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2月25日,韩国第16届总统卢武铉正式上任,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总统.卢武铉在大选一开始就以"建立清廉政府,消除地区差异,推进南北关系"作为竞选纲领,当选总统后又以此构想作为内外政策的总纲.本文拟就卢武铉执政后韩国内外政策的发展走势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所谓和平繁荣政策,是韩国卢武铉担任总统后在继承金大中“阳光政策”的基础上,为了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谋求南北双方和东北亚的共同繁荣,奠定和平统一和将韩国建设成为东北亚经济中心的发展基础而提出的战略构想。它体现了卢武铉总统对朝鲜以及整个东北亚外交的基本战略,该战略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5月,韩国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文在寅当选韩国第19届总统。共同民主党作为韩国进步阵营的代表,其外交政策理念与此前执政的新国家党(自由韩国党与正党的前身)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对朝政策方面,文在寅作为卢武铉政府的重要幕僚,继承了许多"阳光政策"的理念。同时,朝鲜半岛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也必然出  相似文献   

4.
2002年12月19日,韩国第16届总统选举落下帷幕。韩国执政党新千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卢武铉战胜韩国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李会昌,当选新一届总统。根据韩国法律,总统任期5年,不得连任。金大中总统的任期于2003年2月届满。卢武铉于2003年2月上任,成为韩国第16任总统。 据报道,截至北京时间12月20日2时45分,官方公布的选票统计结果显示,卢武铉获得了1201.4万张选票,得票率为48.9%;李会昌获得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卢武铉总统执政的第四年,也是韩国政治外交发展极不平静的一年.尽管韩国经济在2006年度稳中有升,实现了5%的增长,卢武铉总统领导的政府也接连推出了"国家均衡发展战略"、"11·15不动产稳定方案"、"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韩国2030蓝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但由于政府要员相继辞职、地方选举失利、改宪动议受阻、执政党大批议员退党等政坛风波接连不断,围绕与美国的FTA谈判、战时作战指挥权回收、因朝鲜试射导弹和进行核试验引发的对朝政策调整等问题的激烈论争先后成为韩国舆论的焦点,再加上国内房地产价格飞涨、失业率上升、教育费用居高不下等一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韩国国内对卢武铉总统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产生了普遍质疑.  相似文献   

6.
在运用网络潜力以及拒绝情绪性演说方面,作为政治家的韩国总统卢武铉的媒体形象是独一无二的。他每周都要在线工作几个小时来提升他的网上政府形象。青瓦台总统府(相当于美国白宫)的网页上,总统在手提电脑上飞快地敲击的图片成为其特色。卢武铉撰写了亚伯拉罕·林肯的传记,他以  相似文献   

7.
2002年12月19日,韩国第16届总统选举落下帷幕.韩国执政党新千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卢武铉战胜韩国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李会昌,当选新一届总统.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 2月 1 9日 ,执政的新千年民主党候选人卢武铉从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以微弱优势击败在野的大国家党候选人李会昌 ,当选为韩国第十六届总统。卢武铉 1 946年 8月 6日出生于韩国庆尚南道金海市一个农民家庭。卢武铉毕业于釜山一所高等商业学校 ,曾经在建筑工地做苦力。卢武铉一直坚持自学法律 ,1 975年服兵役回乡后通过了司法考试。 1 977年 ,他进入大田地方法院当法官 ,1 978年改当律师。在从事律师工作期间 ,卢武铉开始钻研韩国的社会问题 ,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浓。 1 987年 ,他在调查一起工人死于警方催泪弹的案件时 ,因大胆直…  相似文献   

9.
一 韩国因特网新闻的发展卢武铉总统在就任韩国第 16届总统之后接受采访的第一家舆论机构就是“Ohmynews” ,打破了以往当选总统首先接受具代表性的报社采访之惯例。虽然这与卢总统的舆论观有关 ,但也从侧面说明因特网新闻已经发展成为韩国社会中具有一定公信力的舆论媒体。2 0 0 3年 ,在美军装甲车造成的女中学生死亡事故之后 ,报纸和电视报道的比重非常小 ,而因特网新闻却将这一事件作为主要新闻连日追踪报道。就此事件 ,因特网的留言板上开展了非常活跃的讨论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见。触发烛光示威而使韩国上下一片沸腾的这次事件 ,由…  相似文献   

10.
从政治、经济、文化看近年来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韩两国自从 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时间虽然不太久, 但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 这在外交史上也并不多见。2003年韩国进行总统选举, 卢武铉当选总统,成立了新政府。中国也顺利地实现了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交替。两国新领导人对发展中韩关系十分重视, 特别是 2003年 7月, 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并与胡锦涛主席就将两国关系发展成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与以前金大中总统和江泽民主席达成的把中韩关系建成“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关系”相比, 这是过去两国友好关系的继续, 又是…  相似文献   

11.
金大中政府面临的形势及其内外政策前景探析金万甲王剑1997年12月19日,韩国总统选举揭晓,最大在野党新政治国民会议候选人金大中以微弱多数当选为第十五届总统。金大中自1971年首次参加总统选举以来,历经磨难终于如愿以偿。他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反对党候...  相似文献   

12.
韩国的弹劾制度及卢总统弹劾审判案的主要争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序 言2 0 0 4年 5月 13日 ,大部分韩国国民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着宪法裁判所将在第二天宣告的国会对卢武铉总统提出的弹劾审判案 (以下简称“本弹劾审判案”)的最终决定 ,世界舆论也争先恐后地集中报道其动向。 2 0 0 4年 5月 14日上午 10点 ,宪法裁判所在韩国国民和世界舆论的瞩目下宣告驳回本弹劾审判的决定。由此 ,2 0 0 4年 3月 13日以来备受大部分国民瞩目的本弹劾审判案落下了帷幕 ,卢总统于 3月 13日被停止权限之日起两个月之后恢复了原职。本弹劾审判案作为韩国宪政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件 ,受到了韩国国民乃至世界舆论的瞩目。在这…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恰逢中韩建交15周年,又是“中韩交流年”。新年的第一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韩国总统卢武铉互致贺电,热烈祝贺“中韩交流年”正式开始。建交15年来,中韩关系发展迅速,在中国是“韩流”滚滚,在韩国也是“汉风”劲吹。“中韩交流年”将成为2007年两国人民生活中的大事,中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汝信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各位有关专家 ,以及《当代韩国》杂志编辑部的有关人士 ,各位好 !首先 ,我代表韩国驻华使馆热烈祝贺《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当代韩国》是韩中两国 1 992年建交后的第一份韩国学专业学术刊物 ,今年正好是其创刊十周年 ,并已发行了 38期。《当代韩国》发行以来 ,对韩中两国的友好发展 ,以及中国的韩国学研究发展起到了一个引导性的作用。今年是韩中建交 1 1周年 ,两国关系以今年 7月韩国总统卢武铉访华为起点 ,逐步发展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政治方面 ,韩中两国国家领导人间的互访定期进行 ;经贸方面 …  相似文献   

15.
韩国总统金大中10月18日上午在青瓦台总统府为中国总理朱镕基正式访问韩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仪式结束后,金大中总统和朱镕基总理举行了会谈。在会谈中,金总统说,中国是韩国最重要的邻邦,韩方对两国元首在1998年确立的面向21世纪韩中合作伙伴关系所取得的进展感到高兴。双方一致同意,在世纪之交将韩中合作伙伴关系推向全面合作的新阶段。金总统积极评价中国政府对韩国奉行的睦邻友好政策,相信两国开展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16.
金泳三总统和韩国的“世界化”沈恒炎1994年11月,韩国金泳三总统在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在悉尼提出了关于韩国“世界化”的设想。回国后,金泳三总统继续思考这一问题,并就韩国世界化的具体操作和实施,听取了各方面专家和学者的意见。1995年1月25日,金泳三...  相似文献   

17.
朴槿惠在韩国总统竞选期间与胜选后多次指出,要改善对朝关系,既不继续大国家党李明博政府的强硬政策,也不采取民主党金大中政府与卢武铉政府的“阳光政策。’’,宣称要走“第三条道路”。本文首先分析另外“两条道路”,即“阳光政策”与李明博对朝政策之间的主要分歧。以此为背景,本文从影响朴槿惠对朝政策的因素入手,指出朴槿惠对朝政策“第三条道路”的出发点是要改变另外“两条道路”非“软”即“硬”的做法。总体方向上很可能是安全上继续保持强大威慑与高压态势,但在经济合作等层面释放更大善意与灵活性。在不降低李明博政府强硬政策“硬”的一面的同时,继承“阳光政策”“软”的一面,甚至会更软。最后部分也指出了在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后“第三条道路”的实施前景。  相似文献   

18.
韩国是如何抓住机遇促进经济发展的韩镇涉一、经济实力居“四小”之首在亚洲,韩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早。韩国经济起步初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很差,后来又受到南北军事对峙、石油危机、世界经济衰退和朴正熙总统被害等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干扰和冲击。在这样险峻的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当代韩国》2013,(1):I0001-I0001
本期文章主要围绕“韩国”展开,涉及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正式就职韩国总统,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本期专题“韩国大选与新政府”共有四篇文章,第一篇探讨了韩国国内政府选举中的新现象,即突破了以往选民以地域作为投票的基础,更强调韩国政治社会化经历对选民投票的影响。其余三篇均探讨了韩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20.
20 0 4年 4月韩国的国会议员选举对于卢武铉总统来说取得了再信任投票的效果 ,并重新确认了很多过去没有明显表现出支持现政府的国民的信任。当然执政势力根据舆论并通过因特网向我们揭示是不确定阶层搞的政治倾向 ,然而因特网上收集的舆论是代表没有通过现媒体的年轻一代 ,虽然年轻一代的经济背景不明确 ,但他们代表着改革的要求。法制国家的确立与民主主义基础的坚固化现在 ,在韩国兴起的风波能够使得某种特定势力处于不利地位或某种政治势力受到鼓舞。可是 ,假如普通韩国国民信任现行的制度 ,那么 ,即使外部存在某种考验或极端势力在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