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秀岩 《人民论坛》2010,(10):112-113
从产业安全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及致因机理及各方面对产业安全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基本上涉及了产业安全产生的各种因素,为产业安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解决对策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产业安全研究框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维权力影响力是相对权力影响力而言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统战干部的影响力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构成,统战干部的权力影响力,主要是由组织赋予的,即担任了某种职务就有了某种职务的权力。而统战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则是由其本身的品德、知识、才能等自身行为所产生的。探讨统战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形成与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仁文 《中国人大》2000,(24):29-30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不断披露见死不救、见危不救的“看客”事件。充当“看客”的,除了那些现场目击者外,还包括我们的法律。按照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见死不救、见危不救还不能以犯罪论处,只能受到道德的谴责。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失去法律支撑的道德在此种情况下已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4.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中砂石垫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石垫层具有作用明确,设计方便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机具简单,快速而经济的特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建筑物及油罐、道路等工程地基处理中。一、砂石垫层用于软弱土地基处理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要求时,常采用砂石垫层来处理,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以强度较大的中、粗砂及碎(卵)石等回填,并加以密实。换填后的垫层可以提高基础下的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砂石垫层主要是对软土地基进行浅层处理,其厚度应根据垫层底部软弱土…  相似文献   

5.
王春红 《前沿》2010,(18):185-187
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而人的性格的产生与形成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生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各个民族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具有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但任何一个民族的性格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这是因为俄罗斯民族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辽阔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对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俄罗斯人的性格特征是在俄罗斯独特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宗教等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集体行为是人们基于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在受到某种刺激的情况下而采取的聚众行为。集体行为的产生是利益因素、心理因素、体制因素和偶发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具有主体的群体性、行为的激进性、过程的传染性和影响的强烈性等特点。对集体行为要从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和努力完善法律体系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化,能源原材料产品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对我省脆弱的产业结构造成强烈冲击。在外部需求因素、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的叠加效应作用下,我省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加。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应对措施,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企稳回暖迹象,  相似文献   

8.
周京奎  宋健 《长白学刊》2021,(3):97-108,F0002
城市产业承载力提升对于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07-2016年280个地级市数据,利用面板模型和Shapley分解方法量化分析城市产业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环境质量和就业状况均对城市产业承载力具有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是城市产业承载力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基础设施、环境质量和就业状况对城市产业承载力的现状和潜力指数均具有促进作用,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则对提升城市产业承载力禀赋有较高的解释度。此外,各因素对城市产业承载力的影响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宗教作为影响犯罪的文化因素之一,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宗教在文化的延续和扩张中影响人的思想行为,具有规范控制社会思想行为的功能。宗教既可以成为犯罪产生的原因,也可以成为预防犯罪的因素,对产生犯罪与遏制犯罪的效用兼而有之。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应充分发挥信仰对于犯罪的积极防治作用,从而更好地配合社会综合治理措施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早期发生的裂缝,一般是由板内产生的拉或弯拉应力超过极限抗拉强度,裂缝伴生应力集中,促使裂缝扩展,直至贯通断裂。也就是说,一方面是产生的拉或弯拉应力大,另一方面是极限抗拉强度低,这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早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混凝土板的收缩和翘曲,包括混凝土凝固体积收缩,混凝土上下部分失水快慢不一致造成板面翘曲,因温度降低引起收缩,混凝土板上下温差产生的翘曲等等。这些变形的组合,在混凝土板与基层问题的摩阻力,粘结力以至板周边束下使混凝土板内产生的拉和弯拉应力,这种力超过混凝土板已达…  相似文献   

11.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是大学生成长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及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大学生挫折的关心和帮助是高校教育者应高度重视的工作。一、大学生所遇...  相似文献   

12.
安全系统设计基础(五)宋玉宝编译一些地方(民用)管理的报警站用它们自己的警卫,当发生报警时,警卫对它们站的用户住宅作出反应并协助本地执法官员工作。安全警卫通常检查有种种迹象可能产生报警的设施,和执法人员一起进入设施并协助他们搜查报警区。在逮捕问题上对...  相似文献   

13.
1、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性能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是由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和上部几层为砖混结构两种承重和抗侧力构成的结构体系。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而上部几层为砖混结构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而变形和耗能能力相对校差,两种结构和破坏状态,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一般为延性破坏,上部砖房则为脆性破坏,而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部两层具有框架和抗震墙协同工作的受力特征。在地震作用下,当房屋处于弹性状态时,其层间位移分布与房屋层间刚度分布有关,当底部两层大空间房屋…  相似文献   

14.
王鲁 《青年论坛》2008,(1):147-149
由于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明,教学方法不当,导致教学质量不佳,在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重视实验实训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迹象。避免这种趋向需要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思路和专业设置,从多个角度探寻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壮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实践中一代又一代地创造了很多优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积累了诸多的民族风俗,体现了壮族民情特点。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需对壮族的民俗改革与发展进行探讨。一壮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它以某种方式世代承袭,长期因循,对人们的思想、生活、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是人们自愿遵守的无形的民间“法律”,它具有精神的制约力。同时,又是壮族的一面镜子,是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壮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反映,是中华文化及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组成部份。斯大林说:…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区域化早在战后就已存在,进入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后发展极其迅猛。民族国家积极推动和参与这一进程,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内外动力因素支持。一、民族国家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内部动力因素1、民族国家实现自身利益的客观要求作为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的行为主体,民族国家自身利益最基本的方面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国家的安全在根本上有赖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与适应力。战后,各民族国家在不同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作用下,选择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各国之间…  相似文献   

17.
穆楣 《中国妇运》2010,(2):42-43
社会工作是现实针对性、实践性非常强并具有深厚哲学和伦理基础的社会科学。助人自助、维护社会进步和稳定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和最高境界。在社会生活中,因某种难以抵御的因素危及人们正常生活和基本生存的状态称之为危难,如意外伤害、重大灾难、经济破产、精神崩溃等,汶川大地震即是典型的重大灾难。  相似文献   

18.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地基沉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墙体在挠曲作用下产生剪切导致主拉应力过大而开裂。当桩基上的基础梁刚度不足时,会因柱基础的沉降大于基础梁的沉降,造成基础梁上拱致使墙体开裂,另外窗间墙与窗台下砌体沉降还会造成窗台下的裂缝。2.应力变化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高而抗剪强度低,在有较大的集中荷载处或荷载变化处,砌体内部会产生较大的剪拉应力。最为明显的是当门、窗洞口处在45度应力传递范围内时,该处应力变为集中,形成常见的斜向裂缝或八字裂缝。3.温度变化建筑砌体、梁等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形,而建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05,(2):5-5
近日,上海市正式列出可能危害城市安全的七大新致灾源,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玻璃幕墙、输气管道等城市新设施的致灾因素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可能危害上海的新致灾源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萍 《群众》2009,(2):72-74
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已逐渐漫延到全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受到危机的影响在所难免。如何应对挑战,转“危”为“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是迫切需要在实践和理论层面进行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