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志新 《江淮法治》2008,(20):60-60
如果不是静坐下来细细品读《法官的思维:司法认知的基本规律》这本专门论述法官思维的书,我对法官思维的理解与认识也一定还停留在过去那种比较散碎的感性认识上。法官思维与常人思维有何不同.法官应否具备自己独特的职业思维,法官思维应遵循怎样的规律.法官思维与司法实践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等等.这些看似应该与我们法官没有任何距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来.随着一些地方法官和律师涉嫌贿赂案件的曝光.规范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引起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此后.各地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各具特色的类似规定亦纷纷出台。综观这些规定.最鲜明的特征就在于试图给律师和法官设置一道“隔离带”.旨在防止律师与法官问的“勾兑”.避免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阿成  宁冰 《政府法制》2008,(7):48-50
在发表“法官警言”时.河南省济源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张鸿英慷慨陈词:“古代包公尚能两袖清风铁面无私,现代法官更应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就是这位道貌岸然的法官.却私下里钻进女当事人的被窝里“取证”.在与女当事人同居半年后东窗事发。当时许多人对这桩风流韵事“看不懂”:女当事人为何一会儿状告主审法官“骗奸”。一会儿又撤诉?河南省公安厅为何要介入这宗“桃色新闻”?2007年12月20日.张鸿英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他与女当事人之间的角色转换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结合审判实践、列我国调解制度中法官这一诉讼主体的功能略陈管见..一、现行调解制度中法官的功能定位所谓法官在调解中的功能,是指法官在调解过程中应当起到的功用和效能。它具有内在性、应然性的特点,是改革、完善调解制度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法官在调解中的功能,大体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法官,按照《法官法》的规定,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换言之.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在履行国家赋予的审判职责时就为法官。法官是审判组织的基本要素.审判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法官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来体现.可以这么说.法院的判决形式上以审判组织名义作出,内容却是法官理性思惟和逻辑推理的结果。由此可见。法官肩负着生死予杀、判明是非的重大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一、改革法官的选用制度 1.改革法官资格取得制度。报考法官资格的最低学历条件应是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目前在全国影响最大的律师资格考试可演进为全国司法从业资格考试。国家设立全国司法考试委员会,委员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和全国律师协会派员组成。考试合格者还不能当然地授予法官资格,必须接受专门的司法训练,重点培养其司法实践经验,尔后再经过考试、考核决定其是否有资格被任命为法官。还可直接从高等法律院校的法学教授以及优秀律师中遴选法官,以促进法官队伍的专业化。 2.改革法官任免程序…  相似文献   

7.
据悉,去年全国的20多万名法官,共有794名因违法违纪被查处,52名被追究刑事责任。虽然贪赃枉法的法官只占极小比例.但法官违法犯罪案件中“一把手”犯罪、集体串案和内外勾结作案的现象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8.
闫欣 《中国律师》2011,(3):63-64
当事人提起民事或行政诉讼,向法院提交证据通常是两种方式.一是当事人立案时到法院向立案庭递交诉状附带证据.立案庭出具收据:二是当事人在立案后。根据法官的要求或是诉讼的需要,通过邮局以挂号或特快专递邮件的方式.向法官邮寄证据材料。以第一种方式递交证据的,当事人与法官在收到证据方面较少有争议.但是以第二种方式向法院提交证据的,当事人与法官在是否收到证据的问题上时有争议。经常是当事人持邮局出具的邮寄凭证说证据已寄给法官,而法官则称没有收到。  相似文献   

9.
周多 《中国律师》2010,(8):60-61
为期两个多月的入职培训终于告一段落了。在这段时间里,笔者接触到了内蒙古牧区基层的法官.北京市郊派出法庭的法官,立案和信访窗口负责接待的法官,还有负责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法官。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保证法官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其他相关规定,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11.
李峣 《法治研究》2008,(7):44-49
在应然的视野里,律师和法官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职业上的相互关系。原告与被告构成平等的诉讼对抗,法官则是处于中立地位的仲裁者,形成我们常说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在这样的一个诉讼结构中,律师与法官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主体.既各自忠实地履行着法律赋予的不同职责,叉共同追求着司法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实然关系之下.律师与法官的关系却有违人愿:法官不尊重律师,律师与法官不正常交往,已经成为律师与法官关系备受诟病的话柄。  相似文献   

12.
王永 《中国律师》2011,(7):78-80
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英美法系国家要求法官“年长、经验、精英”,一般来说.取得律师资格并具有一定的律师从业经验,是担任法官的必要条件。如在英国,担任高等法院法官需要有10年以上出庭律师经历,担任上诉法院法官需要有15年以上出庭律师或者两年以上高等法院法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王文波 《法庭内外》2007,(12):49-52
2007年10月的一天,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们来到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司法所.对被判处缓刑的张立(化名)进行回访。在司法所.法官们向负责对张立进行矫正帮教的工作人员了解小张的表现.听取了小张的个人汇报,并详细询问了张立在缓刑期间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面对法官,  相似文献   

14.
法官的位置     
姜宇 《江淮法治》2011,(12):25-25
公正裁决是每一名法官所宣称要忠实捍卫的誓言.所以社会就将公民权利的最后救济途径交由法官来执掌。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官就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正如司法女神朱蒂提亚手持天平所诠释的那般。天平两侧的砝码就是诉辩双方的证据和理由;天平中心的标尺就是法官内心的法律与良知。其实,从司法的意义上讲。公正就是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5.
对法官的投诉与惩戒制度,是指法官惩戒机构通过受理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等对法官的投诉,依据法定事由和程序,对法官违法违纪及其他不适当行为.分别不同性质、情节,给予法官一定惩处的制度。关于不适当行为,美国律协的解释是:“看起来不适当是指法官的行为在一个正常人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印象:该法官公正执行法律的能力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6.
试论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吴培洪在人民法院内实行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可以增强审判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审与判、权与责更好地统一起来.有效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审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所谓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是指独任庭审判人员和合议庭审判人员对具体案件...  相似文献   

17.
这是美国法官的一个严肃的判决。美国俄亥俄州三名试图参与非法性交易的嫖客被勒令穿上黄色的小鸡装束.装扮成小鸡的模样.而作出这项判决的法官是以“独创性判案”著称的麦克尔·希克奈迪.  相似文献   

18.
审判长是通过一定程序和标准从法官中选拔出来的“精英”法官,在法庭上享有绝对的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是法庭审理中的灵魂。在刑事司法制度中,审判长通过法庭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在专业水准之外,法官的职业伦理和道德对于法官其公正执法至关重要。如果法官对当事人一方心存偏见,司法公正就会发生演变。  相似文献   

19.
《检察风云》2014,(19):76-77
美国法官爱"哭穷" 每年元旦,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都会以首席大法官的名义,对外发布一份报告。报告除了向全美人民汇报联邦法院一年来的工作,还有一个恒久未变的主题就是呼吁给联邦法官加薪。美国联邦法官的工资,难道真的低到需要首席大法官年年呼吁的地步吗?根据2013年的最新统计,全美874名联邦法官中,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年薪为22-35万美元,其他大法官则是21.39万美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为侣.45万美元.  相似文献   

20.
生命是一首赞歌,生命也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法官,杨春雨无私奉献,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坚守法律公平正义的底线,恪尽人民法官为民司法的职业操守……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抒写了人民法官壮丽的一页!斯人已去,然而还有众多的和杨春雨一样的法官,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敬业精神,那种崇高的职业道德.那种对于法律原则的坚持,让社会多了一道公平正义的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