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 美国政党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美 国民主、共和两党通过政党的标签和认同作用, 划定了两党总统候选人特定的选民群;再利用其历 史形成的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强大的筹资能力, 强力支持他们感兴趣的总统候选人, 对美国总统选举 产生很大的影响。了解美国政党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总统选举, 有助于预 见美国总统选举, 从而有利于把握美国政治的脉搏。  相似文献   

2.
美国社会政治思潮是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1860 年以来, 保守主 义政治思潮和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一直交替左右着美国总统选举。一般来说, 当保守主义思潮占据 美国社会主流地位时,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获胜的机会就比较大;而当自由主义思潮占据美国社 会主流地位时,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获胜的机会就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论美国选举团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举团”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独特产物 ,它深深影响着 2 0 0多年的美国总统选举 ,保障了美国政府政权的平稳交接 ,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与国民性民主原则相悖的缺陷 ,致使选举人票数不能正确反映实际的选民票数。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选举团制度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国总统选举政治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需要改革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并发表演说.20日,美国当选总统、民主党人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在华盛顿举行的就职典礼吸引了200多万名观礼者,奥巴马18分钟的就职演说通过电视台和网络传遍全球.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沿革美国自由之家(FreedomHouse)是美国资历最老的人权组织,由艾琳娜·罗斯福、温德尔·威尔基等于1941年创建,当时是为了反对欧洲的纳粹主义与共产主义。自由之家一贯致力于在全世界传播民主与自由,是民主价值的坚定支持者,一贯坚决反对不论是极左还是极右的独裁统治。自由之家是一个超党派及基础广泛的非政府组织,由信托理事会领导,其成员包括民主党与共和党的高层人士、独立人士、企业与劳工领袖、前政府高级官员、学者、作家及新闻工作者。理事会全体成员的一致看法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对人权与自由事业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论美国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人权外交”始自卡特总统,在里根时期加以完善,到布什总统成为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与和平、安全置于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的“人权外交”把美国“人权”标准强加于人,在“人权”的幌子下干涉他国内政,并实行有区别对待的三重标准,因而具有很大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7.
美国外交政策的道德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主义死亡了吗?推行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民主、人权和法治应该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吗?一直以来,如何在理想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是个永恒的话题。“9·11”事件后,这个问题的探讨更为激烈,也更有争议。  相似文献   

8.
萨本望  尚鸿 《和平与发展》2009,(1):11-15,26
奥巴马在布什政府对外政策使美国深陷战略困境、美国经济濒临衰退边缘、选民普遍思变的情势下高票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大选年历来也是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及战略研究界围绕美国政府内外政策展开的辩论年。作为2008年美国大选年和大辩论的结果奥巴马入主白宫,必将对美现行外交政策进行大变革。总的趋势将是:从单边主义走向多边合作,从先发制人和滥用武力趋向谈判对话与和平磋商。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选举大体上可以分为初选和大选两部分。初选旨在选出两党各自的总统候选人。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的发展,总统初选已经成为美国民众影响政治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凝聚本党人气、形成本党纲领、调动选民热情,以及锻炼总统参选人都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美国的总统初选从1月3日艾奥瓦州基层党团会议开始后,历经2月5日“超级星期二”,已经有过半数的州产生选举结果。从目前形势来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已呼之欲出,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早将在3月上旬产生。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非洲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美国推行其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的一个有效武器以及实现其全球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非洲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大棋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也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从人权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人权与非洲民主化、人权与非洲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联系来剖析美国对非政策中“人权因素”的两面性本质,指出美国对非“人权外交”的出发点和实质是捍卫其价值观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
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为争夺总统宝座开始新一轮角逐。就当前选情看,一时还难分胜负,且影响美国大选最后结果的因素很多。美国的安全和外交政策以及国家经济状况仍将是大选辩论的主要议题。中国也会是大选话题之一,但中美关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不会因美国大选而发生实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尼日利亚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日利亚被美国选定为在非洲的关键性双边关系国之一。尼日利亚在美国对非政策中的这种地位与其对美国利益非常重要这一事实分不开。美国对尼日利亚的政策一贯受3个核心因素支配,即双边经济关系(能源、贸易和投资)、地区安全(西非地区维和)和政治控制(消除腐败、推进民主价值和人权、强化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竞选形势吕其昌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以及第三党在8月分别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和总统、副总统候选人。之后,总统候选人之间又进行了两场电视辩论。目前总统选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11月5日,美国将选出跨世纪的第43届总统。民主...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政策主张体现了当前美国政治精英层、智库和学术界的主流认识。两党候选人对外政策比较研究不但对今后美国对外政策走向的预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奥巴马和麦凯恩政治记录及其竞选顾问团思想倾向的分析,认为两党候选人对外政策理念未摆脱各自党派的底色,奥巴马倾向于自由主义,麦凯恩则倾向于现实主义。两人在对外政策上有相同的战略目标、相似的竞选策略,分歧在于具体政策路径。在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经济、安全和民主问题上,两人分歧明显。在对华关系上,奥巴马更注重民主、人权本身,麦凯恩则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15.
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于11月7日举行。今年的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次大选,也是1960年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在大选前的多次民意测验中交替领先,在选举日,戈尔获得1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共262张选举人票,布什获得29个州的246张选举人票。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270张选举人票才能当选,因此谁赢得了尚未统计完的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谁就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但由于两位候选人对佛州的计票结果发生严重争执,并发展到法庭诉讼,致使新总统难产。究其原因,还得从美国的选举制度谈起。  相似文献   

16.
美国前驻玻利维亚大使谈美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8日,美国前驻玻利维亚大使V·曼努埃尔·罗查先生在拉美所做了关于美拉关系的演讲。外交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新华社、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报告会。作为资深的外交官和学者,罗查先生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对美国对拉美政策的演变、美拉关系的现状及其原因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将其主要观点摘编如下。(一)美国对拉美政策的演变:从“民主人权”到“华盛顿共识”再到“美洲自由贸易区”罗查指出,理解现阶段的美拉关系首先要回溯卡特总统时期美国对拉美的政策。1976年,美国总统竞选选出了一位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有较大影响,以总统任期为序,可概括为5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波动。本文在分析美国总统选举政治框架下美国外交政策模式,以及197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中美关系的作用规律基础上,从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视角,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奥巴马当选总统是美国的历史性事件。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有美国社会几百年来融合发展的必然性,也有近期伊拉克战争和当前美国次贷及金融危机带来的偶然性。民主党新政府和国会很可能给伊拉克战争、美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一些较为重要的变化。但美国内政外交是否会出现、是否有能力实现重大改变是个不确定的问题。美国家长远走向仍可能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自1988年缅甸发生政变、军人政权上台执政之后,美国就以“民主”、“人权”为由,对缅甸政府进行孤立、制裁,同时支持缅甸国内民主势力发展,企图以压促变,使缅甸政权更迭,进而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西方民主式国家。然而,20多年的制裁并未取得美国期望中的结果,中国以及中缅关系的快速发展却使美国感到巨大压力,因此美国调整对缅政策,接触与制裁并举,企图以此促成缅甸的变革,同时离间中缅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布什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 ,美国总统布什在多次演说中强调 ,今后几十年 ,美将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推进民主制度和根除“暴政”。相对于以“先发制人”为特点、以反恐为核心的其第一任期政策 ,这种以“民主化”和“打倒暴政”为核心的理论被欧美学者称之为“新布什主义”。一、内涵与发展脉络布什在今年 1月 2 0日其第二任就职演说以及 2月 2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宣称 :世界上许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还未实现民主 ,美国负有在国际范围内促进“民主”与“自由”这一道德和战略使命 ;实现世界和平的惟一道路是“把自由扩大到全世界” ;今后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