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舍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大师,在他一生创作的戏剧中很多都是以北京为背景,以北京人为素材,以北京的变化为线索的,处处充满着鲜明的北京地域特征,处处展现着生动的京城民俗风情。这种民俗风情的描写不仅反映着时代、社会、历史的演变和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反映着一种博大精深的历史观念、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其中包涵着他对中国悠久历史的反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对勤劳、善良、古道热肠的中国人的赞美,更包涵着他对保守、麻木、愚昧落后的国民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为了寻求解决办法,作为俄罗斯文化晴雨表的文学首先在诗歌创作上进行改革,他们开始否定理性,崇尚感性,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渴望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于是,俄罗斯现代派——象征派、阿克梅派和未来派相继产生,且迅速渗透于哲学、绘画、戏剧、音乐、艺术等领域。这些艺术在汲取诗歌艺术精华的同时,对文学的创作又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任率英(1911—1989)一生致力于中国工笔画、连环画、年画的发掘与创作。作为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室的初创者之一,他的作品走进千家万户,带给人民大众美的享受。任率英先生把中国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融入年画、连环画的创造,促成工笔重彩画与年画、连环画的完美结合,为年画、连环画的创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年画和连环画艺术的高峰;他以自己优异的艺术才能和执着,创作出一批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中的人物悲剧,具体包含了英雄型、良善型和过失型3 个主要类型,均在30 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曹禺的《日出》和《原野》是中国30年代话剧创作中人物悲剧的双子星座,代表了这一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随古印度文化的传播影响了东南亚、南亚地区。两大史诗作为戏剧主题进入和影响了各国的戏剧艺术,在诸国戏剧中有着的不同表现形式。两大史诗对东南亚、南亚国家戏剧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或被直接搬上戏剧舞台,或被当作一种元素融入各国的本土戏剧当中,或被当作一种素材进行二次创作。  相似文献   

6.
娃娃亲     
阿郎刚刚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按照彝族风俗,将他和另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孩子结为娃娃亲。连话都不会说,路也不会走的他,在自己民族的风俗中成为了“丈夫”。彝族风俗里,结为娃娃亲后,双方直到结婚的时候才可以见面,但也只是见一面而已,见面后还需要分居一年后才可以真正的住在一起。那是沿袭了千年的风俗,融会着对民族的崇敬。在民族的风俗中,阿郎成长着。他不知道对方的家在哪里,不知道对方的父母是谁,甚至连那女孩子的名字都不知道,但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有着已经成为他将来婚姻中的妻子的一个阿人在等待着他。无论…  相似文献   

7.
著名文学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根据自己多年的文学创作实践和艺术探索,提出了著名的艺术情感说,并以此为标准去衡量音乐和戏剧,以甄别艺术的真伪。通过他对这些艺术的评论,我们可以清晰地领悟到托尔斯泰艺术思想的精髓,这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清代的李渔,是一个才华横溢又博学多识的文人。他是一位小说家,又是一位诗人,也是一名历史学家,更是一名杰出的戏曲家,他创作的戏剧流传至今仍有18种,其中一些剧本还在上演。真正使得他能够在中国文学史留有一席之地的,就是他在戏曲理论方面的成就。在李渔的杂著《闲情偶记》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他根据自己创作及演出实践,具有  相似文献   

9.
老挝的戏剧是老挝民族文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约在14世纪从高棉传入,16、17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佛教是老挝的国教,极大多数老挝人信奉佛教,所以老挝的戏剧同老挝文学的其他形式一样,在创作题材上,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老挝的戏剧有歌剧、舞剧、话剧、地方戏剧和短篇喜剧等。直至今日,老挝民间仍然流行着一种由青年男女合演的小歌剧,这种歌剧的内容大多来自婆罗门教和佛经的故事,也有老挝的神话、传说等,另外,侠义和爱情也常是小歌剧表演的主题,演员主要以唱词来说明剧情的发展,文词优美,曲调旋律悠扬。  相似文献   

10.
王式廓是中国20世纪美术史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艺术作品《改造二流子》、《血衣》、《井冈山会师》、《参军》等,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历史影响。我们在他百年诞辰之际来回顾他的艺术历程和艺术脉络,等于是对20世纪中叶的中国美术史的梳理和研究,任何一个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人都无法回避王式廓的艺术成就和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视自默为乃弟--因他的勤奋好学;因他对世态和艺术现象的独立见解;因他极其活跃而义往往一针见血的思想能动力;因他的允满朝气;因他对他的绘画专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张大干以锲而不舍的毅力,使自己的艺术开始在世界崛起,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他是一个旅行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大使”,他使世界上无数的人知道:“艺术在中国”,使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优秀的中国文化和艺术。  相似文献   

13.
正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美术鉴赏家。美术作品中,鲁迅最钟爱版画。作为中国新兴木刻的倡导者,鲁迅主张木刻艺术两翼并重:一是择取中国遗产,融合新机,使现代创作别开生面,因此编印、翻刻了《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等传统木刻,收集、研究汉代石刻画像等中国古代美术遗存;一是引进外国版画作品,供青年美术工作者参考,使本土创作更加丰满。因此,他或通过中外书店直接订购,或委  相似文献   

14.
张大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更是一位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者。他始终以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直到逝世都在无限眷恋着他所热爱的祖国和家乡。他毕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不仅是中国艺术长廊中的珍宝,也是全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的瑰宝。张大千的艺术在今后仍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他的爱国情操也将永远激励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去奋斗、去拼搏。  相似文献   

15.
萧伯纳一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倾向, 始终认为戏剧具有教化作用和社会功 能。在萧伯纳的戏剧创作中, 问题剧和历史剧的荒诞成份尤为突出。《巴巴拉少校》通过揭露救世 军的本质, 体现了萧伯纳对教会组织的否定态度;《鳏夫的房产》借助贵族青年屈兰奇的荒诞表现 来“撕掉绅士们的假面”;《魔鬼的门徒》则以荒诞的场面揭露英国殖民者的伪善和残忍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名理科大学毕业生,却矢志不移地追逐着儿时的画家梦;他19岁才知“宣纸”为何物,29岁时创作的作品却已卖到20万人民币;正当艺术事业走上正轨渐入佳境时,他又选择了移居新西兰漂泊他乡……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北京保利剧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主办了话剧《明天》创作展演及传播推广研讨会。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主持。与会专家有总政文艺局原局长汪守德、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欧阳逸冰、《文艺报》原副主编著名戏剧评论家钟艺兵、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研究员马也、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陈曦、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著名戏剧评论家剧作家童道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冯俐、《艺术  相似文献   

18.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主张戏剧创作要“陌生化”, 打破观众世界一成不变的观念。为此, 剧本和剧场 要善于制造意外与惊喜, 制造审美距离。《高加索灰阑记》是他这项主张的实践范本, 全剧采用多重“陌生化”手 法, 将观众置于“运动”之中。同时, 剧本采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 在对这些元素的“陌生化”处理手段上, 也富有 启发性。  相似文献   

19.
七年前,一个普通中国留学生,怀着艺术家的梦想,孤身一人闯进纽约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他几经挫折,历尽艰辛,竟然把他的一个个异想天开的设想,变成了震惊艺术世界的现实,他以“天堂的地狱”、“世纪末的灵魂”、“黄河的渡过”等现代艺术行动,排炮般在纽约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20.
唐诗艺术对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毛泽东的政治生涯、著述撰文、诗词创作, 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毛泽东非常熟悉、喜爱和重视唐诗艺术,并进行唐诗的考证工作, 可谓一位唐诗艺术研究专家。他经常在现实 政治、外交等活动中, 称引、发挥唐诗, 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其诗词创作, 对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 以及杜牧等唐代诗人的诗歌艺术成就, 都有很多的继承和发展,大量化用、隐括唐代诗人的清词丽句, 融入自己 诗词艺术境界之中,做到了锻冶唐诗之辞、自铸我之文字, 可谓出蓝生冰, 为我们弘扬华夏传统文化、发挥唐诗 艺术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