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美国大选在即,经济问题仍将是选民的首要关注点。美国的政治版图和力量格局正在经历新的调整,党派政治分裂的局面难以改观。这种政治生态中的两极化与选民期待的“超越党争”的大选气氛相互交织,将会对美国政府的未来政策以及美国对外关系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总统选举是美国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大选结果而言,哪个党上台执政是多种合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讲,选民在历次大选中的党派取向则是决定大选结果的最直接作用因素。选民的党派取向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有相对的变化性,受到一定阶段基于利益诉求基础上众多变量的影响。本文试图以1980--2008年美国八次总统选举的统计材料为依据,分析宗教信仰、族裔身份、性别、年龄和收入等五个核心变量对选民党派取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宗教对美国政治向来具有较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9·11”以后,美国内的基督教保守派势力上升,美国的对外政策凸显宗教因素。宗教势力往往直接影响美国的大选结果,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是复杂且长期的。  相似文献   

4.
“保守革命”与“自由放任”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大选是1992年以来民主党首次同时拿下府会的一次大选,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国内政治地图,将对未来美国内政外交产生深远影响。导致此次民主党获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保守主义思潮式微、自由主义思潮复兴是影响这次大选结果的战略因素,此次民主党获胜正是得益于美国社会政治思潮的这种战略交替。奥巴马高票当选和民主党扩大国会优势,标志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保守革命"和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自由放任"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终结。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美国开始从"中右"国家向"中左"国家转变。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美国新经济持续增长的第10个年头,经济状况依然良好,执政党总统候选人戈尔似乎应该稳获总统宝座,但小布什却最终赢得了大选。新经济并没有在大选中助戈尔一臂之力,其原因何在,耐人寻味。 一 从40年代杜鲁门总统时代开始,经济情况与大选关系日益密切,但经济增长与大选并不总是呈正相关关系,在过去12次总统选举中有8次经济蓬勃发展,执政党却坐失江山。纵观美国历史,经济状况与大选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汪巍 《国际资料信息》2007,(3):39-40,42
进入2007年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围绕2008年大选展开新一轮角逐,双方各显神通,竞选策略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大选辩论往往是朝野评估和重新思考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平台。近期共和、民主两党的大选辩论看似互相攻讦,但从双方主要观点的实质看,今后一个时期,美国以伊拉克为全球战略重心、以军事与外交并重的全球战略手段都不会改变,大国关系也不会有太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是一场共和党在任者与民主党挑战者之间的"非开放式"竞争。从选情态势看,特朗普谋求连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特殊性共同增加了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从总统政治、政党政治以及政治周期等维度考量,本次大选具有关键节点意义。在当前政治生态等因素的制约下,大选可能引发的政党轮替未必快速引发美国内外政策大幅度调整。在对华政策上,大选难以改变目前美国"竞争性对华战略"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9.
学术动态     
《和平与发展》2012,(6):5-5
2012年11月7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召开“美国大选及其内外政策走向”学术研讨会.研究中心部分学者、特约研究员以及有关研究机构专家与会。会上,学者们就美国大选及其内外政策走向进行了热烈研讨。有学者指出,此次选举,民主、共和两党拼广告、拼金钱,但在竞选政策方面乏善可陈,缺乏实质内容;奥巴马虽然连任,但内政外交面临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美国     
2004年是美国的选举年。布什与共和党在大选中经历过非常困难、非常激烈的阶段,但最后却获得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这一过程仿佛就是2004年美国内外形势的一个缩影,尽管麻烦、困难不断,但回头看,美国又在“9·11”事件后的战略轨道上,向前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一、内政贯穿全年的竞选和选举活动,构成了2004年美国内政的主轴。围绕大选的喧嚣与骚动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2004年大选是继2000年之后又一次争夺非常激烈的大选。尽管选情激烈,布什与共和党却有些出人意料地取得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布什在选举人票方面以286∶252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地区热点犬牙交错,不断掀起触目惊心的惊涛骇浪。围绕美国大选、美国对外战略和中东时局发展,国际形势快速演变,国际关系剧烈重组,国际安全备受冲击。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选已经落幕。由于这次大选民主与共和两党的支持率非常接近,参议院是1881年以来两党首次平分秋色,众议院是1955年以来两党席位差距最小的一次,总统普选人票是1960年以来最接近的,所以大选之后传媒评论得出了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一是美国分裂成两个国家了,无论是全国性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各有半壁江山;二是整个国家都向温和的中间路线靠近,选民无法找到两党政策主张的区别。在媒体简洁明快的评论背后,人们不难看出美国所经历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政治变迁。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选与美中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的美国大选,既要选举产生新千年第一位美国总统,又要选举产生1/3(34名)参议员和全部(435名)众议员,事关共和、民主两党在新世纪的政治生存空间和战略发展方向,并将给美国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带来新的变化,因而在美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今年美国大选的特点与以往的大选相比,今年的美国大选有一些突出的特点。1、两党较量提前来临。1月24日艾奥瓦州的两党党团会议和2月1日新罕布什尔州的预选正式拉开了今年美国总统预选的帷幕。经过3月7日有“超级星期二”之称的16个州的关键一战,美国总统预选形势已经明朗:小布什与戈尔分别…  相似文献   

14.
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于11月7日举行。今年的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次大选,也是1960年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在大选前的多次民意测验中交替领先,在选举日,戈尔获得1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共262张选举人票,布什获得29个州的246张选举人票。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270张选举人票才能当选,因此谁赢得了尚未统计完的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谁就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但由于两位候选人对佛州的计票结果发生严重争执,并发展到法庭诉讼,致使新总统难产。究其原因,还得从美国的选举制度谈起。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2008年11月4日美国举行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新一届总统.本期专门就大选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调整及美拉关系的走向刊登了国际关系室的4篇论文.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大选进人拉锯状态,美国与一些大国关系出现新动向。克里在民主党全国初选中披荆斩棘,稳获该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克里与小布什在反恐和经济问题上互相攻讦,两人民意支持率不相上下。小布什数次表达反恐决心,美国联合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竭力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美国大选以布什获胜落幕,给国际政治学者留下不少需要思考的题目。这里提及两方面问题,一是布什为什么能竞选成功而获连任;二是布什的连任对美国政治意味着什么。就前一问题而言,目前分析很多,归纳起来有四方面理由:(1)美国的政治史或者说大选史表明,"战时"的总统谋求连任的成功率很高。(2)当前美国正处在反恐"战争"中,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美国大选经过一场闹剧式的混乱,终于尘埃落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成为21世纪美国第一任总统.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什么?大选结果对中美关系有什么影响?21世纪中美关系的前景会怎样?本文对以上三个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作了述评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美关系面临战略选择楚树龙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中美关系正处于决定冷战后两国关系长期性质的重要时刻,两国面临在21世纪是合作还是对抗的战略选择。中国选择的方针是“发展合作,不搞对抗”,但也要看美国的态度;美国今年大选前对华关系有改善,但战略方针尚不明朗...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名副其实的拉美大选年。继2005年年末的玻利维亚大选之后,还有10个国家在2006年陆续举行总统选举。如此多的拉美国家在一年之内先后举行大选,这种情况在拉美政治中并不多见。作为政治变动的“晴雨表”,大选孕育着拉美政坛的新变化,不仅会改变这些国家政治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将对整个地区的政治发展方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拉美大选及大选之后的政治走向,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成为2006年国际政治领域的热门话题。2006年的拉美大选,可谓热点多多,几乎每个国家的大选都值得关注。至本期付梓时,虽有4个国家已经选出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