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腐败容忍度与“社会反腐”:基于香港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关注民众对腐败的容忍度,也即民众对腐败的接受程度。对腐败容忍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一个社会及其文化内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如何从社会层面自下而上有效遏制腐败,也即"社会反腐",有现实意义。研究以香港为个案探讨腐败容忍度的测量及影响因素。腐败容忍度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整体的腐败容忍度、具体情形下的腐败容忍度和反腐败的行动意愿。基于2015年对香港市民1 025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市民对腐败的容忍度总体上很低。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则显示,教育水平能够显著地降低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此外,腐败经历和年龄也是影响腐败容忍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在汉语中,“廉洁”通常指不损公肥私和不贪污。因此,廉洁既涉及个人在生活与工作中的自我修养问题,也涉及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举止行为。一般来说,“廉洁”是一个社会所提倡和认可的行为。而廉洁文化则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由政府倡导的、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遵守公认的社会规范,在社会群体中逐渐被认同、被普遍化的以廉洁为导向的认知模式与行为模式。“廉政”主要指处在公共权力机构的人员…  相似文献   

3.
上篇:官场腐败"心声"许多腐败官员落网后,反思自己走向腐败的历程,深究内心动因,其中不乏发人深省的"贪墨心态",而这些"贪墨心态"都有着浓厚的传统"贪墨文化"的印记。这些心态概括起来,无非涉及当官的价值取向、对腐败行为的自我开脱以  相似文献   

4.
网友     
正@大鹏看天下:反腐过头论当休继续大力反腐败,就是最好的弘扬正能量!鼓吹"反腐败有些过头了,恐怕有副作用",抵制反腐败、抵制改革的,多是既得利益官员,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最大毒瘤。期待十八届四中全会,期待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期待一个法治的新中国!@清风荡涤:铲除"腐败文化"是一场持久战切实铲除腐败文化,大力倡导廉洁文化,必须在全社会深入传播廉洁风尚,挤压腐败文化的生存空间,让腐败文化消弭于无形,促进廉洁自律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扩大廉洁教育的范围和实效,夯实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流动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现代社会存在着的一个普遍现象。当然,社会流动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一个现实载体和鲜活样本,是正在变迁着的一个片段。流动不是无意义的,流动着的不仅是人口,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包括"草根文化"。无论是在流动的启动还是流动中的经历,都渗透着文化观念的变迁,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为模式取向。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对农村社会流动与"草根文化"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进行浅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流动与社会文化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督促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使清风正气得到弘扬"。反腐败斗争,既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和维护党纪国法的法纪斗争,更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社会价值观较量。有人说,最可怕的腐败,是社会价值观的腐蚀堕落。如果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对腐败麻木、默许甚至羡慕,腐败必将成为一种常态,建设廉洁政治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因此,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7.
警惕"亚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一般的作风问题和严重的腐败行为之间,存在着一 些比作风问题严重,但还够不上腐败的"亚腐败"现象:在权力的 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 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亚腐败"作为腐败的 "边缘地带",是干部作风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的必然结果,是诱 发严重腐败行为的温床,也是反腐败斗争遇到的新课题,必须引 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与从事腐败行为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有很大关系。研究腐败成本,不仅对于深刻认识腐败现象的成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对于科学地确定腐败行为的程度和打击力度,有着现实而具体的指导意义。同时,研究并公布腐败成本,对于腐败分子是一种震慑,对全社会所有公民也是一次深刻的廉洁教育。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作为一个历经百年的老国企,保定卷烟厂始终坚持以廉洁文化引领风尚,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共好的发展环境,使企业在充分发挥国企优势中,保持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在企业干部中深入开展"四个一"党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是河北卷烟厂推进廉洁文化的长效举措。厂纪检监察部每周向中层及以上干部发送一条廉政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行为(认知-行为)治疗范式致力于治疗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的适应性,但却忽略了对社会和社会文化的考察;人本主义治疗范式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社会和社会文化上,以探索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和文化条件,可是没能在治疗的技术和方法上有所建树.20世纪末,受后现代思潮影响而出现的叙事治疗范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外化问题"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了微观和宏观的治疗取向,把治疗实践和反思主流文化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心理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无盲点、常态化、有实效、促发展,是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天津市纪委、监察局针对全市各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廉政教育,使廉洁理念在岗位上生根,廉洁行为在岗位上践行,为建设廉洁天津汇集力量。认知风险自觉防范"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以前总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干部,离腐败远着呢,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天天面临  相似文献   

12.
杨显滨 《河北法学》2013,(2):134-139
法律文化是一种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对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意义重大,即法律文化对人具有重要价值。受古代"和为贵"的法律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法律文化历来奉行息事宁人的无讼价值取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应当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把公平正义作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价值的应然归属,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促进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13.
范卫东 《金陵法律评论》2009,(1):143-148,154
抗战时期的学者散文创作,从不同角度言说着自由对于人之生存与文明进步的意义,以重建民族文化为主流价值取向,融会中西文化资源,以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思为载体,在"审美"和"审智"的不同向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对自由更加深入而丰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丰厚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正是我们重要独特的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对于个人与社会的教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化与当代廉洁价值观的重塑,提供丰厚的历史营养,必将促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当前,腐败问题依然多发,腐败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既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一场对全党全社会价值理念的较量。如何弘扬清风正气,鞭挞贪婪腐恶,以廉洁价值观领跑社会价值观重塑,是我们必须赢的一场战斗。价值观领  相似文献   

15.
林拓  虞阳 《检察风云》2014,(20):14-15
国外经验表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道德立法、社会价值塑造、学校廉洁教育等关键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众所周知,腐败是许多国家普遍面临的世界性难题,腐败治理中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依托文化的影响力与渗透力从而更好地预防腐败,已渐成共识。纵观世界范围的实践探索,廉政建设至少涵盖以下关键方面。  相似文献   

16.
虽然法律不调整思想,但法律能够对人们的思想世界产生非调整性影响、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和结构性影响。法律通过对价值认识、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活动的深刻影响,规定了人们的思想内容、思想方式和思想决策,进而制约了人们的行为动机和行动意识。集中体现社会价值认知的法律概念体系能够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知识和思想认识,集中反映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法律原则能够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系统表达国家价值选择意志的法律规则体系能够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动机和思想决策,因此,法律系统能够影响法律思维模式的培育、社会价值观念的整合和主流法律意识形态支配地位的确立。我们应该通过法律知识的社会化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认识,通过法律价值观念的社会化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通过法律思维方式的社会化影响社会主体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丁刚 《中国监察》2008,(20):40-42
文化决定竞争力。廉洁文化反映的正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改革发展需要廉洁文化推动,经营管理需要廉洁文化规范,员工生活需要廉洁文化引导。谈到廉洁文化在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坚定地说:“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作为第一道防线,打牢员工特别是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16,(4):13
正风反腐,人人拥护,个个叫好。但一遇到孩子上学、亲人就医等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不少人第一反应却是拉关系、找熟人,热衷请托跑送,笃信"找人事好办,不送礼可能吃亏,花钱也要买安全感"……种种"对他人腐败痛恨,对自身腐败宽容"的扭曲认知不断恶性循环,扩大社会对腐败的容忍度,无形中成为腐败滋生蔓延的"帮凶"。任其渗透扩散,人人将深受其害。驱散这一"精神雾霾",全社会责无旁贷。"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既要  相似文献   

19.
上篇:官场腐败"心声" 许多腐败官员落网后,反思自己走向腐败的历程,深究内心动因,其中不乏发人深省的"贪墨心态",而这些"贪墨心态"都有着浓厚的传统"贪墨文化"的印记.这些心态概括起来,无非涉及当官的价值取向、对腐败行为的自我开脱以及官场潜规则.在这里,我们罗列一二: 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 ——贪官的价值取向 中国是个官本位的国度.一般来说,当官总是人们首选的人生目标,而且,权与势相关,权与利相连.当官就有势,有势就有利.当官的目的是"利". 在旧中国,当了官,就有了一切.升官总是与发财紧密相连,因为利用官位来谋取私利是人所皆知并且默认的官场图景.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贪官们追求财富,以权谋利,将人的趋利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恰恰丢掉了为官本应恪尽的职责操守.这就是腐败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腐败行为,其实质是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是公共权力的商品化。腐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反社会并危及统治秩序的行为,它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文化进步的陷阱,腐败现象泛滥会导致社会长期处于紊乱、停滞、低效的状态,危及执政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故在各种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