方面没有重大变动的情况下,建立中韩FTA的前景比较看好,但具体时间则取决于两国在具体内容上的妥协程度以及化解国内反对力量的能力和态度。  相似文献   

18.
张键 《当代韩国》2010,(1):53-57
韩国总统在韩国外交决策机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总统的领导下,韩国国务总理、国务会议以及外交通商部、国防部、统一部、国家情报院等政府执行机构和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民主和平统一咨询会议等高级咨询机构一道组成了韩国的外交决策机制的基本架构。韩国外交决策机制还受到韩国国内学界、媒体、政党政治等国内因素和一系列国际因素特别是美国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凯 《当代韩国》2016,(1):28-41
"中等强国"外交近年来在韩国政界、学界都是一个持续升温的关注热点。而有关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讨论在中韩两国的学术界都有过一些颇有见解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一个更为宏观的全球体系的视角来分析韩国"中等强国"外交。本文作者选择的视角同样是从演变中的全球体系中观察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战略定位,即冷战后全球体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字塔"型的结构,而"一超多强"或雁阵式结构也不能恰当描述全球以及地区的变化趋势,同时韩美同盟体系的"升级"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该同盟的单向强化。本文将首先回顾并分析冷战后相对稳固的"金字塔"结构的国际体系是如何出现相对松动的"区块化"趋势。之后,笔者将从外交层面分析韩国是如何应对这种国际体系的变化以及韩国如何在全球体系中确定自身的战略定位。最后,笔者也将尝试分析并评估在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与中国的全球外交举措有着怎样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并对韩国"中等强国"外交做一个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张隽 《当代韩国》2008,(2):25-29
从韩国与前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到韩国同俄罗斯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韩国对俄罗斯经贸发展的速度之快、涉及领域之广使得韩国逐渐成为中国对俄经贸发展的劲敌。深入研究分析韩国对俄经贸策略,不但有利于提升哈尔滨对俄经贸的竞争力,还可以适当借鉴韩国对外经贸策略应用于哈尔滨对外经贸领域当中,促进哈尔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