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事实上,酒后驾车并不只是中国交通的一大难题,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都曾经或者正在饱尝酒后驾车的苦果。与中国相对宽松的处罚措施相比,国外对酒后驾车的处罚更为严厉,标准也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唐英 《求索》2013,(3):188-190
酒后驾车险是指以被保险人酒后驾车过失肇事风险为承保风险的一类保险的总称。酒后驾车过失肇事风险属于心理风险范畴,不属于法律禁止承保的狭义道德风险范畴,承保酒后驾车过失肇事风险的酒后驾车险具有合法性。由于以醉酒驾车为典型表现的危险驾驶犯罪属典型的过失危险犯罪,保险人承保酒后驾车过失肇事风险并不违反法律关于故意犯罪免责的强行性规定,"醉驾入刑"并不会影响和冲击酒后驾车险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国外治理酒驾之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波 《观察与思考》2009,(21):18-20
今年以来我国已有多起因酒后驾车而发生的严重交通事故,社会反响极其恶劣。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为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的政府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整治酒后驾车的专项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4.
致远 《中国人大》2011,(14):7-7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把醉驾这一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自5月1日实施以来,公安机关查处酒后驾车数量、查处醉酒驾车数量、因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因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四项指标同比均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全部超过三成。  相似文献   

5.
岁末年初,新加坡警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节日期间酒后驾车的违法犯罪。 他们在2002年末展开了主题为“酒后驾车危害生命”的打击酒后驾车运动,并加大了街面抽检的力度。如果检测时发现司机酒精量超过限度,立即带到交警办公室请专家对其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确定超标,则要受(?)酒后驾车的指控。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道路交通法》规定,任何人不许酒后驾车;严禁为酒后驾驶员或者是疑似酒后的驾驶员提供车辆;任何人不得为即将驾车的司机供酒、劝酒;不得乘坐酒后驾驶员驾驶的车辆,违者严惩。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对于醉酒驾车者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1美元约合95日元)以下罚款,并当场吊销驾照,3年内不核发驾照;饮酒驾车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对于醉  相似文献   

7.
洪波 《人民公安》2011,(23):60-61
目前.每天大约有4000万人在血液酒精浓度超过限定标准的情况下在美国各地尤其是城市大街小巷酒后驾驶汽车。现在,美国酒后驾车在美国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率中的比重超过19%,如果再不下猛药,醉酒驾车行为将难以被遏制。  相似文献   

8.
何文 《两岸关系》2002,(8):36-36
在台湾,酒后驾车是一种大量发生的违规行为,更有不少人是醉酒驾车,引发许多交通意外,让交管部门感到很头疼。现在台湾对酒后驾车的处罚金额已经提高到1.5万至6万元新台币,但铤而走险的人仍就大有人在。为此,台湾交管部门也采取了给触法者办“学习班”的办法。 而那些酒后驾车人员,本来  相似文献   

9.
酒后驾车,是指饮酒后8小时内或醉酒后24小时内驾驶车辆。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5倍,有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醉酒驾车引起的。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竟驶,情节恶劣或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列为"危险驾驶罪"。本文以两则真实案例,介绍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可能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宣正林 《传承》2010,(18):62-63
酒后驾车历来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一直深受社会大众的关注。法律法规在酒后驾车问题的治理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有道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治本的目的。因此,通过从道德角度思考,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参考意见,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酒后驾车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11.
酒后驾车历来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一直深受社会大众的关注.法律法规在酒后驾车问题的治理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有道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治本的目的.因此,通过从道德角度思考,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参考意见,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酒后驾车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醉驾作为"马路杀手",是全球共同面对的一大社会难题。世卫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车或醉驾有关,酒后驾车或醉驾已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从全球范围看,各国对醉驾的惩罚措施也都体现了"从重从严"的特点。美国:酒后驾车一经查实,即上铐逮捕,并列  相似文献   

13.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建立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的重要保证。当前,酒后驾车这一违章现象表现很突出,它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阐述了饮酒对驾驶员驾车的影响及危害,论述了治理酒后驾车的法律依据、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秦烟 《观察与思考》2009,(21):24-27
1、在车上安装酒精保险锁,自动检测驾车人体内的酒精含量,若超标则汽车无法发动; 2、餐饮娱乐场所为客人开设“酒后代驾”服务,或由政府开通“酒后代驾”服务专线;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保监会表明立场:“非常事故特约损失险”(即“酒后驾车险”)属于正常责任保险业务,从而使得为“酒后驾”而设的附加险,又引发了大面积的公众舆论。今年年初,天安保险公司首次将以前被保险公司列入责任免除范围内的酒后驾车列入保险范围。该险规定,在交  相似文献   

16.
唐剑锋 《人大论坛》2009,(10):39-39
在河北省广平县许多饭店,每张餐桌上都摆放着一个“劝酒警示牌”。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这是该县交警部门采取的整治酒后驾车的一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时政     
中国将开展新一轮酒驾整治 公安部的消息,公安交管部门近期将开展新一轮酒后驾车整治,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是此次酒驾整治的重点地区,酒后驾驶摩托车等突出问题也将被严查。公安部的数据显示,“醉驾入刑”实施一年来酒驾行为得到明显遏制,查处酒后驾驶数量同比下降41.4%,醉酒驾驶同比下降44.5%。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近期,公安交警部门开始严查酒后驾车行为,代驾公司的业务随之红火起来,有些酒店也开始提供酒后代驾服务。请问,酒后代驾过程中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应该由谁承担赔偿责任?读者朱征  相似文献   

19.
关于酒后醉酒驾驶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郏红雯 《公安研究》2010,(3):75-79,90
酒后、醉酒驾车给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为了预防和减少这种危害,应加强关于酒后、醉酒驾驶肇事构成犯罪及其具体适用,酒后、醉酒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及应用,以及交通行政强制措施方面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20.
知明 《今日广西》2010,(4):64-64
越是侵权法文明史发达的国家,在治理酒后驾车方面就越显著。侵权法给每个人赋予了照顾他人的义务,违反此义务,有可能产生民事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