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已超越了两国的范围,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影响。中美关系事关世界大局,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在共同利益与共同责任的基础上,平等互利、加强合作,促进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国际力量的对比也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目前还不致发生大规模的、影响世界全局的战乱。但是,影响世界安宁的老问题老矛盾远未得到解决,而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又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3.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已超越了两国的范围,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影响。中美关系事关世界大局,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在共同利益与共同责任的基础上,平等互利、加强合作,促进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4.
2007年的世界是变化中的世界,国际形势将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地区热点乱局难解,但世界大局基本稳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流。  相似文献   

5.
2003年国际形势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热点问题突出,形势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国际上各种力量在斗争与合作的并存中相互调整关系。单边与多边、单极与多极之争贯穿整个国际关系变化的始终,并维持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总体态势的稳定。但天下并不太平,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呈现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不确定因素增多,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外交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与时俱进,有声有色,国际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东盟地区论坛自成立之日起,就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经过几年的发展,该论坛已经成为目前建立和平、平等、稳定的亚太大厦的一根重要支柱。因此,认真研究东盟地区论坛的作用及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东盟地区论坛成立背景及组织运作情况冷战后,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是东盟地区论坛成立的主要外在因素。一方面,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动荡多变,但亚洲形势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各国都更加重视自身的综合国力,加强政治交流和寻求安全保证已成为亚洲各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已成为本地区各国普遍重…  相似文献   

7.
对外学术交流简讯(1997年8-12月一、双边学术讨论会8月27日,我所与朝鲜裁军与和平研究所副所长金秉洪率领的代表团举行国际问题讨论会。会议主要议题是:一、当前国际形势主要特点和趋势;二、亚太地区政治安全形势;三、朝鲜半岛形势及中朝关系。会后,朝鲜...  相似文献   

8.
2022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东南亚地区虽经历了系列内外风险与挑战,但区域政治、经济、外交和经贸合作等领域发展成效显著。政治方面,东帝汶、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完成政府换届,泰国、柬埔寨等国即将进行国家大选,缅甸危机仍在持续。地区政治发展整体平稳,部分国家政局稳定存在不确定性。经济方面,为加快促进疫后经济复苏,东南亚地区国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经济发展整体保持了持续复苏的态势,部分国家经济增速超出官方预期。同时,由于世界经济面临着“滞胀”的风险,2023年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复苏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外交方面,东南亚地区外交压力持续增大,更加重视战略自主,强调维护东盟“中心地位”,将持续推进多边对话合作,确保本地区总体和平稳定。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方面,双边贸易增长强劲并创历史新高,双向投资与产业合作取得新进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成果丰硕,可持续发展成为合作新热点,澜湄合作打造成为区域合作“金色样板”,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取得了突出进展,伴随着RCEP的全面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加快推进,将进一步激发和释...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1989,(1)
1988年是国际形势显著改善的一年。从对抗转向对话,从紧张转到缓和,一些“热点”地区的政治解决取得了积极成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更加重视发展本国经济,和平与发展成为1988年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东南亚地区的形势也体现了这一趋势。由于东南亚各国国情不同,发展也不平衡。在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但是,1988年东南亚形势发展的基本特点仍是缓和、变革、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战后以来最深刻的变化,世界已经进入各方关系进行重大调整的新时期。如何把握新时期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国际形势将持续趋向缓和,但不稳定因素和局部性的动荡也在发展。自美苏签署销毁中程导弹条约和苏联自阿富汗撤兵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苏关系、东西方关系、某些地区热点形势,出现了由紧张转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的趋势,这标志着一个新的缓和时期已经到来。估计在本世纪内以至更长的时间里,世界大战的危险可以排除,无论是美苏核大战或是瞅洲地区常规大成都打不起来。大国之间对话、谈判增多,它们将尽量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手段来扩人影响,展开竞争,解决矛盾,而避免直接诉诸武力。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中东形势继续趋向缓和,谈判解决争端、谋求和平稳定、努力发展经济、加强地区合作是形势的主流;但新旧矛盾盘根错节,恐怖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动荡不安和复杂多变的特点依然存在。一、和平进程又有新的突破。阿以有关各方都已作出了和平谈判的战略抉择,和平进程不可逆转。但随着和谈进入深层次实质性阶段,越来越多地涉及各方切身利益,难度加大,阻力重重。(一)巴以谈判成绩显著:今年头9个月巴以之间就实施第二阶段自治问题的谈判步履艰难,风波迭起,使原先规定的自治日程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的国际形势可以概括为乱象纷呈,动荡不已。其中对今后形势演变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态主要有:美国从战略主动转为被动;欧债危机催生欧洲格局变动;中东乱局愈演愈烈;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尊严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和可靠保证。这种形势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上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国际秩序进入转折的历史时期的必然表现。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和结构仍表现出冷战后过渡时期的特点。虽然总体安全形势较为平稳,已有的一些容易引起冲突的问题大多趋于缓解,但本地区尚未形成一种稳定的安全结构。旧有的军事安全结构和现实的政治多极化趋势的不协调,使人们在探索未来地区安全结构的过程中处于矛盾境地。一、亚太地区过渡时期的合作与矛盾(一)区域合作是使地区总体形势保持平稳的重要因素冷战以后,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主要是东亚地区处于近代史上少有的和平稳定状态,这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地区内的经济和政治合作的发展也方兴未艾,和平…  相似文献   

14.
国际战略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归纳起来,有六个“比较突出”: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遭遇强烈抵制,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比较突出;伊拉克战争呈现明显的信息化特征,新军事变革的进程比较突出;朝核问题一波三折,扩散与反扩散的矛盾比较突出;国际恐怖活动有所回升,恐怖与反恐的较量比较突出;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但经济领域内的各种矛盾比较突出;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争夺加剧,能源问题比较突出。 展望2004年,国际战略形势上述六个“比较突出”还会进一步展开,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有可能增加,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但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的局面可望保持,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可能加快,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仍将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国际和周边安全环境对我有利的态势将得以继续,我国面对的国际环境总的来说仍将是机遇大于挑战。为此,我们应居安思危,积极维护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若干问题探讨俞邃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形势的发展证明了这些论断的科学性,1997年更是从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俄罗斯是中亚国家的近邻,两国与中亚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当今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胁,中亚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最大的策源地之一。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政治、军事大国应该为稳定地区安全、维护地区稳定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安全合作,这种合作必将为维护世界和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及趋势邴金伏方华1997年国际形势发生深刻而又引人注目的变化,整个国际形势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继续向缓和的方向发展。面向21世纪之际,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内外政策和战略部署。美国试企图实现由它号令天下的一极世界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同...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阿富汗发动反恐战争后,南亚和中亚地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地缘政治格局出现重组,大国关系重新调整,呈现矛盾与合作并存的局面。美国对阿富汗反恐战争的初步胜利使南亚和中亚地区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得到改善,但阿富汗稳定和重建任重道远,地区总体形势可能将  相似文献   

19.
回顾80年代     
80年代上半期,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更加激烈,国际局势紧张动荡;中期以后,美苏由于各自困难和形势的变化,恢复了对话,同时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热点地区普遍降温,从而使世界进入一个缓和与对话的新时期。但还存在不少不稳定的因素。在缓和的形势下,美国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阴谋,妄图推翻共产党领导,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拉美政局在执政71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落选、安第斯地区国家出现动荡情况下,总体上仍保持基本稳定;地区一体化有新发展;对外关系更加活跃、务实和多元化,与美、欧、亚关系均在进一步调整和加强。但潜在的问题和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拉美各国求稳定、求和平及谋求团结合作以提高在世界新秩序中地位的势头不会逆转,拉美在国际上的作用将会增大。一、2000年政局与外交(一)拉美地区形势基本稳定,但出现局部动荡。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国家的社会形势依然严峻,政治、社会问题负面影响仍然存在。1、政局基本稳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