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本文从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心态、消解主流价值以及干扰言论自由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愤青"与"恶搞"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照顾青年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掘客"以用户自主参与内容和信息价值评价的机制为核心,为青年一代的网络用户提供了快速筛选好新闻的可能.本文介绍了"掘客"产生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现代青年文化特征和社会客观条件两个角度分析了"掘客"兴起的原因.笔者认为,"掘客"的草根性将推动它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手拍"之所以能够在青年中流行,是因为手机、网络等在青年中已经普及,青年追求新奇、刺激,而且它可以有效监督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青年的正义和爱的需求.但是它在流行和满足青年需求的同时也影响了青年和社会,所以要辩证地看待"随手拍"在青年中的流行,更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对"随手拍"这种行为进行典论和法律规范,以及教育方面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加强在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内在动力机制是激发入党的动力源泉,外在动力机制是促进政治进步的外部环境,两者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保障;青年"双高"人员入党动力机制即包括建立内在和外在的动力机制,以及保证其正常运作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三国杀"游戏在青年中风靡的文化解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开心农场"、"杀人"游戏后,一款名为"三国杀"的游戏在国内青年群体中悄然流行,并迅速成为青年娱乐游戏新的时尚标签,为此,我们试图从该游戏风靡现象的文化社会学视角进行分析,以探寻其背后的网络文化、社会学和消费主义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80后"青年职场状况及其评价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80后"青年的职场状况,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青年就业创业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组成课题组,于2008年5月至11月,以北京地区在职"80后"青年为研究对象,共同开展了"'80后'青年职场状况及其评价"的专题研究.本文即为此项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青年青睐网络"穿越"小说的深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穿越"小说是一个青年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也是我们观察青年的凸透镜和放大镜.自由表达的"穿越"特性与青年的渴望得到良好的契合,"穿越"小说凸显了女性的主体意识,"穿越"小说也反映了青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良莠不齐的"穿越"小说在艺术形式上也许是粗糙的,但是从反映青年内心上看无疑是真实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8.
中外历史上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它得以建立和实施的文化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选择了经济体制,要转变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文化反思.孤立地看,"大同"思想描绘了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但如果把它放在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具体环境中进行多侧面的相关分析,就可以获得若干耐人寻味的发现.首先,"大同"思想的形成使先秦时期崇尚和谐的社会理念发生根本的流变;其次,在一定意义上,"大同"思想是"内圣外王"观念的催生剂;再次,"大同"思想为官府控制市场的体制安排提供了合乎逻辑的选择;最后,"大同"思想影响了西汉以后经济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周详 《人民论坛》2020,(3):114-116
近期,"空巢青年"呈现出年龄范围扩大、社会心态与集群行为联动、在线互动主导社会互动、工作关系过多侵入社会关系等特点。"脱嵌"状态的"空巢青年"面临自由与风险的双重境遇,一方面意味着个性发展、个人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与自由,另一方面也面临人际关系冷漠、集体意识隐退和精神生活空虚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0.
陈思和先生认为,"新世纪文学"显现出一种作家主体精神力量丧失、不再被理想和激情所支配的"中年危机".笔者在认同其思考具有重要价值的同时,认为新世纪中国文学陷入的不是"中年危机",而是新世纪青年作家的"成长危机".比照五四作家和新世纪作家,就会发现新世纪青年作家陷入了文化断裂困境、代际冲突和现实维度缺失的多重"成长危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