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本条的规定,拐骗未成年人罪,是指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这里所规定的“拐骗”,是指用欺骗、利诱或者其他手段,将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带走。“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是指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致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不能继续对该未成年人行使监护权。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2.
《江西政报》2006,(24):9-1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x周岁的公民。第五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第二十五条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录像制品第三十八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第三十九条已满十四周岁…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在我国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了未成年人道德失范、犯罪率不断上升的现象,这引起了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怀和重视。2003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表达了要切实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夏荣康  厉庭银 《群众》2008,(3):40-4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国运兴衰、民族振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这一课题上,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当深入分析社会大环境的变迁给未成年人群体造成的影响,及时调整教育的方向,积极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近年来笔者在各大媒体上所观察到的一些案例,笔者觉得当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北京观察》2008,(1):54
2002年,致公党北京市委针对当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开展了对100名未成年人犯罪案例的调查研究,并向中共北京市委提出《从家庭、学校、社会聚焦未成年人犯罪——对100名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报告》。报告提出多项有针对性的建议,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上海浦东新区公安局副局长郑维新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最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正日益突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的态势及成因近年来,未成年人刑事作案大致有4个情况、...  相似文献   

8.
一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根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渗透到中小学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二要不断深化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培养未成年人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淮北市现有各类全日制中小学、幼儿园856所,未成年人占全市人口的21.5%,其中6-15岁未成年人占83.3%。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对象,淮北市一直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始终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公民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今年2月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5月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7,(1):111-112
2006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法律明确,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法律还对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同时禁止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  相似文献   

12.
德是为人之本,而诚信却是德之基,是做人的根本行为准则。如果说,诚信教育是一切教育之基础,那么,未成年人诚信教育则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的奠基工程。其中,未成年人诚信教育则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的奠基工程。其中,未成年人家庭诚信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更应该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一方面,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情感性、针对性等特点,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未成年人诚信意识趋于淡薄,待人处事不诚实现象  相似文献   

13.
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据民政部门估计,我国流浪未成年人大致有100万至150万,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对流浪未成年人实施及时的救助保护,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结合花都区救助管理站的救助工作实际,对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经验和做法,并谈谈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未成年人人权的刑事保障■郎俊义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品格的优劣、素质的良莠,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长期以来致力于通过立法和司法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进而使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法制化、规范化。在未成年人人权的多层次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张雪梅 《人权》2008,(2):55-59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 在2006年10月15日以前,爱尔兰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7周岁,即7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依法被最终推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而不负刑事责任;无刑事责任年龄的推定也同样适用于7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如果证明该未成年人是明知犯罪并且实施了严重的犯罪,推定则会被反驳,其仍然要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我国于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规定了父母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应尽的义务,主要有以下几条:第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第九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  相似文献   

17.
载体是人们工作实践中达到目标绩效所采取的实现方式。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规律,遵循未成年人心身健康成长规律,是科学设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载体的基础,这对于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关刑事政策主要体现在处罚上,忽视教育、感化、挽救的过程;办案工作模式不成熟;没有建立未成年人案件独立的检察规则。我国应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案件的办案机构和程序制度,建立案前调查机制和案后跟踪调查制度,办案中合理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芳 《山西政报》2006,(8):39-39
未成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了解并掌握未成人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未成人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省现有未成年人893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27%,其中城市357万人,占全省未成年人总数的37%左右;农村未成年人536万人,占全省未成年人总数的63%左右。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我省未来的发展。据抽查显示,我省未成年人的生活价值多元而又务实,总体思想道德取向健康而又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20.
王璎 《辽宁人大》2008,(9):19-19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民族未来和国家兴衰的工程。多年来,凤城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开展“三查(察)”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