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唐宋时期,福建出现了造神高潮。作为现存最早的福建方志之一,淳熙《三山志》对唐宋民间信仰现象有所记录。通过分析梳理有关记载,可以看出唐宋福建民间信仰的四个特点:外地神明传入、本地神明产生、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融合、官方的毁禁淫祠。  相似文献   

2.
妈祖文化是我国政府唯一认可的一种民间信仰,在我国沿海及台湾省,在东南亚、殴美等地区的国家中有众多的信徒。妈祖信徒把妈祖神祆看成是超人的力量,产生了类似宗教的信仰感情和情感反应,在遏制妈祖信徒行为失范、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妈祖文化在促进闽台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中已经产生并仍在继续产生着重要作用。但是,妈祖文化是唯心主义的道德文化,对社会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起来,而根植于无数国人传统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日渐活跃并滋长蔓延,对当前农村社会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确引导农民选择科学信仰,有利于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发挥先进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作用。本文以实际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农村地区农民信仰的现状、特点,农民信仰宗教和选择民间信仰的原因,提出了正确引导农民选择科学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仰是当代中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国人对无神论的认同与自身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相矛盾、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严峻挑战、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信仰越来越广泛、民间信仰长盛不衰等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信仰缺失、兼信以及"信"与"懂"之间矛盾等信仰问题,因此要加强信仰建设:学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加强信仰的价值性建设,继续保证信仰选择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潘公"信仰作为一种俗神崇拜,在福建部分不发达村落中传衍多年,如中国众多民间信仰一样,是乡村民众重要的精神支柱,但在现代化背景下却逐渐走向没落甚至泯灭。本文试图揭示区域性民间信仰走向没落的内在原因,并对重构民众信仰世界重视农村基层宗教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形态,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民间信仰再度出现繁荣复兴的现象,突出表现为信仰空间的扩大与构建。这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民间信仰不可绕过的核心问题,在对由信仰而产生的权力关系、行动实践与结构机制等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信仰空间再造这一“传统复兴”的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呈现出互相妥协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祠庙信仰是当前我国民间信仰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当规模的城郊农村地区已经完成城镇化,在社会空间衍生出了许多城中村集群。从样本来看,当前广西城中村祠庙信仰场所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此,应采取启动专项普查、构建以街道与社区为依托重点的部门联动格局、实行分类管理等举措,进一步加强对城中村祠庙信仰管理。  相似文献   

8.
巫罗俊是闽西客家巫氏的先祖,在巫氏族人祠堂中,他比较罕见地以塑像的形式为后人祀奉;而他带领当地民众开基立业的壮举,更使得其由"祖"而"神",升格为宁化县的土地神。清中叶闽(粤)客家巫氏族人大量移民台湾,他们数典不忘祖,皆铭记巫罗俊为始祖,并慎终追远,直至今日仍坚持定期到宁化巫氏公祠赡拜祖先,表现出血缘关系的承传和延续。在迁台过程中,巫罗俊崇拜在台湾也由"人"升格为"神",演变为王爷信仰这一颇具地方色彩的神明角色,它提醒我们要注意福建民间信仰在台湾自然、人文环境下所产生的调适与衍变,只有正视这种差异性才能更好地为我们论证闽台文化同一性树立科学论说。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保单位,毗卢寺并非宗教场所,然而,随着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的悄然复兴和迅猛发展,毗卢寺已经成为一些农民寄托宗教情感的一方圣土。毗卢寺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掺杂了民间信仰、趋于世俗化的非典型佛教活动;一种是羼入了佛教信仰的非纯粹民间宗教活动。这两种民间色彩浓郁的非典型宗教信仰活动体现了华北地区农村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国古代立法权、司法权的行政化趋势,探究法律对民间信仰的态度.通过考察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缘起和规范作用的一致性,以及二者的形式冲突与实质冲突,论述法律对民间信仰宽容与钳制的两面态度.通过区分民间知识阶层与普通民众的信仰,揭示法律对前者宽猛并用,对后者推崇兼贬抑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民间信仰的恢复和发展,许多地区农村庙宇修建兴起,而庙宇兴修因不同地域的资源及社会发展而不同,庙宇修建的规模、设置等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民间信仰特征及功能。文中特以中部湖南省L县C镇为例,从当地农村庙宇兴修出发,试图透视该地在转型期所独特的信仰地域特征及功能,以期为民间信仰的地域性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焦艳  朱慧芳 《工会论坛》2015,(2):120-123
皇天后土反映的是先民的天地崇拜。后土信仰源于人类早期的土地崇拜,到汉代纳入了国家祭祀,宋代达到鼎盛,金代之后走向民间。对土地生产与化育能力的崇拜,是后土信仰历数千年而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而河东汾阴独特的农耕历史文化、地理因素使其成为后土信仰的栖息地。本文在实地调查访谈的基础上,以地方文献、史志资料为依据,探讨万荣后土信仰以及祭祀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民间传统文化得以复兴且不断发展。洛川县灯棚会与民间信仰的结合是地方乡土民俗的一种特殊形式。灯棚会中相关信仰活动、灯会组织原则及村落互动现象,都是分析民间仪式活动复兴的原因及其产生影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为民间信仰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空间,但民间信仰也应该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民间信仰要适应当代社会,不仅需要自身不断调整发展模式,自觉主动地与当前主流社会相适应,更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其与新时期新形势相适应,健全治理机制,规范治理框架,发挥积极功能,减少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是传统文化精神在民间的一种朴素表达。调查显示,民间信仰依然是我国普通民众最重要的信仰形态,是民间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一环。近来,民间信仰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复兴,但由于多种原因,民间信仰活动中的功利性、世俗性倾向也日益凸显。因此,当前应从建设民间精神家园的角度去认识和看待民间信仰问题,将其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并找到其与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拓展民间信仰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是民间信仰最为兴盛发达的地方,引导民间信仰与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当前客观存在的一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首先需要明晰民间信仰存在哪些与当前社会相适应、不相适应的因素,适应性问题上分清实质与形式,正确看待福建民间信仰与当前社会相适应这一问题,然后积极引导福建民间信仰与当前社会相适应,使其发挥积极功能,减少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的承接与地理的关联,在长期的移民、商贸等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榕台两地在宗教与民间信仰等社会关系、文化习俗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神缘联系。即两地宗教与民间信仰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两岸民众的内心深处和日常生活中,成为两地民众文化交流、延续亲情的重要精神纽带。研究榕台两地宗教交往的成效、影响与特点,探索如何充分发挥福州宗教文化对台交流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发展闽台关系中,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18.
民间信仰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将人们的价值情感表达出来,并作为一种社会生活习惯得以延续。在文化展演的实践过程中,信仰和仪式得到了强化,对地方的民族文化有了象征性的说明,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相互交织,构建起了新的社会秩序。通过对楚雄彝族地区神灵崇拜体系、仪式过程和社会秩序构建的研究,可以为解读当地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提供一条脉络。  相似文献   

19.
广西边境龙州县的民间信仰,汉族文化色彩鲜明,但是壮族文化依然浓重。外来民间信仰与地方民间信仰界线分明又共存共融,形成了具有国家认同的政治性、崇拜武将的军事性、崇拜财神的经济性及跨境民间信仰传播、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化性等特点的边境文化。民间信仰是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地方信仰与外来信仰共存建构新的文化形态,二者共融又创造了新的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20.
台湾民间"社祭",可说是台湾民俗信仰中,最众多而普遍的信仰行为,"社祭"即土地神的祭祀与场所。人民与土地关系最密切,在社区范围内所发生的信仰活动,最为密集与普及。从台湾原住民族群与汉民族的"社祭"文化探讨,不论从"结草祀社"或"坟社,树社,石社,田社",都可探索"社祭"不仅意义非凡,且源远流长;台湾以海隅之地,竟保留了"尧舜、夏、商、周"等各朝代的上古信仰习俗,还是活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